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紅英金融投資教育

    現在海底撈張勇夫婦不但是新加坡公民,而且之前最高1000億資產,也全部透過離岸家族信託持有。

    前幾年透過“移民+離岸信託”,張勇夫婦約1000億市值的海底撈股票全納入了英美普通法系(離岸信託)的保護之下,並最終流回不對海外收入徵稅的新加坡,併成為新加坡新的首富。

    之前‬張‬勇夫婦一直刻意隱瞞自己是新加坡公民的身份,在國內打著民族品牌的幌子,透過新加坡刻意的轉移資產,實際上從2012年就開始了。

    不是說賺了錢的這些所謂富人不能移民,而是說要在一個相對開放的環境裡頭表明自己的立場,而不是說一方面是新加坡的公民,一方面還說海底撈是中國的品牌,確實讓人心裡吃個蒼蠅一樣,與海底撈服務員交流的時候說你的老闆都已經成新加坡人了,你們還這樣刻意的服務,覺得是真誠的嗎?

    其實張勇的這種移民舉措是一個大的失誤,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去海底撈吃飯,加上近期缺斤短兩、後廚衛生極為惡劣的情況,部分‬海底撈人去‬樓空的現象越來越多。

    看著張勇夫婦費盡心機移民,但是海底撈只是‬去年‬‬的營業收入就‬下降了90%,沒有收入還有什麼稅務可籌劃呢?所以這種為了多喝一杯牛奶而失去一頭牛的經營行為,實際上是非常的愚蠢。

    失去了民族情懷,海底撈只能是水中撈月,大幅度虧損9.6億‬就是例證‬。

  • 2 # 王五說財

    海底撈今年的虧損主要是因為收入大幅下跌引起的,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我給大家逐一講講。

    1.受到疫情影響收入銳減

    這是最大的原因。海底撈2020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比2019年上半年少了十多億元。2020年餐飲行業遭受重創,不只海底撈很多餐飲企業收入出現了大幅下降,原因大家也都知道了。很多小飯店甚至直接關門了。海底撈受到疫情影響十分嚴重,尤其是火鍋的這種就餐方式講究一個熱鬧、團聚,疫情穩定後仍然不適合,只有等到疫情完全消失後才可能回到正規。

    2.同質化服務失去了優勢

    海底撈的食物並沒有什麼獨到之處,它最大的核心要素在於服務,人均100多元的消費能夠得到那麼多的服務確實十分划算。

    不過,服務是可以被模仿的,現在的不少火鍋店同樣提供了很貼心的服務,這使得海底撈曾經形成的降維打擊不復存在。同時,有些服務過分誇張了。比如,生日祝福會讓過生日的人非常尷尬,這種誇張的祝福方式其實並不能被所有人接受。

    當服務沒有優勢後食品的味道成為了最大的競爭點,但這不是海底撈的特點,甚至是弱點。現在流行的火鍋是重慶四川老火鍋。海底撈的口味明顯比拼不過這樣的店。

    3.負面訊息不斷

    聽到過不少海底撈的負面新聞,比如菜品不衛生、東西缺斤少兩、疫情期間提升價格等。對於海底撈這樣的超大餐飲連鎖店,一點負面訊息影響就會很大,也很容易讓媒體找到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大企業最難的是管理問題,以前盤子小可以親力親為,越做越大後不可能什麼都顧及到,執行人員的素質和對他們的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百年企業之所以能做長久是有原因的,管理團隊的管理能力在企業做大時會越來越被顯現出來。

    4.民族品牌的標籤被扯掉

    海底撈老闆張勇夫婦之前加入了新加坡國籍,這是他們的自由,無可厚非,但仍然大打民族品牌的招牌就是海底撈的問題了。

    華人很重情義和誠信,當民眾得知海底撈老闆已經不是華人卻還拿民主品牌說事時會產生被欺騙了的感覺。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吃飯,在選擇去哪家火鍋店吃飯時,朋友明確說不想去海底撈,因為老闆是新加坡人。其實對於很多對火鍋口味沒有太大要求人而言,有時候去哪吃就是出於一瞬間的某個想法。

    如果十個人裡面有一個人因為張勇夫婦國籍問題放棄去海底撈的話,那它就損失了10%的收入;十人裡有兩人就損失了20%的收入。

    5.出海後業績不佳

    前些年,海底撈將火鍋店開到了國外,但業績不佳。不僅無法和國內的火爆相比,連其他中餐店的水平也沒有達到。火鍋這東西走出國門看來很難被老外所接受,無論是味道這個維度還是食品健康的維度。

    海底撈發生虧損是內憂外患共同造成的。餐飲2021年疫情終將過去,海底撈的經營業績會有所恢復,但想回到前幾年鼎盛時期的樣子就沒那麼容易了

  • 3 # 路見不平打字吼

    “服務至上”可能是海底撈版本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中的“蕭何”!

    每個城市都有很多的火鍋品牌,辣莊、小肥羊、海底撈、東來順等等,海底撈如何出名,被各路網紅打卡曬圈,競相推薦,除了菜品和口味外,最為人稱道的就是細緻入微的服務:給排隊的顧客準備零食飲品;為年輕的女士修理指甲;給獨自就餐的食客準備洋娃娃陪吃。。。這無疑讓很多顧客耳目一新,紛紛稱讚,畢竟餐飲屬於服務行業,客人的就餐體驗尤為重要,尤其火鍋底料配菜差不多的情況下。

    2018年在港股上市後,開啟了瘋狂擴張模式,當年新增193家,2019年淨增302家,營業額和營業利潤也是大幅增長。但隨著疫情黑天鵝的到來,全面封鎖解除後的禁止堂食,對這類注重線下體驗的企業簡直是致命打擊,加上後面被爆出“偷偷提價”“過度服務”“創始人國籍問題”,給海底撈口碑帶來了沉重打擊,2020年中財報,虧損9.65億元,而2019同期是淨利潤9億元!隨著國內疫情好轉,管控力度降低,海底撈市值水漲船高,2/16衝上85.8元最高價,市值超過4500億,隨後回落走低,連續下跌。

    近期又被爆出“大豆換牛肉粒”風波,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漲價風波、付費插隊、過度服務.....海底撈最近負面訊息纏身,口碑有點難“撈”。服務是餐飲業的核心,到食材安全、口味、價格也同樣重要,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理性,也越來越趨於現實,不會為過度的“花裡胡哨”去買單!

    2020年海底撈擴張腳步沒有停下,新增門店數量再創新高,也慶幸大部分門店開在中國,隨著各路行情回暖,消費旺季到來,只要堅持替顧客考慮,在食材安全和口味、服務上下功夫,海底撈有望再續輝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在直播行業的價效比哪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