-
1 # 淼淼淡淡
-
2 # 鄉村小羨
這個問題我來說一說我的個人觀點,首先現在在農村居住的本來多數以上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在過個十年八年就算農業沒有機械化,這些年齡大的人也幹不動農活了。所以就算農業機械化也不用擔心農民以後做什麼,大可以把土地流轉出去。然後每年有一筆土地流轉費用拿來生活,不夠的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掙錢。
比如農業實現了機械化,可是在種植的時候,還是會有一些活需要人工來做。只是用人工的人數要比以前少很多,這樣在農村還有勞動力的人,就可以給種植大戶或合作社打工來掙錢。
除了給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打工掙錢以外,還有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如果農業都機械化了剩下的人還可以做小規模養殖,雖然小規模養殖到那個時候。可能竟爭不過人家機械化大規模的養殖戶,但是靠小規模養殖,老兩口掙個生活費是沒問題的。
最後在來說一說這個問題,其實我個人覺得,只要不是在城市打工的年輕人迴流到農村。農村農業實現機械化,剩下的人想要掙個生活費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現在生活在農村大多數都是年紀大的人,這些人對生活一般也沒什麼太高要求。只要是能吃飽穿暖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很知足了,至於具體能做什麼最後我來說一說。
首先不種地了以後,還有勞動能力的就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在農村大集擺個地攤,可以賣一些自己家菜園子種出來的蔬菜。也可以賣一些其他的生活用品,還可以走街串巷來賣。或者是開個什麼店來服務農業,總之只要自己有能發現商機的眼光。還是有很多的小商機挖掘來賺錢,好了這個話題就說到這,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3 # 老一夥
提這個問題可以說對農業是外行,搞農業就這麼簡單啊!怪不得有人說農民沒文化但不能代表農民沒知識,怪不得有人把麥苗當韭菜,要知道農民沒文化但有豐富的農業知識和經驗,一年四季什麼季出什麼種,什麼地種什麼東西,哪個方向適合哪些作物,哪種作物需要哪些肥料,哪個病蟲害需要哪些農藥對付,哪些雜草需要在什麼時候對付,什麼天氣做什麼工種,哪些種子怎麼貯存等等一切都是有經驗的,一樣都不可以馬虎,否則籃子打水一場空。農民吃飯真不容易,不是天上掉餡餅。說農業用上機械化好象農民就沒事做根本就不懂現在農村狀況,現在農村有多少人在務農,基本上都是六十歲以上的大爺大媽,再過二十年內這些大爺大媽們就沒幾個了,等後來的大爺大媽出現都是現在外面打工的群體,這些人根本就不懂農業是怎麼回事也沒幹過農業,再一個農村生育量也在下降,將來的農村勞動力也在縮小,農業用上機械化可能跟勞動力成正比,不可能有了機械化就不要勞動力了嗎?機械化不能代表所有的一切,農業生產還有很多小事情要去做,比喻曬種子,田間管理,田埂整理,機器線路恢復,洪澇旱災管水,野生動物侵害等等都是要人工去完成的,目前還達不到不要人工去處理的高度。根據我說的這些最基本的情況農民不是沒事做請放心,真正的農民不是懶人,在搞好農業的基礎上會搞家庭養殖業,不然的話農民經濟從哪裡來啊!說到這裡農民有多麼的無奈,農民一年四季天天在幹活,沒有好好的休息過一天,一直到病死總算是退休了,我們應該要關心農民讓他們得到一個心裡安慰。
-
4 # Yantongshen
農業實現機械化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但是,認為機械化後農民就不用幹活了,看來有點脫離實際。機械是靠人操縱的,沒有人,多麼先進的機械也不會自己工作。有了機械化,人們的笨重勞動會大大減少,這是肯定的。那時的農民會如同現在的工人一樣,坐在工作室裡操縱裝置,會在農業生產車間,用機械裝置種植、管理、收穫。剩餘的勞動力,可以經營多種經營,開拓新的產業,人的創造力是無限的,生產發展也同樣是無限的!
回覆列表
這個提問有點不全面,事實是平川地區搞機械化非常適合,而丘嶺和低山區實行機械化確實有相當大的難度,有的地根本就實行不了。當然,實行機械化是好事,但機器裝置和相應的設施必須配套。那麼為這些裝置和設施同樣需要人員配備。為此,必定有一部分人員為此服務。那麼,剩下的農民同樣會找其他的事情去幹的。而當前農村的現狀,幾乎找不到身強力壯的人務農,為生存和適應社會發展必須外出打工,若靠種地能過上正常生活的人很少,這就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