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0280100465
-
2 # werhh
這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啊?直播業務是比直播的穩定性,影片的清晰度,卡頓率和首屏播放時間。比伺服器效能是主要問題嗎?海軍黑友商都黑不到點上,真替華為雲悲哀!
這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啊?直播業務是比直播的穩定性,影片的清晰度,卡頓率和首屏播放時間。比伺服器效能是主要問題嗎?海軍黑友商都黑不到點上,真替華為雲悲哀!
近日,老闆突然派發我一個重大任務:把主流的公有云做個對比,推薦一個最合適公有云,我們業務要上雲了!公司目前採用虛擬化平臺,應用都部署在虛機中,效能比較差,業務執行也是越來越慢。我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雲給盼來了。
我們的業務主要是直播,做直播最關注什麼?低延遲、高音質和高畫質,這就需要公有云具備強 大的雲端編解碼能力,以及更大的頻寬資源和網路質量。當然啦,電商、手遊等行業,關注點各有差異,但總體上對公有云的要求是相似的。所以下面的測試結果其實大家都用得到。
在備受關注的公有云市場上,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貓廠、鵝廠和菊廠三朵雲最為人們熟知。關鍵是由於經常在機場打廣告,我們老闆對這些名字比較認可。嗯,就是它們了!選定了目標和測評工具,接下來就閒話少說,開始幹活!
不統一測試前提的測評,都是耍流氓
經常跟資料打交道的兄弟們其實都知道,準確的資料不一定得出準確的結論。就好比手機測評,拿旗艦機跟千元機比APP開啟速度,拿低分屏手機跟高分屏手機比待機時間。資料雖對,結論卻是個大笑話。
所以,考慮到公平性問題,對參評的雲伺服器,我都選擇採用最接近真實生產環境的規格, 最終確定為4核16G的計算型號,系統都使用CentOS 7.2。都選擇普通型,都是基於最新Skylake CPU的雲伺服器。整體策略為購買相同配置、價格相近的硬體,然後執行相同命令,執行相同程式,對比執行的結果,進行逐一分析,整體總結。
點評:受益於雲計算行業的激勵競爭,各雲廠商都有折扣。整體看,按月計算價格相近,按年計算華為雲的價格很有誠意。騰訊是最新上線S3,價格小貴,不知道今後騰訊會對標阿里還是對標華為呀?
整體效能:說起價效比,華為雲不是針對誰,在座的……
整體效能資料,雖然跟具體業務訴求並不完全匹配,但畢竟可以對雲伺服器素質有一個大概認知,所以還是有意義的。在此,我採用了老牌的系統性能測試工具UnixBench ,它會執行多達11個單項測試,然後將結果與基準系統進行比較,輸出一個數值,數值越高代表性能越好。
圖1 UnixBench效能測試結果
點評:單看評測得分,騰訊雲領先,華為雲以微弱差距緊隨其後,阿里雲的評測結果比較難看,整體差一個檔次。要是綜合考慮價格因素的話,華為雲就當仁不讓了。
浮點運算:看完資料之後,有些意外的我開始春心萌動了
做直播,影片的編解碼要佔用大量的運算能力。對於我們企業來說,最關注的是單核、多核浮點效能,主要是浮點運算。要知道,在業務高峰期,我們對CPU的利用率經常會達到90%以上。這次,我選擇了多平臺效能測試工具Geekbench,重點考察三朵雲CPU和記憶體系統的運算能力。
圖2 GeekBench識別主機資訊
圖3 Benchmark測試結果(5次測試取平均值)
點評:結果稍顯意外,尤其是多核浮點效能,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華為雲突兀的領先幅度。多核效能下,阿里雲整體效能居然僅僅是華為雲的一半。綜合來看,也是華為雲>騰訊雲>阿里雲。說實話,測到這裡,我的芳心已經開始發生明確的目標偏移了。
記憶體頻寬:教官!這裡有位同學似乎要放棄了
首先我得強調一下,我在這裡測試的可持續執行的記憶體頻寬最大值,不是一般的理論最大值。我們可是直播行業!最要不得所謂的“理論可靠”,你知道直播時崩潰一次我要被罰掉多少雞腿嗎?
記憶體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系統表現,特別是針對大量訪問記憶體的場景,如關係型資料庫,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我們目前業務有使用PostgreSQL資料庫,因此我也很重視雲服務記憶體頻寬測試。在這裡,我選擇了綜合性能測試程式集STREAM,它採用fortran和C兩種高階且高效的語言編寫完成,可以充分發揮出記憶體的能力。
圖4 STREAM測試結果(5次測試取平均值)
點評:咳咳,評測到這裡有點小尷尬,感覺阿里雲同學習慣性墊底,似乎已經放棄抵抗了。華為雲以較小的優勢領先騰訊,繼續上個測試中的優異表現,算是愈戰愈勇了。
測試PPS:逆襲吧阿里雲同學,這是最後的機會!
跟大家解釋一下,PPS是每秒通訊的資料包數量,用於對網路要求較高場景(對對對,就是我們傲嬌的直播行業,能夠支撐大併發量的雲伺服器是我們最愛)。單例項PPS越大,網路效能越強,往往意味著可支撐更大的業務量。
這就輪到Iperf出場了。Iperf可以測試最大TCP和UDP頻寬效能,具有多種引數和UDP特性,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可以報告頻寬、延遲抖動和資料包丟失。想了解同等條件下各廠商雲伺服器的業務支撐能力,Iperf那是相當好用。
點評:逆襲了!逆襲了!阿里雲抓住最後的機會,一路反超來到…哎,第二名。好啦好啦,從測試的整體結果看,三朵雲相互之間整體差距不是很大。華為雲領先,騰訊雲墊底,講真,我為阿里雲鬆了一口氣。
經過幾輪測試,總體來看華為雲第五代雲伺服器C3在價格、效能上還是挺有優勢的。當然,因為我身處直播行業,在測試的時候還是著重關注了一些與直播相關的效能,其他行業的朋友們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酌情考慮。
說實話,這次讓我有些意外的是阿里雲的表現,作為行業老大,阿里雲的價效比反而不如騰訊和華為。騰訊雲嘛,如果價格可以調整一下,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總之,從效能、價效比考慮,我給老闆的建議是優選華為雲,騰訊雲次之,最後選阿里雲。當然最終下決定還需要綜合考慮如時延、口碑、後續發展等因素。各位還對哪些行業的上雲有興趣,可以一起交流下,有時間我再來一次測評給大家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