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甲乙丙丁戊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這又是穿越型別的題目了,秦始皇附身漢獻帝,召喚蒙恬,蒙恬不是亡靈軍隊吧,這又是神話了,這樣不但能改變歷史,而且還能創造歷史,但最終的結局也只是多延續幾十年漢朝的國祚而已,秦始皇附身的漢獻帝去世後,漢朝一樣會滅亡。
漢獻帝其實是有那麼幾次機會能改變歷史的,只可惜漢獻帝即位時的年齡太小了,否則以漢獻帝的才能,總能改變些歷史,尤其是在秦始皇附身的情況下,更加能夠改變歷史,我們就以漢獻帝的生平來說明一下。
漢獻帝9歲被董卓立為皇帝,之後就被人控制來控制去,一直到他54歲去世的時候,漢獻帝的一生就是傀儡的一生,是被人控制的一生。
剛被董卓立為皇帝的時期,別說秦始皇附身了,就算是神仙附身,漢獻帝也沒有什麼辦法能改變,一是因為年齡太小,二是皇帝已沒有實力和權威,三是董卓勢大,這個時候,秦始皇雖附身,但是仍然只能隱忍,等待時機,什麼也做不了。
機會終於來了,由於董卓的殘暴,司徒王允與司隸校尉黃琬、僕射士孫瑞、中郎將呂布等密謀刺殺董卓併成功實施,這一年,漢獻這12歲。
由於有秦始皇附身,漢獻帝在董卓死後,可以開始進行一系列穩定關中局勢的舉措,如赦免董卓手下所有西涼軍,收歸為東漢中央軍,召喚出蒙恬成為這支軍隊的統帥,任蒙恬為大將軍主管內外軍事,主要負責對外征戰,任命皇甫嵩為執金吾,負責京城防衛。
然後任命一大批文武百官,清除董卓在朝中的殘餘勢力,只要能夠投靠朝廷的原董卓部下一概赦免,只針對頑固分子實行清除,完成了內部整頓後,漢獻帝以皇帝名義對地方上官員任命實行干涉。
首先取消州牧官職,由朝廷重新派官員到地方上擔任刺史,負責監察地方,然後逐步取消地方兵權,收歸中央,但是不能一刀切,必須一步一步來,溫水煮青蛙,逐漸平定地方擁兵自重的局勢。
首先針對益州開刀,調劉焉回朝廷任職,劉焉如果聽從,取消益州牧官職,設益州刺史,如果劉焉不聽從,則派大將軍蒙恬親自領兵進入益州平定,蒙恬率領之前投降的西涼軍進入益州平叛,先把漢中張魯給解決了,再平定益州,劉焉肯定不是蒙恬的對手,拿下益州後,再設定益州刺史,將益州地方軍抽取一部分調到中央,地方只保留基本的防守軍隊。
拿下益州及巴蜀之地後,徵調賦稅,以充軍資,再對雍涼下手,以招安為主,儘量不採用軍事行動,等到巴蜀之地一定之後,再以強硬手段對付雍涼,以收歸中央,徵調賦稅,以充軍資。
平定了益州和雍涼,開始對關東地區動手,以皇帝詔書徵調地方軍征討不服從中央政令的地方,借力打力,以蒙恬為大將,以關中、益州、雍涼為後方基地,開始對割據勢力進行打擊,這個時候各地方勢力雖擁兵自重,但勢力還沒有發展到足夠強大,無法與中央對抗,等到蒙恬一個一個收拾後,地方上再次臣服東漢朝廷。
估計用不了十年時間,以秦始皇附身的漢獻帝就可以再次將天下動亂的局面收拾成統一的帝國,除了軍事行動外,漢獻帝必須還要輔以足夠的政治手段。
1、招攬人才,唯才是舉。
2、休養生息,實行屯田。
3、安撫士族,打擊豪強。
4、任用賢臣,虛心納諫。
既然有秦始皇附身的漢獻帝,那麼顯然就有秦始皇的能力和思想,又有蒙恬這樣的軍事統帥,再善於用人,漢獻帝只要處理好董卓之亂的後事,就不會有李傕、郭汜之亂,也不會有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又不會有地方割據軍閥混上呀的局面,相信天下再次重歸一統指日可待。
然則,這一切都是穿越。
-
3 # 寄暇學宮
董卓廢劉辯,改立劉協為帝。
此時劉協已經被秦始皇附身,並且可以召喚出蒙恬大將軍。董卓及世人對此一無所知,整日在霍光之功中沉浸自娛。
等到董卓還京,劉協命王允送給他一封信:君何親於漢?妄議尚父!董卓見信,知劉協要殺自己。董卓大喊“呂布何在!”此時呂布已被王允說服,上前將董卓殺死。
董卓一死,其手下李傕郭汜等人便又作亂。等到劉協被曹操迎入洛陽時,天下已成割據之勢。
孫策佔據江東,劉表佔據荊州,劉璋佔據益州,韓遂馬騰佔據涼州,公孫度佔據遼東。其它大大小小的勢力,散落其間。
劉協任曹操為丞相,起兵討伐。曹操奉詔討伐,逐漸剿滅了其它勢力,最後只剩下劉備和孫權。
劉協先是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美其名曰“如漢丞相蕭何故事”。之後繼續加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
等到加封曹操為“魏王”時,劉協命人送給曹操一個食盒。曹操開啟一看,是一個空的食盒。來人說道:“如荀彧故事”。
荀彧反對曹操稱魏王,曹操命人送給荀彧一個空的食盒。荀彧開啟食盒後,發現食盒是空的,就自殺了。此時曹操聽到“如荀彧故事”,也就知道了劉協的意思。
曹丕等人上前勸說曹操造反。曹操看到來人與眾不同,帶來的軍隊裝束兵器亦是大不相同,便問道:“你是何人?”來人答道:“始皇帝陛下已經附身當今天子,我乃始皇帝大將蒙恬是也!”
曹操看了看曹丕,又看了看曹植,仰天嘆道:“若黃鬚兒在此,今日當不至此!”隨後自殺。
劉協賜死曹操之後,送信給劉備:“君何功於漢?漢封漢中王;君何親於漢?號稱皇叔。其與將領伐東吳!”
劉備見信後,出兵伐吳。夷陵大敗後,託孤諸葛亮,遵囑劉禪“事之如父”。
劉協命蒙恬送信給劉禪:“諸葛亮何親於漢?號稱相父。其與家屬徙處南陽!”劉禪見蒙恬軍隊屯兵城外,遂罷免諸葛亮丞相之職,然後歸降。
孫權死後,再傳至孫皓。孫皓在位嚴刑苛法,尤好剝人面皮。
劉協再次命蒙恬給孫皓送信:“你還要臉不?”孫皓見信後投降。
自此漢室重興。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回覆列表
你要看漢獻帝有沒有翻身的機會了,如果有當然能改變歷史了,如果沒有估計秦始皇漢武帝在世也改變不了什麼,也只能和漢獻帝一樣的結局,任何一個歷史人物都離不開他所處的歷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