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羅問清
-
2 # 悠久精靈的天空
個人建議兩點:1、當你的娃讓你想要來生再見的時候,看看圖一,你會覺得自家娃還是有可取之處的。2、氣的小臉煞白的張飛是一個“莽撞人”,咱們要學習他的是“睜眼睡覺”的優秀品質,切記萬不能魯莽行事。總結一下:就兩點——親生的和看不見。
-
3 # 靜待花開1314
對於孩子的叛逆期的問題,是令許多家庭的事情,其實孩子青春期,叛逆,也同時標誌著孩子已長大成人,具有獨特的見解和想法,獨立的人格,當然看待問題的方式有時候會與父母不同,孩子畢竟是孩子,沒走進社會,經歷的少一些,所以看待問題不全面,進入社會,經歷的多了,才能成長,變得成熟。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的叛逆期太過於緊張了,簡直認為孩子叛逆就是一種病態,其實在孩子的心中,家長像唐僧一樣,遇到一點小問題,和孩子意見不統一時,就會滔滔不絕,一點也不顧孩子的感受,不去換位思考,或者換位思考也無法理解孩子的想法,這時候只能用代溝這個詞來形容了。
不能因為孩子跟自己的意見不同,就給孩子貼上叛逆的標籤兒,有時候遇到問題,你說的越多,孩子越反感,孩子接收不到你說的重點資訊,久而久之根本聽不進去家長說的是什麼,就算聽到了,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所以說對孩子要多鼓勵少指責,多表揚,少打擊。
-
4 # 侯媽家庭教育
媽媽心梗入院與叛逆期孩子厭學有關嗎,如果是這樣,說明父母對待叛逆期孩子的管教有問題。孩子進入叛逆期,標誌著孩子已經是大人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經常以大人自居,不接受父母的管教,把自己和父母隔離開來。許多父母沒有認識到孩子思想的變化,還把他當作兒童來管教,造成孩子與父母的衝突,矛盾升級後,孩子厭學,父母不知道怎樣去與孩子溝通了。侯媽專注親子教育十幾年,現在和父母講一下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問題。
1. 叛逆期孩子已經從兒童過渡到大人了,父母要把他當作大人來看待,不要以父母的身份來壓制孩子,有事和孩子多商量,平等對待孩子,和孩子說話時,注意說話的語氣。
2. 多幫助孩子,對於孩子的想法家長要給予支援,讓孩子認同父母,孩子就願意接受父母的意見了。
3. 多誇獎和鼓勵孩子,少批評孩子,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面前說話不要哆嗦,多給孩子自由和空間。
4. 多關心孩子,而不是隻關心他的學習成績,不拿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不打罵孩子。
5. 對叛逆期孩子多作引導,孩子思想還不成熟,不能認清是非,不能讓孩子與不務正業的人來往,以免誤入歧途。
-
5 # 快樂庭院
題主這種問法屬於歸因錯誤。兒子厭學導致媽媽生氣只是引起心梗的一個誘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個人心梗最主要的原因,一是本來心血管就不太好,二則是人脾氣過大或者心胸不夠開闊。
如果孩子厭學引起了媽媽心梗,由此也可以推知孩子厭學的原因和媽媽以往的教育引導不當有關。
弄清了孩子厭學和媽媽心梗的關係,接下來才能說到第二個問題:家長如何應對孩子叛逆期?
叛逆期沒有那麼可怕,之所以很多人認為叛逆期的孩子有問題,大多是因為說這話的人完全站在了自己沒問題的立場看孩子。實際上我倒認為更多的是家長的問題,所以家長想辦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之時,到是更應該考慮一下反思一下自己,提高一下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觀念、說話做事的方式方法。
今年出現頻率比較高的一個詞“迭代”,在資訊的傳播方面、在科技方面已經是給予了事實的解釋,在家庭教育方面這個詞依然是可以適用的。
一個孩子的成長永遠是遵從生命自然成長規律的,但是從一生下來,家長、學校等都在想用外力改變孩子,讓孩子服從、聽話,可是並不注意用心去引導孩子的內心,大多願意從外在的物質和命令等方式去給孩子要求。一個人的行為永遠是服從自己內心的意願的,孩子的心意和家長心意不通,自然孩子做出的事情是不會順著家長心意的。
孩子沒有經歷過成年人經歷的事情,自然很多是他們想象不到的;成年人經歷過孩子的這個所謂的叛逆階段,自然成年人應該更能理解和接納或者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問題。
所以題主所問的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更重要的是如何調整面對十幾歲叛逆期孩子的家長的心態。
-
6 # 笑對人生天模
找找他不學的原因。與孩子說話最好別命令他,與他交朋友,慢慢作思想工作,把一些事例說得生動,他能聽得懂就好。
-
7 # 賴頌強講孩子叛逆厭學
孩子叛逆、厭學的原因是什麼?
1、家長認識上的錯誤,造成教育方式不當。一些家長缺乏普通的心理學常識,對子女教育急於求成,方法簡單粗暴,經常無視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別是孩子們有了過失時,不是與孩子們一起分析錯誤,商量補救辦法,而是責罵甚至毆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錯誤時感到孤立無援,產生叛逆心理。還有,如前面舉過的小軍的家長的例子,認為只要是主觀上對孩子好,就可以不講究教育方法。
2、錯誤的教育方式。從小開始,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有規矩這個詞。不能從小寵愛,溺愛,嬌慣小孩子。否則孩子始終以他/她很自我為中心。很快就養成了成任性的心理。
3、錯誤的教育方式。從小開始,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有規矩這個詞。不能從小寵愛,溺愛,嬌慣小孩子。否則孩子始終以他/她很自我為中心。很快就養成了成任性的心理。
面對孩子叛逆、厭學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
1、多溝通:在這個時期的孩子,內心都比較敏感,家長在夠在溝通的過程中,給孩子做正確的方向指引。
2、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了,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要及時的為其提供解決的方法,同時引導他們走出困境。千萬不可給他們施加太大的壓力,這樣後果會很嚴重的。
3、平常心: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是很正常的,所以對於不是很過分的事情,也不要和孩子過不去,用愛接納和溫暖孩子的心。
孩子叛逆、厭學怎麼辦?
第一步,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
第二步,父母要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溝通技巧。
第三步,幫孩子分解學習目標。
第四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回覆列表
從兩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方面是逆反心理。如今心理學理論只對青春期逆反心理產生的時間段和具體表現做出了比較完整的表述,但未嘗解釋過青春期逆反心理產生的確切原因,這就如醫生看病只知症狀不知病因,這樣萬萬不可開藥單的。
其實一個人成長過程中,並不僅僅只有一個逆反期,在二三歲剛剛建立自我認知時是第一個逆反期,最喜歡說不;進入幼兒園半年左右,逐漸開始對父母說不;在進入初中開始,逐漸對成人說不。每一次逆反期都是認知力量的量變到質變,也是對過往認知的一種自我糾正。就如養在室內的花一直向著窗戶生長,結果就是畸形,一旦拿到室外,必定自我矯正生長方向。養在室內時,窗戶就如父母,長在室外,太陽就如社會。父母會覺得室外的花不再向著自己生長,他們稱其逆反。
在教育孩子時不可以因為父母的身份而自以為是,因儘可能的按照科學的方法,不然孩子認知力量提高後,會在社會力量的“支援”下逆反父母。
另一方面是結果和過程的問題。過於重視結果就容易患得患失,情緒極易受結果影響。教育的重點是方法和過程,如果把重點聚焦在結果上,無異於捨本逐末。結果一句話就可以說完,而過程卻可能千言萬語。
大多心梗的父母都是在知道結果的情況下去輔導孩子的作業,並沒有從孩子的心理去思考未知問題。就如一個嚮導引導一個新人穿過森林,嚮導習慣性前行,跟隨的新人卻只有亦步亦趨,如果不講清楚如何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在森林裡找到一條回家的路,那新人永遠是一個新人。
順便說一句,父母的咆哮會瞬間讓孩子的智商大幅度下降。極有可能降低到父母難以接受的程度,尤其是咆哮中的父母的容忍度也一樣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