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董狐筆

    為了突出雍正的主角光環,在《雍正王朝》中,太子被塑造成一個極其猥瑣的形象,一出場就和父親康熙皇帝的寵妃搞在一起,告訴觀眾這不是一個正經人,也預示著這個太子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作為一國儲君,子民受災而全不上心,可謂不仁;給他辦事的臣子經常被他出賣,可謂不義;把皇帝的信任當成結黨營私的權柄,可謂不忠;和父親的寵妃卿卿我我,可謂不孝。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忝居太子之位,連觀眾都看不下去了,何況是劇中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

    可問題是,英明如康熙,為什麼能容忍一個如此差勁的太子,而且這太子一當就是36年?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在生胤礽時,因難產崩逝,是年僅有21歲。這位皇后是康熙的原配,與康熙帝感情深厚,她去世以後,康熙帝非常思念她,不顧滿清生前不立皇太子的祖宗家法,立皇次子胤礽為皇太子。

    因為對生母愛的深,愛屋及烏,對胤礽也格外寵幸。胤礽四歲的時候,出了天花。這個病在當時非常棘手,和現在的絕症差不多。一向勤政的康熙,把朝政交給內閣打理,自己則精心守護在兒子身邊,生怕太監宮女們伺候的不到位。胤礽病情好轉之後,康熙高興的感謝天,感謝地,感謝祖宗,把這一喜訊以皇帝的名義詔告天下。

    清朝的皇族教育十分嚴苛,胤礽從小就受到當時最好的教育,文武雙全,5歲隨父親打獵,而且射得一鹿四兔,8歲代父親宣讀平定吳三桂的滿文捷書,12歲就能熟讀四書五經,而且深通其意。這樣的孩子,在今天看來,也算是天資聰慧,絕不是朽木不雕者。

    因為胤礽的優秀,康熙幾次出征或南巡,都命令太子監國。這是一種信任,但也是胤礽悲劇命運的開始。監國不是皇帝,但代皇帝處理國家大事,有自己的一套辦公班底。監國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時間稍長,自然會有一班人聚集在太子周圍,形成傳說中的太子黨。

    如果康熙不是個長壽皇帝,太子早就能夠順利接班了,而且觀其早年表現,並不一定就是個差勁的皇帝。

    然而問題就在於,康熙的身體很好,一點也沒有退休的苗頭。可在一次又一次的出征和南巡過程中,太子一次又一次監國,太子也權傾朝野,無形中已經威脅到了皇權。一個人一次代理當領導,他的態度很端正,但幾次監國,即使他自己態度端正,身邊的人也難免會有別的想法,閒話和謠言滿天飛。

    康熙是個成熟的帝王,不會聽風就是雨,但不得不對日益豐滿的太子羽翼予以打擊,最嚴重的一次,就是在康熙四十二年,拘禁太子黨核心人物,即太子的叔姥爺,時任領侍衛內大臣和大學士的索額圖。在這個過程中,康熙對胤礽的態度,逐漸從當初的寵愛,發展到了後來的厭惡,制衡乃至防備。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康熙第一次冊封除了太子以外的其他成年皇子,包括皇長子胤禔為多羅直郡王,皇三子胤祉為多羅誠郡王,胤禛、胤祺、胤祐、胤禩俱為多羅貝勒。受封的諸皇子參與國家政務,康熙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為了制衡太子,削弱太子勢力。

    九王奪嫡,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康熙和太子胤礽之間關係的疏遠,讓其他皇子看到了自己掌握最高權力的可能性,激發了他們的野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挑戰太子的權威,不僅不會受到懲罰,還會被康熙帝讚許。因為這正是老年康熙所願意看到的,太子的權力被挑戰的越厲害,皇權也就越穩固。

    在體會到皇阿瑪那險惡的帝王之術後,胤礽心灰意冷,乃至破罐子破摔。即使如此,胤礽的所謂惡行也只是諸如“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縱然手下凌普敲詐勒索屬下”這樣的小事,斷然沒有電視劇中所說的和母妃勾勾搭搭之事,即使是這幾件事,也不全是事實,可康熙卻借題發揮,給胤礽的問題定了性: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而電視劇中所說的熱河行宮兵變事件,純屬子虛烏有。胤礽第一次被廢的原因,說來可笑,僅僅是因為他跟隨父親巡行塞外,晚上出來瞎溜達,往父親的帳篷縫隙中多看了一眼。多疑的康熙皇帝懷疑太子有“弒逆”之心,就下定決心要廢太子了。

    只要想廢,原因總是容易找的。歷史上的康熙,是一代聖主不假,但遠沒有《雍正王朝》中那樣仁慈可愛。與其說太子的墮落導致被廢,不如說這個太子就是被康熙皇帝本人玩殘廢的。

    胤礽被廢第二年,諸皇子爭儲陷入白熱化,朝臣紛紛站隊議立各自的主子,正經事情沒人幹了。這完全是康熙皇帝自己玩弄權術導致的結果,他自己也後悔了,為了穩定朝局,又玩起了帝王之術,把胤礽放出來,重新立為太子。只是此時的太子,已經嚴重縮水,與當年屢次監國的太子不可同日而語,而只是康熙的一個傀儡,根本沒有電視劇中那樣作妖的能力了。

    看著被玩殘的胤礽,康熙心疼了。他自己心裡最清楚,胤礽是怎麼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的,九王奪嫡的局面是怎麼形成的,想協調太子和諸皇子之間的關係,想恢復曾經十分緊張的父子關係。

    可世間之事,並不是有權就能解決一切。諸皇子早就不是當初的乖娃娃們,胤礽也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胤礽。兄弟們不斷給胤礽挖坑,胤礽自己則越發心灰意冷,行為癲狂。在這種情況下,胤礽確實已經難以勝任皇太子,康熙不得不重新考慮怎麼處理他。

    恰在此時,又有大臣告發皇太子御行悖逆之事,康熙就坡下驢,二次廢太子。雍正二年,廢太子胤礽病逝于禁錮地紫禁城鹹安宮,終年51歲。

    觀其生平,實在無大奸大惡之事,倒有不少可憐之處。太子多次監國,處理國事井然有序,康熙的文治武功,有胤礽的一份功勞。觀其悲劇,根本原因並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康熙沒有處理好皇帝和皇太子之間的關係,弄的自己疲憊不堪,好兒子被玩殘。

    胤礽是中國古代社會時間最長的一位太子,也是最後一位太子,這個人存在最大的意義,就是讓康熙皇帝痛定思痛,從此徹底更改立儲制度,不再立皇太子。

    皇帝活的時間太長,是太子的噩夢。無獨有偶,中國太子歷史上等待時間第二名是漢武帝的太子劉據,等待32年,被父親猜忌奸臣陷害,無奈反抗,兵敗被殺。

    怪不得十三爺胤祥說:無情最是帝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乾鍋香辣鴨頭的滷水如何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