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都地產逍遙君

    這個問題,如果用後來學者的資料表分析來解讀的話,可能太過上帝視角。而我覺得,蘇德戰爭前德國與其說是感受到蘇聯軍力的危機感,倒不如說是政治的危機感,要解讀德華人的情感,就從他們本身對蘇聯實力的估計和感受入手。

    所以說,德國不能精準知曉蘇軍的軍事力量和生產能力,他們的危機感來自於政治和領土兼併的矛盾。

    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蘇聯人趁機佔領了波羅的海國家, 並於1939年11月30日向芬蘭發動進攻。他們同時趁著德國軍隊在西歐作戰的時機,強迫羅馬尼亞放棄了比薩拉比亞的領土,而這促使後來希特勒在1940年8月30日宣佈對羅馬尼亞主權提供保證。

    豬隊友義大利在此時扮演了催化劑的作用,將緊張的政治形勢點得俞燃俞旺。義大利單方面的對希臘宣戰,而這不僅使得佛朗哥對軸心國集團採取了後來的消極政策,同時也使得軸心國集團和蘇聯在巴爾幹的利益糾紛走上明面的舞臺。

    1.將芬蘭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

    2.就波蘭的未來前途問題達成諒解。

    3.承認蘇聯在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利益。

    4.承認蘇聯在達達尼爾海峽的利益。

    這些政治領土上的危機感是最高統帥部和希特勒更能感受到的。而他們明顯卻是低估了蘇聯的軍事力量和工業潛能。就像後來哈爾德自己在日記中寫到的那樣——原本預算蘇聯只有200個師,後來發現僅查明番號的就有360個。而德國自己當時有205個師,能用於東線戰場的只有145個。

    與總參和希特勒等人的躊躇滿志相比,真正感受到蘇聯軍事壓力是古德里安等負責一線作戰的將領。就像後來學者們在研究“大雷雨計劃”時總結出的那樣——蘇聯不相信德國有膽子在1941年的那個時刻就攻擊自己,而德國反過來也不相信蘇聯敢於主動向自己進攻。

    蘇聯人扮豬吃老虎的本領很強,看古德里安的一件記事。

    1941年的春天時,希特勒准許一個俄國軍事代表團參觀德國的坦克學校和製造廠,並且下令一切開放。在參觀到德華人的IV型坦克時,蘇聯人一直糾纏不休,不相信這就是當時德華人最好的坦克,最後德國的兵器局軍官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俄國似乎已經有了比我們更重更好的坦克。”直到1941年7月底,看到了蘇聯人的t34後,他們才算是看到了謎底。

  • 2 # 戰略論

    希特勒在請求古德里安擔任裝甲兵總監以重建德軍裝甲部隊時,曾對古德里安說到:“假使我在戰爭發起前便直到你的書中對於蘇聯軍力的估計是事實的話,我就不會進攻蘇聯了”。當時古德里安的書中對蘇聯裝甲部隊的估計是至少擁有一萬輛坦克,希特勒對此深感不信,然而在戰爭爆發之初斯大林給丘吉爾的信中向其坦承蘇聯當時擁有的坦克達24000輛之多。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德國的高層對於蘇聯的軍事實力缺乏一個客觀真實的認識,對蘇聯軍力過低的判斷直接導致了德國輕率的下達了侵蘇的決定。所以德國並不是因為蘇聯有多強才決定進攻它,相反的是認為蘇聯的軍事實力不強才決定進攻的。不過對於蘇聯的潛在戰爭能力德國有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們都認為隨著時間的延長,蘇聯的軍力會越來越強,甚至超過德國。

    也正是對於蘇聯的潛在戰爭能力的憂慮才促使德國最終決定在蘇聯還不夠強大時先發制人,利用一次快速的突襲摧毀蘇軍大部分的軍隊,使其無力同德國抗衡,進而迫使英國聯合蘇聯對抗德國的希望破滅,不得不同德國選擇和平。

    事實上德國對蘇聯的軍事實力的估計都不到蘇聯真實軍力的一半,假使德國一開始就深知蘇聯強大的軍事實力,那麼就不會選擇同蘇聯開戰了,而是儘可能的締結德、蘇、意、日四國同盟了,至少在打敗英國之前,德國不會考慮同蘇聯開戰!

  • 3 # 大剩閒

    其實,由於蘇聯之前的內部大清洗,很多人都對蘇聯產生誤解,覺得蘇聯已經外強中乾,連張學良都覺得蘇聯可打而發動中東路戰爭。之後,蘇聯德國瓜分波蘭後,蘇聯又發動冬季戰爭,入侵芬蘭,屆時芬蘭全華人口330萬,軍隊人數3.3萬。結果蘇聯在那傷亡20.7萬人(官方數字),後赫魯曉夫回憶說實際傷亡上百萬。那是什麼概念?算是坐實了外強中乾的名頭,所以德國才敢雙線作戰,並叫囂聖誕節前結束戰爭。

    題主所言的充滿危機感,當時只存在於駐蘇代表及研究蘇聯的學者中,帝國大部分人都覺得蘇聯可欺。

  • 4 # 紅色手電筒

    蘇軍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表面看起來是十分強大的。實際上有很多的缺陷,包括軟硬體都有問題,後來的西方歷史學家把當時的蘇軍叫做泥足巨人。

    在1941年6月22日之前,蘇軍陸軍一共有178個步兵師,18個山地步兵師,40個坦克師,20個摩托化師,以及其他的部隊,一共有303個師,總兵力455萬人。坦克14000輛,火炮38000門,汽車將近15萬輛。當時部署在蘇聯和德國接觸的5個西部軍區一共有253萬人。

    當然,當時的蘇軍素質遠遠不如當面的德軍,坦克看著不少,但是其中的老式坦克就是T26,BT7這種居多,T34和KV一共只有1325輛。不過象BT7這樣的所謂老式坦克,如果得到良好的保養維護,並且有熟練的坦克兵操作和德國的3號坦克其實是可以一戰的,但是良好的維護保養和熟練的坦克兵,蘇聯人都沒有。

    但是當時的蘇軍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擴軍備戰,同時各種新式武器,包括坦克飛機都在加速生產中,其中最有威力的20個機械化軍,包括40個坦克師,20個摩托化師都已經搭起了架子,假以時日當這隻強大的機械化部隊完成了換裝和訓練以後,那麼對於德國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了。在這種情況下,雖說德軍的素質還是要高於蘇聯,但是巴巴羅薩中那樣的情況肯定不會出現了。

    蘇德之間必有一戰,對於這一點斯大林知道,希特勒也明白,別看蘇德可以一塊劃分波蘭,但是兩邊肯定會打起來,這一仗肯定要打,只不過是遲早的問題。既然是早晚的事,那麼就要趁著自己佔優勢的時候動手。如果等到斯大林動手,那麼自己就被動了。況且希特勒早就看上了蘇聯人廣大的土地和豐富的礦藏,那麼趁著德國在軍隊實力上佔有優勢的時候,搶先動手進行一場豪賭,沒準可以贏了呢,所以就是搶先動手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戴助聽器的話,多少個通道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