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芒種1234

    海安節慶習俗: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也稱燈節、上元節。“十三上燈,十八落燈”,這期間為燈花期,正月十五為其高潮。農家於此期間,以竹竿高掛紙糊的紅燈籠(上蓋雨笠),於每晚點燃,祈求豐年。燈期內普遍有“上燈圓子落燈面”的食俗。

    立夏節:農曆四月六日前後為立夏節,家家煮食雞蛋,戒坐門檻,午飯必備韭菜炒雞蛋,曲塘一帶則不睡午覺,以防疰夏。男女老幼要於立夏日稱體重,婦女則頭上戴皂角樹葉或瞌睡草。立夏前後麥子剛成熟,有用嫩麥磨製糌粑(俗稱“冷嫩”)嘗新之俗。

    傳說習俗——飾物:

    舊時,兒童項間戴銀項圈、銀佩鎖,腕間戴手鐲。男童一隻耳朵戴墜,女童幼稚年兩耳即要穿孔,戴耳環、耳墜。少數男童還穿鼻孔戴駒兒,意為防其夭亡,部分女童亦如此,到結婚出嫁時才除去鼻駒。個別人家有慣寶兒怕養了收不住的,用棺材底釘打製鐵項圈(又稱“底釘項圈”)以藤包纏,讓小兒佩戴。成年婦女戴金、銀戒指,髮飾有金銀簪、釵和珠花等。舊時戴戒指為辟邪,並說有固體等特殊功能。“文化大革命”期間,戴飾物者幾乎絕跡。80年代後,女子重新流行佩戴項鍊、戒指、手鐲、耳墜(環)或嵌寶石的金飾;成年男子中亦有部分人戴金戒指,乃至金項鍊。

    穿著習俗——髮型:

    民國時期,婦女未出嫁的“額前梳劉海,後拖長辮”;出嫁後一律開臉梳髻戴髮網。知識女性多剪遮耳齊肩短髮,俗稱“二道毛”。男子剃和尚頭、分頭和平頂頭。兒童慣寶兒一般留胎髮,前面剪桃兒頭,腦後留尾巴,或剃“馬蓋頭”(中間全剃,旁留髮)。下河漁民為使小兒長壽,多讓其留胎毛,一般數歲剃去,有的到成年時才剃去。建國後,髮型變化較大,婦女除老年外已無人梳髻。女子出嫁前後髮型無特定要求。男性除老人以外,很少有人剪和尚頭。除此,男女髮型與他地無異。近年來燙髮的亦較多。

    穿著習俗——鞋帽:

    民國時期,男人春秋多戴瓜皮帽,夏戴草帽,雨天戴斗笠。老人冬天戴披風棉帽,小兒亦然。士紳戴禮帽。婦女春秋季扎黑色“抹額”(又稱袢子),天暖時扎藍色頂頭巾,天冷時扎黑色包頭(絲織品)。傳統鞋式為百頁底方口和圓口布鞋,一般為家庭婦女手工納制,女鞋多繡花。農民平時穿圓口草鞋,冬穿茅窩靴子。河北地區土黏,雨雪天穿高底木屐和釘鞋(布制)。釘鞋以桐油多次塗曬,鞋底有特製短釘均勻分佈,能防滑。河南地區為沙土,雨天穿蒲鞋即可。另有一種草田研草時穿的木鞋,主要防草根戳腳。女子未成年時即以布纏足,穿繡花小鞋。

    新中國建立後,群眾除保留一部分傳統的鞋帽樣式外,一般男戴解放帽、鴨舌帽、絨線帽,婦女一般扎方巾和絲巾。男女夏天戴太陽帽者較多。鞋子一般穿膠鞋、球鞋、旅遊鞋、皮鞋,夏天穿塑膠涼鞋或皮涼鞋,雨雪天穿雨靴,中青年女子著高跟鞋較普遍。婦女纏足陋習亦早已廢除。

    穿著習俗——服裝:

    民國時期,富有者男性著長衫,出門外加馬褂,單、夾、棉、皮依季節轉換。一般勞動者多穿對襟布紐短衫,撮腰長褲,出客才穿長衫,質地多為家織土布、夏布。中青年男子冬季一般不穿棉褲,僅在夾褲或單褲外加套褲(沒有腰襠,只有褲管護住兩腿褲)。婦女一般為右衽大襟短衫,下著裙,裙繫於衫內,或穿旗袍。除此,男女皆著一種育裙,為青布製作,前有大口袋,有繫繩繫於腰間,穿時可將下身前後裹住。這種育裙多為冬天穿,既利防寒保暖,又方便於勞作。講究的還在育裙上用白線繡花。女子出門一定要穿黑色育裙,長拖至腳。男裙較短。新中國建立後,人們所穿服裝隨年代而變易,先後時尚穿中山裝、黃軍裝、牛仔褲、茄克衫、西裝等,與他地無異;而長衫、馬褂、套褲等服飾,則幾乎絕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真的比不離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