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愛福州

    教育過程還包括一個主要問題——培養孩子適應將來的獨立生活。理論教育不能取代直接經驗。培養獨立生活能力會使孩子遇到某種危險,危險的程度取決於孩子的年齡和個人品質。教育過程完全排除危險是不可能的。每上一次街(不論往在城市或農村),都有發生不幸的危險,而且不僅孩子可能遇到,大人也可以遇到。我們主張允許7歲到9歲的孩子獨自散步。父母送孩子上學,也不必成天擔心孩子會了什麼事情。所以說,教育過程中危險是難免的,只是不能太大。

    如果老是不讓孩子經受任何困難和危險,放在“籠子”裡培養,那他的獨立性就會很好差,孩子氣就會很重,明顯地跟同齡孩子不一樣。

    受到過分關懷的孩子會變得軟弱無力,缺乏社會經驗,因為大人對他注意過多,反而使他發展和成熟的過程更加緩慢、困難。

    溺愛孩子的父母不願讓孩子受到生活的各種磨練,實質上是限制了孩子自由發展的積極性。他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很多(甚至不惜作出個人犧牲),強迫孩子在他們的監督下做各種事情。這種監督會使孩子在他們的監督和檢查下做各種事情。這種監督會使孩子覺得難堪,而且常常導致他們同大人發生衝突。

    嬌慣的孩子總是相信,因為父母愛他,不論他提出什麼稀奇古怪的要求,都會一一滿足。他不聽話,父母即使生氣,不多一會兒也就算了。這樣的孩子漸漸對父母也瞧不起了。後來又把對父母的態度的態度擴大到了別人身上,特別是學校的老師身上;不聽老師的教導,隨便指責取笑老師,對班上起不好的影響。

    經常監督孩子會限制他同別的孩子交往。

    孩子被管束得嚴嚴的,就會不同別的孩子相處的本領。他不那麼靈巧,不會在孩子當中贏得相應的地位,常常被人挖苦,而且引起衝突。孩子們往往不喜歡他,因為他習慣了在家裡的特權地位,希望在同伴中也高人一等,而事實上他連處好正常的關係,也缺乏相應的經驗。有時候這樣的孩子想用不光彩的手段博得同學的好感,或者他們受到各種惡劣的毒害,成為犧牲品,因為大人限制他的社交,沒有教會他選擇朋友。

    同學都不喜歡嬌慣的孩子,不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如果父母從不允許他看電影、滑冰,回家要比別的孩子早,因為怕出事,許多活動,包括學校的活動,都一概不讓參加,同這樣的孩子交朋友有什麼意思呢?如果這樣的孩子得到允許參加一次郊遊,那他父母使會問這問那,煩不勝煩地又是囑咐,又是警告。

    關心孩子同別的孩子的接觸是有必要的。父母應該瞭解孩子的朋友和他們之間的關係,遇到爭論和各種問題時幫助他們解決。父母瞭解到孩子對於同別的孩子接觸的要求在不斷地提高,為了正確地發展孩子社會活動的能力,就應當逐步地允許孩子自己選擇朋友。

    父母過分寵愛孩子的一個表現,就是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太低。遺憾的是有的父母把全部的精力都有在孩子身上,連自己的文娛活動也放棄了,但是對孩子不提任何要求。

    毫無疑問,父母之愛,尤其是母愛,是人類最美好、最純潔的感情之一。這種愛可以培養起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質,教育孩子看到別人的需求,培養孩子正確的待人接物的態度,以及樂於助人、維護別人利益的精神。

    孩子的感情的形成是在家裡開始的。他所有的一切感受和反應從他最小的時候開始,就是同他最近的人——母親、父親以及家裡其他的人聯絡在一起的。這些成年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感情的發展和他掌握自己以及對周圍環境作出正確反應的能力。

    許多父母指望孩子將來會學他們的樣,因為他們的行為孩子都看在眼裡。但是掌握各種行為方式的機體是非常複雜的。孩子能夠看見大人的同情心和犧牲精神,看見大人很願意幫助他,但同時又逐漸對這樣一種情況習以為常:一切都是為他做的,對他沒有任何要求。

    可惜的是,還有很多家庭,孩子不從事任何家務勞動,甚至自己的事也不做。

    如果15歲的小夥子,身高超過一米七,還是母親替他刷鞋,那麼對於學校有人不愛整潔,不願做社會工作,不說他生來就是這樣,就用不著大驚小怪了,這樣的小夥子不久的將來怎麼生活呢?會不會他“活到”20歲,甚至40歲的時候,母親還得給他刷鞋呢?也許該輪到他的妻子來刷了?大學畢業以後他又怎麼能勝任工作呢?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各方面,特別是在學習上取得成就,因為都理解現代生活中教育的作用。為了這個目的,有的父母解除了子女的一切家務負擔,說什麼“在家裡什麼事也別幹了吧,只要學習好,分數高”。但是,這樣效果並不好,因為沒有學會做家務事(入學以前)的孩子,在學校幾乎都要遇到困難。

    過分疼愛孩子的父母,只要孩子稍有要求,就容易解除他的負擔,包括與學習有關的負擔。有了一點微不足道的理由,就允許孩子缺課,常常為孩子不完成作業、破壞學習紀律辯護。他們試圖消除孩子學習中的所有困難,想盡各種辦法幫助孩子,其中包括請家庭老師。孩子學習不好,他們說是客觀原因造成的,而且常常說是由於教師不公正。這樣的父母只看見孩子身上的優點,根本看不見他的缺點和毛病。

    父母對孩子的看法應該以全面估計孩子的優缺點的客觀評價為基礎。父母的愛是每個孩子很大的幸福。母親和父親正確而合理的愛可以幫助年輕人顯露自己的才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成為有用的人才。

  • 2 # Luxkystar

    愛分很多種,最致命的就是溺愛!關愛,呵護可以培育出一位健康的孩子,溺愛卻會毀了他(她)!現在普遍很多家庭都是一兩個孩子,家長都是嬌慣的任由孩子放從任性,但是卻不知道這對孩子成長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就拿身邊的例子來說:我朋友的女兒從小時候,他父母對待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直到幼兒園還是每天早上餵飯吃,結果等上小學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吃飯了,孩子卻沒有時間概念,吃飯太慢時間太長,每次導致去學遲到!家長急了,孩子吃飯慢他就罵。其實他卻不知道,這些噁心都是他們一手給孩子造成的。現在卻反過來怪孩子!我們作為家長的要知道,你不約束孩子,培養他(她)一個良好的習慣,遲早是有人會管教他(她)。到時候孩子心裡可以接受嗎,可以承受嗎?如果不能,對孩子是怎樣的一種傷害!

    希望家長們都不要溺愛,寵愛孩子。只有正確,理智的愛才能帶給孩子最好的呵護!

  • 3 # 愛吃的瑪奇朵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能好,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離開我你能好。所以教育的本質是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比如餵飯、比如幫助孩子做各種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些愛都會使孩子的本能退化,能力得不到發展,等有一天你不在了,又有誰能像你一樣幫他,擔心他呢?

    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是找到邊界,這個世界的規律如此,愛亦是需要邊界才能顯出珍貴的。

  • 4 # 聰明可樂sE

    愛的方式有很多,愛的定義是與人與人的關係而決定的,但,對於孩子的愛,是父母最無私的愛。下面就談談父母用愛的方式毀掉孩子一生的幾種行為。

    一,寵愛式,除了讀書以外,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孩子親自動手。這種家庭的父母,在他們心裡,孩子是他們的全部,不管孩子做什麼,都有父母的影子在他左右。一怕孩子累倒,二怕孩子不安全。這樣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我不知道父母寄予他們以後的希望是什麼。一個由父母代勞了他生活一切的孩子,以後他又能做什麼。

    二,溺愛式,精神物質方面,隨著年齡的成長,孩子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這個時候,孩子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多,給父母提出的要求就多,這個時候,有的父母就會想方設法的來滿足孩子的要求,哪怕是無理的要求,父母們還是照樣去做。長期下去,孩子的心裡就會滋生一種“老子天下第一,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其後果就是為家養了一個“苦果”。

    故語說過,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古人都明白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我們現在愛孩子不等於明天在害孩子,真因為有愛,父母才希望孩子今後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不是因為父母今天的愛,讓孩子明天反受其害。愛孩子,你首先讓他懂得最基本的忠,孝,仁義,禮,知信。愛孩子,你得讓他懂得自食其力,生活的美好。父母愛孩子沒錯,請不要把錯的愛給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等條件下,汽車車頭碰撞,渦輪增壓汽車是不是比自然吸氣汽車更容易自燃或者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