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亭湖三農坤哥

    1,核心中的核心:專案選對方向,市場需求決定一切

    這個問題不是我今天在這裡說的 ,說我一直以來長談的話題 ,不管什麼企業,公司,個體化 ,如果產品去市場,不能解決一個需求,或者提供一個服務 ,所有的事情都是白做,都是成本,而且是愚蠢的成本損失;

    2,整合資源

    什麼意思? 你有土地,原材料,那你就要去整合人才 ,如果你有人才 ,那你就去整合原材料,市場,如果你這些都有,那你需要整合市場上的銷售渠道;

    總之,你缺少什麼 ,你就去找什麼,要會借力發力!

    3,平凡的心態

    農業不等同其他的行業 ,它是靠天吃飯,需要氣候條件的配合,所以心態很重要;

    4,重視科學技術

    意思說白了 ,不能蠻幹 ,不能想當然,你的任何動作和決定,必須要有科學的依據;

  • 2 # 象過河軟體

    非常榮幸,回答樓主這個問題。

    回答問題之前,首先對傳統農資企業現狀進行一下分析。

    農資企業現狀分析

    目前的傳統農資市場可謂困難重重!

    做傳統農資生意不賺錢,究其原因,主要有3點,而且這3點90%的人沒有解決好。

    1、賒賬問題嚴重

    這個問題誰都回避不了,甚至成為惡性迴圈。同時,這種現象還成為某些農資企業的制勝市場的武器。

    比如:農資企業給經營銷售賒欠農資產品,經銷商又把農資產品賒給種植大戶、農民。

    這些流動資金實現不了迴流,一旦遇到天災,這些賬目就是死賬。

    2、營銷玩法單一

    農資企業賣產品就是透過產品說明會;經銷商賣產品基本上透過技術講座的形式。當然,還會有很多農資企業在行業媒體上打廣告。

    這些都是傳統的營銷玩法,其已經很難在市場上起到積極作用。因為找不到可以替代的方案,這些途徑又稱為“雞肋營銷”。

    3、市場形勢發生變化

    農資市場已經由之前的賣方市場變成如今的買方市場,種植大戶的話語權佔主導方向。

    同時,農資企業和農資經銷商面對的競爭不僅僅來自同行,還有網際網路三農企業。比如:網際網路大佬重金佈局的某淘、某幫,以及個別新銳農資電商平臺。

    行業問題與機遇並存,如何反應?

    那麼,農資企業怎樣才能發展壯大呢?整體來說,有以下4點:

    1、順勢經營、精準定位

    2、打造爆品,軟硬兼施

    3、供應鏈金融

    4、口碑為王

    具體來說——

    一、順勢經營、精準定位

    不僅做企業、做任何事,順勢而為、事半功倍。做企業,就是要順應政策導向進行經營及產品上新、最佳化。

    例如:

    1、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中國農藥行業市場分析報告》顯示:農藥銷售正在穩步攀升。在2016-2021年間,若以10%作為中國農藥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率的下限,以20%作為中國農藥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率的上限,以15%作為中國農藥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率的理想速度。到2021年,中國農藥行業最高銷售收入將達到8996億元,最低銷售收入將達到5337億元,理想銷售收入將達到6969億元。

    2、2017年是有機肥發展的有利之年、機遇之年、創新之年。據農業部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機肥資源養分總量7000多萬噸,實際利用率不到50%,到2020年,中國有機肥市場尚有900萬噸缺口,發展前景廣闊。

    所以,農資企業,自身如何最佳化,為自身產品、服務搭上政策的順風車,做好企業/產品定位,是企業負責人第一要考慮的。

    二、打造爆品,“軟硬”兼施

    順勢而為、做好定位之後,重點要做的就是打造爆品;而要打造爆品,則需要“軟硬”兼施。

    為什麼要打造爆品,不用多說,每位老闆都清楚:無論企業大小,爆品,通俗來說無疑是吸引客戶、促單增值的一大利器。

    那麼,如何打造爆品呢?——“軟硬”兼施

    1、先說“硬”:硬,就是企業/產品的硬性條件。再好的營銷思路、模式,沒有好的產品做支撐,都是一種“自殘”行為。

    2、軟:軟,就是企業/產品的軟實力。

    企業產品多,訂單處理麻煩;農產品損耗多,庫存混亂;財務收支情況不清晰;會員價格優惠折扣不可控;物流配送效率低……

    1月10日,在2019年阿里巴巴技術脫貧大會上,馬雲講到:現在以及以前的農民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而未來的農民則要“面朝手機螢幕、背靠大資料計算”,以上問題,透過什麼技術手段實現管理解決?正是企業的軟實力表現。

    (人工?軟體?推薦品牌:象過河)

    三、供應鏈金融

    大部分農業經營者面臨資金短缺難題,在三農產業轉型的過程中,為廣大三農經營者提供高效便利、成本低廉的融資服務是個潛在巨大的金礦。

    另外,2017年中央一號檔案提到“農業供給側改革”,鼓勵金融機構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額存貸款、支付結算和保險等金融服務。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支援“三農”和小微企業。

    作為農資使用者:農民、種植大戶、農業經營公司對金融的渴望又特別強烈。他們不僅需要錢購買農資產品,而且還要做大企業。包括生產、銷售的個產業端的對接。

    因此,農資流通領域的大佬們都在紛紛佈局金融領域。

    四、口碑為王

    企業經營,活下來後的關鍵一步,就是做口碑。口碑的做法及重要性,每個老闆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看法,這裡不做過多解釋。

    結束語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祝:農資企業老闆們生意越做越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聚酯安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