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楚國後裔在今頭日條
-
2 # 五個小懶豬
題主對這句話的理解有偏差。不學詩無以言,不能理解成不會說話。理解成不能和別人說話才對,也就是無法和別人交際。
在某個時代某些國家,他們平時不說英語,但在正式場合,必須說英語,不然你就不會被交際圈接納。詩經就是孔子時代的交際語言。
-
3 # danyboy
這個問題比較專業,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首先,先來看一下原句: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
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半,說的是“不學禮,無以立”,與題目沒有直接關係,這裡就先不說了,只說前半部分。
這句話的語境是這樣的:
有一天,陳亢問孔子的兒子孔鯉,孔鯉字伯魚,問他:你是孔子的兒子,那孔子對你教育的時候,會不會說的話和對孔子學生說的話不一樣?
孔鯉說,沒有。有天父親站在那兒,我從他面前經過,他就問我學會《詩經》了嗎?
我說,還沒有。
父親就說:不學好《詩經》,“無以言”(稍後會詳細解釋)。
根據這段對話,我們瞭解到兩點:
第一,孔子對兒子和對弟子在教學上是一視同仁的;
第二,不學詩,無以言,是孔子對學生和兒子普遍的要求。
好,瞭解了背景,我們來看這六個字。《詩》在經過孔子刪定之前,就已經廣泛存在了,是先秦時期,周代的國家政典,西周和東周的貴族都要學習,背誦。這是因為,先秦的諸侯國之間進行外交活動,諸侯國的國君大臣去拜見周天子等場合,王公貴族們都會引用《詩》裡的話。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先秦的時候,貴族們在酒桌上,在打仗之前,在進行外事活動時,如果對方引用了《詩經》,你如果說不出來,或是說錯了,用錯了場合,那就不是個人丟臉的事情,還會引發外交事件。
例如,《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記載,衛國的大夫孫林父,背叛了衛國,投靠晉國。衛國攻打孫林父的采邑,殺晉國士兵三百人。後來,衛國國君到了晉,晉人把衛國國君抓起來了。過了一段時間,齊國國君、鄭國國君去了晉國,大家一起吃飯,這就開始了外交活動:
這時候,齊國的相國賦《蓼蕭》。鄭國的相國賦《緇衣》,這兩首詩,都表達了兄弟之邦,其樂融融的意思,也就是說,齊國和鄭國透過引用詩經,來表達了對晉國國君好意的迴應。
此時,氣氛已經很好了,這時候,齊國的相國馬上賦《轡之柔矣》,鄭國相國接著賦《將仲子兮》,這兩首詩,則是微妙表達了對晉國寬宏大量,身為大國要包容小國的意思。
晉國國君聽懂了詩歌裡的意思,就把一開始抓起來的衛國國君給放了。
試想,孔子生活在春秋,此時這種貴族之間引用詩經來進行交際還很普遍,如果“不學詩”,你到了這種場合,你還敢說話?
萬一人家引詩罵你,你聽不出來,或是理解錯了,你回國後估計小命就保不住了。 -
4 # 祖述文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
原文: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注釋:
陳亢:孔子弟子子禽。
伯魚:孔子之子,名鯉,字伯魚。
異聞:異於弟子之所聞。
譯文:陳亢問伯魚道:「你在你父親那聽到些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對道:「沒有!有一次,我父親獨立在堂上,我在中庭急趨而過,我父親說『你曾學過詩嗎?』我答道:『沒有。』我父親說:『不學詩,就不懂如何講話。』我退後便學詩。又一次,我父親又獨立在堂上,我又在中庭急趨而過,我父親說:『你學過禮嗎?』我答道:『沒有。』我父親說:『不學禮,便不懂如何立身。』我退後便學禮。我私下只聽到這兩番教誨。」陳亢退下大喜,說:「我這次問一事,聽得了三事。其一是該學詩,其二是該學禮,其三便是君子不對自己的兒子有私厚。」
不學詩,無以言的背景就是陳亢(孔子的弟子)向伯魚(孔子的兒子)問:你(伯魚)有沒有和我們(眾弟子)不一樣的聽聞教誨。陳亢以為孔子會對自己的兒子有私情厚愛,所以想問一問。
這樣就有了「不學詩無以言」。為何如此說呢?詩有比興,答對酬酢。即詩中有比和興的手法,可以把自己的志向感情等透過詩來抒發、來表達;學詩也可以用於外交、與人交往時的應酬。人若不學詩,無以與人言語。學詩,可以使人事理通達而心氣平和,所以說學詩能與人言語。
另:後世的「詩禮傳家」「庭訓」也出自這裡。
回覆列表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大部分。主要表現手法為賦比興。
孔子說的不學詩,無以言。在我看來,主要說的是國風部分,其次是大雅小雅,再次是頌。
頌主要是《周頌》《魯頌》《商頌》,講的都是貴族的故事,在我看來,普及性不高,雖有一定借鑑意義,但是與現在的普通人關係不如其他的部分緊密。
雅主要描述的是周和周附近的官方雅音地區的作品。可以說在普及率方面,是頌和國風的過度。有一定借鑑意義。
最能體現孔子修齊治平思想的,我認為還是得說國風。
為什麼要採風呢?這就是孔子修齊治平的體現:透過採風,調查民間老百姓的風俗,風氣。而風俗和風氣會透過流行的歌曲顯現出來。在詩經中的文字實際上是可以唱出來的。無論是威武雄壯,氣貫山河的《無衣》,還是浪漫優雅,樂而不淫的《關雎》,還是清醒淡雅,思遠不傷的《蒹葭》。這些都是採風過程中的優秀代表。表明了天下有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社會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