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明月掠高崗

    姜姓始自炎帝,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傳說炎帝號烈山氏,一說神農氏,少典娶於有嬌氏所生。因生於姜水,以水娶姓為姜。

    昌邑姜氏自北宋靖康年間遷入,始祖喜公為避金亂自東牟寧海彤嶺遷入邑北叉河莊(今高戈莊),惜遭兵燹六世後世系無考。元代中葉,又有文慶公自黃城陽遷入邑北閻家庵一帶定居。明成化間,時任風陽通判鏜公修譜時則把文慶公委為一世,此後姜氏世系則繩繩不亂。清康熙年間,經徐州知州、姜氏十二世焯公倡導,又對族譜進行了較大規模續修。至清光緒末年,河東河西兩大支譜先後歷經六修。現尚存有康熙丁丑、乾隆戊子、嘉慶丁丑、同治己巳、光緒戊申五個版本。河東光緒版計有精裝六函二十四卷,河西版計一函六卷。

    《昌邑姜氏族譜》是昌邑境內現存體例最為完備的珍貴譜牒資料。它按照“譜義貴明,譜系貴清,譜例貴嚴,譜目貴詳,譜錄貴核,譜堇貴真”的修譜宗旨,做到每三十年左右續修一次。其序言洋洋大觀凡十七篇,除歷屆修譜者做序外,還有孔府六十七代衍聖公孔毓圻、清吏部尚書張鵬翮、禮部尚書王琰、戶部尚書田從典、工部尚書陳元龍、順天鄉試正主考李蟠、清文學戲曲家尤侗及省、縣地方名宦的序言,由此可見清初昌邑姜氏地位之顯赫。

    族譜對昌邑姜姓淵源及歷代播遷情況皆有詳載,共分淵源、寧海、膠州、黃縣、文登、平度龍灣頭等地各支派系,譜中對所列名諱之字、號、官位、業績、妻室子孫、生卒時間、居遷之地、墓葬座落皆一一記載,“左昭右穆”有條不紊。為防止日久世次混淆,自十七世起,又兩次確定“曰、於、是、乃、其、言、亦、在、斯”九字和“慎、修、有、餘、慶、紀、之、可、永、傳”十字為新的世系順序令後人遵循。至今人們稱道的“昌邑縣姜不亂”確與族人修譜嚴謹有關。

    清康熙年間,先後任江西、廣東巡撫的十一世士楨公為族人撰寫《宗訓》,凡二十六條。他諄諄告誡後人,要加強心身修養,做到和睦相處,“有無相資,吉凶相助,患難相恤,過失相規”;“惟廉靜,不役於物,不逐於利”;“為官知恥則節立,為士知恥則品立,慷慨任事之人知恥則名立”。擇配“務不論閥閱,而論作風;不論資財,而論德訓;不論容色,而論德性”……其進步思想至今為人們稱道。譜中的傳記、墓誌銘、碑記、誥命等文獻資料二十餘篇,其中有清吏部侍郎杜臻為士楨公撰寫的《中丞毅可公始末志》,士楨公、煦公父子的族譜序言及碑銘等多篇,還有徐州知府十一世焯公晚年為族人留誡的《群生自造化說》等論文。這些資料成為我們研究清皇室與昌邑姜氏及《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家世難得的歷史文獻。昌邑姜氏十二世煦公在康熙間任蘇州織造三十餘年,與康熙帝關係極為密切。煦公在任上密摺達四百餘件。雍正帝繼位後,以煦虧空國庫銀幣為由將其流放到吉林打牲烏拉,不久即含恨死去。族人深感宦海之險惡,謹遵《宗訓》中“凡我子孫,除耕讀之外,或務商賈貿易,亦可經營謀生。至於吏役之事斷不可為!雖窮死,不可當衙門”之教誨,依靠聰穎才智和勤奮精神,艱苦創業,投身於工商金融貿易。到清同光年間,已形成規模橫跨半個中國的,以昌邑姜泊“五大功”和牟家莊子姜懋政為代表的姜氏民族工商金融集團。於是“昌邑縣姜一半”之說名冠一時。姜氏在歷史上對昌邑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由此可見一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空垃圾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