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14470155983

    似曾相識感,又稱“既視感”。

    指明明是第一次經歷的事情,卻感覺在某時某地曾經見過或者經歷過。這種現象可以用心理學和神經科學進行科學的解釋,但仍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可以預知未來、想起前世的“心靈能力”。

    實際上,似曾相識的體驗可能是人們想起了過去發生的事情,有時可以是幾秒鐘、幾分鐘之前的事,有時則是很多年前、小時候的事,當時沒有太注意。

    缺乏精細的記憶編碼,對聽別人講的故事、自己看到的圖畫等形成了碎片化的記憶,現在人們被某些情景勾起來了。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認知心理學副教授安妮·克黎利博士稱,上述理論已得到研究的支援。

    在神經科學上,似曾相識感有不同的解釋,認為可能是大腦神經化學活動的結果,與過去的記憶無關,只不過是人們把新的經歷與過去某個記憶聯絡起來罷了。

    研究發現,似曾相識感在精神病患者身上很常見,常常在顳葉癲癇發作之前發生。1955年,加拿大神經生物學家懷爾德·潘菲爾德用電刺激一些實驗者的大腦顳葉,發現約有8%的人出現了“記憶”,可能是人類第一次人為誘匯出似曾相識感。

    似曾相識感並不奇怪,例如一個讀了上千本書的人,看到一本新書就可能有某種熟悉感。但是,也有人對此感到奇怪,甚至堅信這是一種預知未來的能力:“當我感到似曾相識的時候,我還能準確知道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克黎利引述《新科學家》雜誌的文章稱,記憶的作用不一定是為了記住過去,而是幫助我們走向未來,有時會運用想象和創造的方式,讓我們知道接下來怎麼做,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做出什麼反應。

    人們以為自己有預見未來的能力,其實也許是過去的碎片化記憶而已。如果似曾相識的感覺是來自一段想不起來的記憶,那麼人們就容易產生這樣的錯覺: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也是來自於這段記憶,自己具備了“心靈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裡有關隆中對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