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rtist01
-
2 # 小饅頭愛小米粒
這個要看你做基因檢測的目的了,目前的基因檢測主要分兩種,一種是臨床的基因檢測(NGS),另一種是消費者級別的易感基因篩查(ASA)。
如果你是為了新生兒遺傳病篩查,以及腫瘤的靶向用藥指導的話,可以肯定的告訴你臨床基因檢測是非常有用的,甚至說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想要追求新奇,探索自己的先天基因奧秘,比如我的酒量怎麼樣、我的耳垢是乾的還是溼的、為什麼有腋臭、我的音準怎麼樣,這些先天遺傳度較高的,消費者級別的基因檢測可以準確的告訴你。但是如果想要篩查是否會得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話,就沒有那麼準確了,他只能透過GWAS研究統計的已患病的突變位點對你進行易感基因的篩查,然後告訴你你患病的風險,不過會受研究種族、人群數量的限制,並沒有那麼準確。
-
3 # 曉涵相親記
1、患癌大資料
國家癌症中心2017年釋出的資料:癌症新發病例總數為每年429.2萬人,死亡281萬人。每天12000個新發病例和7500的因癌死亡人數。也就是說平均每分鐘就有8個人被確診為癌症,有5個人因癌症而離世!其中男性最高發的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癌這五個種類,而女性則是以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胃癌、甲狀腺癌、宮頸、子官、卵巢這幾種居高不下,國家癌症中心的資料顯示,人一生的患癌風險高達36%。也就是說每個人一生中有三成的患癌風險,實在是讓人觸目驚心。
2、基因檢測的意義
面對如此高發的癌症風險我們就只能束手就擒,沒有任何辦法了嗎?答案當然不是,任何疾病的發生和演變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中國基因治療第一人薛京倫教授曾經說過,從一個腫瘤細胞的發生,到最後可以用ct掃描查出來平均需要15年時間,這期間體內有腫瘤細胞你不知道,但透過基因檢測我們可以早點發現它。有針對性的進行干預、治療並加以糾正,基因檢測能真正做到未病先防,降低患病風險。
3、什麼是基因檢測
那麼可能很多人會問了,什麼是基因檢測,怎樣透過基因檢測來預防患病風險?我跟大家普及一下:基因檢測是透過對被檢測者體液(血液、唾液、汗液)DNA資訊進行分析,從而得到其所含有的各種病症易感基因的情況,使被檢測者能及時瞭解自己的基因資訊,預測身體患病風險,從而有針對性的主動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起到預防和避免重大疾病發生的目的。簡單點說就是透過自己的身體細胞來了解身體的健康情況和患病機率,從而提前進行防範,避免疾病的發生的一種身體檢查的手段。其意義在於發現,早知道,早預防,早治療,主動把握健康。
4、為什麼要做基因檢測
很多人又會問了,做身體檢查到醫院做不就行了嗎, 為什麼要做基因檢測?這其實是很多人關心的一個問題,我給大家分析一下具體區別:第一:功能不同,傳統體檢是告訴你現在已經患了什麼病,然後再去治病,像癌症一旦發生就是晚期,根據無法治療。而基因檢測則是告訴你未來可能會患什麼病,患某某病的機率和風險是多少,現在需要怎樣預防和避免。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怕上火請喝王老吉,同樣,怕患病請做基因檢測。第二:方法不同,傳統體檢需要親自跑到醫院預約,排隊,抽血,化驗,拍片等需要奔波一整天,還只能做幾個專案的檢查,而基因檢測在家裡即可完成,透過我們郵寄的取樣器材,從口腔內壁採取唾液樣本3分鐘搞掂,寄回實驗室15天左可即可出檢測報告,一次可檢幾十幾百個專案幾萬個位點,非常方便。第三:意義不同,傳統體檢只能檢查已存在的健康問題,準確率達到60%-80%,而基因檢測評估疾病風險機率,檢測準確率高達99.99%。第四:頻次不同,傳統體檢需要定期檢查和複查,而基因檢測則是一次檢測終身受益,相當於給自己做了一個生命說明書。其因取樣方便,檢測面廣,一次可篩查及評估多種常見腫瘤的發病風險率深受西方國家的重視的青睞。大家有時間可以瞭解一下歐美國家老百姓的癌症發病率,就知道基因檢測的重要意義了。
-
4 # 吃兔子的胡蘿蔔12138
前陣子,我給爸媽、老婆還有自己都做了漢德森精準健康基因檢測,它包含營養、美膚、纖體三個板塊,另外,給孩子做的兒童健康基因檢測則涵蓋營養吸收、面板特質、運動能力、肥胖風險、過敏風險等等8大類專案,包含70+單項,綜合評估各項特質和能力,全面守護孩子的健康,我覺得真心有用,建議做一下,深度瞭解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情況。
回覆列表
瞭解了基因檢測的分類,也就知道了基因檢測的作用。
直接針對於人體的基因檢測從檢測目的上可分為三部分
1.司法類基因檢測:
我們在探案類影視劇中所看到的DNA測試,就是這類檢測。DNA測試起源於1985年的英國,由萊斯特大學的傑弗里斯教授發明了一種方法,能夠透過人體血液的基因來認定親子關係,這種方法準確度很高,親子關係機率能達到99.9%以上,就如同人的指紋,具有唯一性。因此該方法稱為DNA指紋圖。從此,開啟了司法類DNA檢測。此後不斷髮展完善,至今已經被司法界譽為“黃金證據”。
檢測目的有兩個:親子鑑定和嫌疑人識別。
2.與人類疾病有關的健康類檢測:
有代表性的是疾病診斷類和治療類檢測。
A.疾病診斷類基因檢測:
現在,包括遺傳疾病、腫瘤疾病、血液疾病等的檢測。目前技術上較為成熟的是NIPT(孕婦基於胎兒遊離DNA檢測),如21三體綜合症、18三體綜合症、13三體綜合症等臨床產前篩查。
B.治療類檢測
指導用藥類檢測和基因干預類檢測。
這類檢測是有針對性地診斷疾病、指導用藥、進行遺傳諮詢。尤其適用於有家族遺傳病病史的人,是診斷和預測疾病、指導個體化醫療的很好手段。
檢測目的是:增進人類健康,延長人類壽命。
3.娛樂類檢測:
其中有半娛樂類檢測,也就是說做這類檢測對人現在的生活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比如酒量測試)。
或者是純娛樂類檢測,僅僅有個檢測概念,但是遠沒有達到成熟應用的程度。
當人們解決了基本需求後就會追求精神滿足(馬斯洛學說),於是人們開始了對自我的瞭解。可是對自我的瞭解是最難的,因此這部分測試也是最難的。但是這部分卻是基因測試最吸引人和資本青睞的領域。
畢竟,“認識你自己”是人類不斷前行的動力。
附圖,凡高油畫:星夜(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