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 太極拳流派之一,為明末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王廷所創。該拳的運動特點,其在內是意氣運動,在外是螺旋纏繞運動。強調在意識的主導下,頭頂氣沉,放長身肢, 透過旋腰轉脊帶動上肢旋膀轉踝,使肢體在順纏絲中,促成內外相合,節節貫串。陳式太極拳有剛有柔,一般是動作的終點剛、過程柔。全套動作顯剛隱柔,剛柔相濟,動作螺旋、纏繞,手法多變,忽隱忽現,快慢相間;呼吸講究“丹田內轉”。陳式太極拳分老架與新架兩種。 楊式太極拳 河北永年人楊福魁(露禪)(1800—1873年)所創。他在北京傳授太極拳,為適應清朝“玉體不動”的顯貴達官和體弱年邁者的保健需 要,刪改陳式老架太極拳中的發勁、跳躍和難度較大的動作,編創成楊式太極拳架,後經其孫楊澄甫(1883—1936年)修改定型。架式以舒展端正,柔和見長,動作和順簡潔,速度均勻,綿綿不斷,整個架式結構嚴謹,中正圓滿,輕靈沉著,渾厚莊重。楊澄甫將楊式太極拳的練法總結為十要,即:虛靈頂勁、含胸拔 背、松腰、分虛實、沉肩墜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 吳式太極拳 是從楊式太極拳演化而成。架式小巧細膩,柔緩平和,連綿不斷,拳式小巧靈活,拳架由開展而緊湊,緊湊中自具舒展。此拳的基本技法包括:懸頂弛項、含胸拔背、轉腕旋膀、展指凸掌、弓腰、收臀、屈膝坐腿。做弓步時,兩腳尖均朝前,頭頂與後腳跟形成一條斜線。做馬步時,左樁右柱或右柱左樁,即重心偏向進攻方向一側。在轉身變向時,不論轉四十五度、九十 度、一百八十度,都採取全腳碾轉的方法。 孫式太極拳 孫祿堂(1862—1932)所創。是在武式太極拳基礎上,吸收形意拳進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八卦掌擰旋敏捷的身法和 兩門拳術手法,創編成的。此拳動作小巧輕靈,架高步活,柔緩圓活,轉換輕盈,運動方向變化多。步法進退相隨,運轉開合相接。 武式太極拳 武禹襄(1812-1880年)所創。是在陳武老架和陳式新架太極拳基礎上演化而成,後經李亦舍、郝為真修改定型。此拳架式緊湊簡潔,開合明顯,動作舒展柔緩,步法小巧靈活,虛實分明。胸部、腹部在進退旋轉中始終保持中心,出手不過肩,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注重虛實變換和內氣潛轉。武式太極拳的身法主要有含胸拔背、裹襠、護盹、提頂、吊襠、沉肘、尾閭中正。運動時注重動作的起、承、開、合,講究"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需有轉換"。
陳式太極拳 太極拳流派之一,為明末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王廷所創。該拳的運動特點,其在內是意氣運動,在外是螺旋纏繞運動。強調在意識的主導下,頭頂氣沉,放長身肢, 透過旋腰轉脊帶動上肢旋膀轉踝,使肢體在順纏絲中,促成內外相合,節節貫串。陳式太極拳有剛有柔,一般是動作的終點剛、過程柔。全套動作顯剛隱柔,剛柔相濟,動作螺旋、纏繞,手法多變,忽隱忽現,快慢相間;呼吸講究“丹田內轉”。陳式太極拳分老架與新架兩種。 楊式太極拳 河北永年人楊福魁(露禪)(1800—1873年)所創。他在北京傳授太極拳,為適應清朝“玉體不動”的顯貴達官和體弱年邁者的保健需 要,刪改陳式老架太極拳中的發勁、跳躍和難度較大的動作,編創成楊式太極拳架,後經其孫楊澄甫(1883—1936年)修改定型。架式以舒展端正,柔和見長,動作和順簡潔,速度均勻,綿綿不斷,整個架式結構嚴謹,中正圓滿,輕靈沉著,渾厚莊重。楊澄甫將楊式太極拳的練法總結為十要,即:虛靈頂勁、含胸拔 背、松腰、分虛實、沉肩墜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 吳式太極拳 是從楊式太極拳演化而成。架式小巧細膩,柔緩平和,連綿不斷,拳式小巧靈活,拳架由開展而緊湊,緊湊中自具舒展。此拳的基本技法包括:懸頂弛項、含胸拔背、轉腕旋膀、展指凸掌、弓腰、收臀、屈膝坐腿。做弓步時,兩腳尖均朝前,頭頂與後腳跟形成一條斜線。做馬步時,左樁右柱或右柱左樁,即重心偏向進攻方向一側。在轉身變向時,不論轉四十五度、九十 度、一百八十度,都採取全腳碾轉的方法。 孫式太極拳 孫祿堂(1862—1932)所創。是在武式太極拳基礎上,吸收形意拳進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八卦掌擰旋敏捷的身法和 兩門拳術手法,創編成的。此拳動作小巧輕靈,架高步活,柔緩圓活,轉換輕盈,運動方向變化多。步法進退相隨,運轉開合相接。 武式太極拳 武禹襄(1812-1880年)所創。是在陳武老架和陳式新架太極拳基礎上演化而成,後經李亦舍、郝為真修改定型。此拳架式緊湊簡潔,開合明顯,動作舒展柔緩,步法小巧靈活,虛實分明。胸部、腹部在進退旋轉中始終保持中心,出手不過肩,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注重虛實變換和內氣潛轉。武式太極拳的身法主要有含胸拔背、裹襠、護盹、提頂、吊襠、沉肘、尾閭中正。運動時注重動作的起、承、開、合,講究"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需有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