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上,後面的朝代會醜化前面朝代的人物,美化自身,那麼會不會我們看到的歷史大多數都是假的呢?我們又是如何去確定和驗證看見的歷史是真是假呢?一直心存這個這個疑惑
5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戲語

    歷史知識記憶,那麼朝代的記憶,甚至到一個君王的歷程,誰又知道真實的想法呢?

    至於後面的朝代醜化前面的,這絕對有,而且是添油加醋,捏造,無中生有。

    歷史大方向是不變的,因為一個朝代最真的感受是百姓。

  • 2 # 葛生先

    我感覺真假摻半吧。畢竟幾千年過去了,史官當時的工具有限,並不一定就是他所見所聞,縱使所見所聞而寫,也會多少參雜個人主觀因素。

    最主要的是當權者想怎麼寫,一些重大歷史事件,當權者肯定是將自己的輿論利益最大化,讓你怎麼寫,你就怎麼寫。至於民間所流傳的歷史,也是經過渲染加工,帶有個人主觀色彩的,總之並不是書本所記載的那樣,文化的同化和思想的統一,才是當權者所能接受的。

    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見聞的增多,很多人也曾懷疑過課本的記錄,歷史的真相就是一個迷,我們所揭開的歷史,只是古人的記錄,就算我們能回到過去,你也不一定能找到他的真相。

    就算現代社會所發生的種種,網路資訊這麼發達,你就真能分辨出是非曲直麼?

    對於歷史,我個人的見解就是多讀,多學,知道的多了,自己去理解和參悟,都會有不同的見地。其實我們也不必困擾這些歷史真假是非,回到現實,我冒昧的問大家一句:兄弟們,你的車貸房貸各種貸還完了麼?沒還完就對了,歷史的車輪哪容你思考那麼多,這就是歷史!

  • 3 # 吉祥草工

    這個提問提的有意義,我大致談下一下我的觀點。

    歷史就是過去的人類社會丶國家當時的狀況。包括政治經濟、人文科技等。歷史上,後面的朝代醜化前朝代的人物,同時包括政治丶文化思想,在歷朝歷代是常見之事。萬事萬物須找原由,這主要都是當時上層統治者為自己考量而做的,當然這指正史,其餘的歷史基本是實事。民間著書立傳對前朝人事的評論較為雜亂偏離實事,著書立傳之人有的虛構博得世人之眼,有的根據個人意願。所以出現了四大名著,在眾千萬著作中脫瑩而岀,即使有些故事情節等誇大或虛構(文學之類作品是允許的),其它方面基本是有依有據創作的。另外說明,每個社會及朝代磅大複雜,現在的考古就是權威的認證。

  • 4 # 理工男讀歷史

    作為一個非專業出身的歷史愛好者,我個人對這個問題是這樣看的:對史書不能不信、不能全信;小事大多可以相信,因為沒有必要作偽;關鍵大事、關鍵資料要從多個角度驗證,孤證只能作為參考;要從可以確信的、標誌性的、結論性的事件來倒推真實經過;好人和惡人不能只看評價,要看做了哪些事情。

    說白了,對帝王將相這些有能力影響歷史記錄的人,要多看事實,少看語言或者思想鬥爭過程,用事實結論去分析他們的動機。

    以兩唐書對玄武門之變記錄為例,李世民已經沒法再美化、掩飾了

    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史書上記載的很是清楚,時間、地點、人物、詳細經過。如果說李世民是清朝的皇帝,可能這個事件在史書上就不會這麼記載,而是“太子建成、齊王元吉暴疾薨,上悲痛欲絕無心國事,委秦王世民監國,並傳位世民。”當然,寫史書的人可能更有文采,而且理由也可能更充分。

    單純從《舊唐書》、《新唐書》的記載上來看,李世民至少在整個事件的絕大多數內容上都沒有對後人隱瞞,包括李世民親手射殺了李建成,李淵移交權力過程有著尉遲敬德披甲持矛逼問的細節,李世民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後人,這些對李世民名聲非常不利的資訊都得以儲存。

    我個人認為,李世民已經足夠坦誠的公開這個事件了,史書上的還原度至少達到了90%,缺失的內容估計是軍事或者情報上無法對外公開的內容,這些內容當時只是少數當事人掌握,並未留下書面記錄,造成了這個事件當中個別細節的模糊。

    所以,後人只能說李建成、李元吉沒有史書中記錄得那麼差,但對於整個事件並沒有太多的疑問。至於有人藉此說李世民開始篡改歷史,這隻能說是抹黑,我相信後面是有人有目的、有組織的行為。

    隱瞞歷史的成本很高,比原封不動的記錄歷史成本更高。

    每個帝王將相都是如此,都不希望對自己不利的歷史記錄流傳下去,他們未必有李世民那樣的胸懷。

    但事情發生後,事情的真相自然就會被知情人記錄,這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傳統,當年高力士在年過七旬被流放到黔中時,也曾向史官講述了開元天寶年間的宮廷秘事,只是後來沒有流傳下來,否則我們對盛唐的瞭解可能會更深一層。

    從這個角度來說,真正影響我們瞭解歷史的是時間流逝、戰亂毀壞造成的歷史資料缺失,像清朝時期對各種古籍的有組織的大規模毀壞、修改,這種國家行為造成的損害同樣嚴重。

    至於身為當事人的帝王將相,他們對史書記錄的影響還是比較小的,在事件發生當時最好辦法是封鎖訊息、減少知情人,這就造成了史官往往對事情真相併不真正瞭解,只能透過二手資訊來編寫歷史記錄;另外,史官也要吃飯,雖然史官操守決定了他們一般會秉筆直書,但從正史當中多次出現的皇帝出生總是有異香、異象等超自然現象的記錄上來看,正史當中也有一些套路和潛規則,這些不要理會就好了。

    但是,一旦事情廣為人知,讓史官修改歷史記錄就已經沒意義了,相當於掩耳盜鈴。任何一個知情人都有可能在個人筆記、文集當中把事情真相記錄下來,在中國古代,這種個人的文字記錄是無法杜絕的。

    總之,古人就是今人,思維方式沒有太大的差別。包括現在的歷史記錄,我們的後人也將從官方記載、權威學者以及我們這樣的草根自媒體作者的文字當中發現很多矛盾,並按照把握好標誌性事件、多來源比較考證以完善細節、利用科學手段驗證真偽,這樣才能做到真正還原歷史原貌。到了那時,不擔心資料的完整性,而是從各種不同資料當中判斷真偽是最大的問題。

    說句題外話,歷史和刑偵這兩門科學,我個人認為已經逐漸成為以技術為主的科學,至少歷史學劃到理工科更為合理。它們的共同之處都在於人會說謊,而東西不會說謊,這就需要技術工程師的深入參與,用科學手段來判斷真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空運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