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沙漠的稻草
-
2 # 康德樂大藥房
現代人飲食過於精緻,導致疾病的發生,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癌症…等日益嚴重,專家紛紛建議,應該減少精緻飲食並提高粗食比例,因此增加五穀雜糧的攝取,已成為改善飲食及維持健康的首選。
五穀雜糧是包含各種不同種類的全穀物、全麥類及甘豆類,而全谷是指穀物在碾制過程中,保留胚芽、麩皮及胚乳三個部分,可以完整保留穀物的營養,全穀類包含:糙米、黑糯米、小米、胚芽米…等;全麥類包含:燕麥、大麥、小麥、蕎麥…等;甘豆類包含:紅豆、黑豆、綠豆、薏仁、蓮子、玉米…等,以上皆是屬於五穀雜糧類的食物。而精緻穀類如:白米、白麵粉在加工的過程中,己經去掉胚芽及麩皮只保留胚乳的部份,因此保留的營養成分較少。
根據衛生署的建議,每人每天五穀根莖類攝取,依據不同的活動量,應達到3~6碗的份量,如果能選用五穀雜糧類,對健康更有幫助,因為它除了有人體必需的醣類、蛋白質外,更含有維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維生素E、維生素B群、鈣、鐵、硒、鎂、鋅等礦物質,及木質素、多酚等植物性化學物質以及大量的膳食纖維質。
-
3 # 百瑞源枸杞
五穀雜糧
《黃帝內經》提出“五穀為養”,即“五穀”是飲食與養生的根本。中醫有五穀養五臟的說法:“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穀治百病。”真正能養人的,就是手邊能常吃的這些日常食物!癌症、肥胖、糖尿病、心臟病……諸多疾病困擾著人們身心健康,揪其主要原因是現代人飲食過於精緻,才導致疾病的發生。研究表明,五穀雜糧可養五臟。
五穀雜糧可養五臟
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補一髒”的說法。源自道家養生中的五穀包括(稻、黍、稷、麥、菽),它們各自代表:稻(俗稱水稻、大米)、黍(shǔ,俗稱黃米)、稷(jì,又稱粟,俗稱小米)、麥(俗稱小麥,製作麵粉用)、菽(shū,俗稱大豆),現今五穀多指小米、大米、小麥、大豆、高粱類為代表。
中醫認為,五穀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而雜糧所含的纖維質約是細糧的9倍,可改善多數人因飲食不均衡所產生的便秘,膳食纖維有助於腸內有毒物質的排出、延緩血糖上升的速率,有利於預防糖尿病及肥胖,並可以增加腸道微生物的種類及數目,減少致癌性物質的產生,保持人體健康,減少癌症的發生。
五穀雜糧五穀雜糧各自有何“看家本領”及吃法呢?一、大豆重養腎
大豆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的功效,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做法:泡發後打製成豆漿,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二、大米重潤肺
大米涵蓋稻米、紫米等,在出現肺熱、咳嗽等症狀時,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製大米粥,直至米湯濃稠,只喝米湯不吃米粒,隨時可服用。
三、小米重養脾
小米是“五穀之首”,常食能補脾益胃。小米對脾虛體弱的人而言,可謂是進補的上品,可補中益氣、延年益壽。
做法:熬一鍋小米粥,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四、小麥重養心
小麥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徵、自汗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
做法: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或去中藥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五、高粱重養肝
高粱和大豆都屬於雜糧,但卻是五穀裡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持續吃一段時間後,會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 適合做點心,高粱磨成面做點心,既細膩又富含營養。做銀耳羹或玉米羹時放點高粱,口感會更好。
我們如何在日常飲食當中增加攝取呢?作為膳食寶塔的塔基,五穀雜糧是最好的基礎食物,也是相對便宜的能量來源。成年人每天攝入250至400克五穀雜糧,就有利於預防相關慢性病的發生。想養生防癌,早餐可以選擇全麥吐司、全麥饅頭、雜糧麵包取代白吐司、白饅頭、奶酥麵包、菠蘿麵包、也可飲用五穀奶、純濃燕麥、燕麥谷奶等多穀類牛奶,或沖泡各種燕麥片、大麥片、穀類脆片、原味玉米片等。
飲食上多選用糙米飯、紫米飯、燕麥飯、蕎麥飯,蕎麥麵,五穀米飯、十穀米飯、小米粥各式全穀物取代白飯米、白麵條,點心也可多選擇全麥餅乾、糙米卷、紅豆湯、綠豆湯……等都是預防癌症的最佳措施。
五穀雜糧類因保留麩皮,含粗纖維質,清洗後需先浸泡,使其有充分時間吸收水分再烹煮,才會又Q又香口感最好,預防癌症的效果可以達到最佳。將主食換成全穀類比較容易做到,建議您先將白米飯改成五穀雜糧飯,開始可能會不習慣,可以從新增三分之一的五穀雜糧及混合三分之二的白米,讓口感習慣,也讓腸胃適應,逐步增加雜糧的比例,或將水放多一點,讓雜糧飯柔軟一點,建議老人家及小孩多吃,預防了癌症侵襲,讓全家人都能保持身體健康。
所以從今天開始,對自己好一點吧!
回覆列表
黃帝內經言,五穀為養,五穀排在第一位。
一日三餐飲食結果應該以五穀為主食。份量比例佔比重最大。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