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禾顏閱車

    【導語: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得小車者不僅能得天下,還能使一個民族和國家富強起來,其功能不只是個性和娛樂,重要的是看須臾不離的日常,朝夕相伴的生活,一種精神尺度的衡量,國民性的載體。】

    全新波羅(POLO)上市,請來《飛馳人生》電影主創人員站臺,秀故事。反客為主,波羅成託。津津樂道,沒有冷場。熱鬧是人,而不是車。故有人說,這是上汽大眾上市活動的觀念轉變,由產品開始轉向感性。現場效果,就像新片首映式。有人問,成功,還是不成功?暫難說。不過,此舉足以顯示廠家底氣,手筆不俗,雲淡風輕,神態篤定。畢竟,這部車牛,帶紅了電影,也讓電影帶到了“溝”裡。

    這怎麼說?有人總結,這是“買了炮竹給人放”的“壽頭”(滬語中的傻),倒頭來是為他人做嫁衣(海報),淹沒了波羅應有的價值。理由是,電影搶了風頭,幕後成趣聞,冷淡了新車上市,以及它的歷史。這是表象。廠家並不在乎,關鍵看效果,能否拉動銷量。

    當然,廠家高興,偷著樂。從來還沒有一部電影如此赤裸,大膽植入一個汽車品牌,甚至當作角色量身定製,把片名直接拿來用,將海報(電影)當作波羅廣告。張冠李戴,名正言順。如此這般,創下奇葩傳播,連好萊塢也要大跌眼鏡,商業片竟然可以被訂製?

    讓廠家更為得意的是,此片放映給波羅這款車帶來的影響早就超出了對車的預期,業已成為文娛佳話,引出對於賽車迷戀的話題。尤其是對那些有“缺失”的車手,賽車江湖產生了不小的興趣。這對年輕人來說,吸引力不可不小,裡面有爭強好鬥的刺激,也有個體釋放的魔力,有玩家,有大佬,也有人生。這種引導,雖不能說教化,但誘惑力不可小覷。

    從觀察的角度看,波羅上市活動至少有三個維度可供觀察。首先是電影影響;其次是波羅本身;再是商業價值。

    作為電影而言,講的是鮮為人知的賽車故事。看似叛道,取材於真實故事,但情感虛構,挾持不少“私貨”。就人物而言,虛實有跡可尋,甚至真人出場,友情出鏡。如此這般熱鬧,可以意會,不忍細瞧,全都帶響,證明商業很成功,片尾長長合作名單就是最好註腳。當然,上汽大眾作為本片戰略合作伙伴赫然在目,捧為上座。至於片子,人云亦云,票房為王。

    擁有1700多萬輛的波羅歷經40餘年,躋身世界級品牌。在歐洲隨處可見,在德國家喻戶曉。因為有小車傳統,格外講究。大眾汽車有一句名言,“想想還是小得好。”代表了德華人對於汽車的理解,不僅成就了一代名車New Beetle,還成功打造了Golf,並細分出一個市場。諾貝爾獲獎作家格拉斯在他的《我的世紀》中專門追述了小車(New Beetle)對德國民族性格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波羅事實上演繹了德華人的生活訴求(品質和效能)。引入中國,很自然地成為“小貴族”。近20年,銷量195萬輛,業已成為小車中的經典。迄今為止,還鮮有同級小車比肩。

    但波羅在中國的故事遠沒有桑車精彩,倒像是富二代,在蜜水裡泡大,落地就介入賽事,屬於廠家最受寵的小弟弟,居然為它還扶持了一個車隊專門伺候這個品牌。這在中國汽車品牌中找不出第二。儘管這款車從未進入汽車消費主體,但暗地裡卻培養了不少車迷和車手。潛移默化,無意中扮演了“賽車”的啟蒙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波羅的幸運就在於有厚實的家底(企業實力),有“啃老”的資本,靠“養”,走到今天,否則命運不會比同時期小車好到哪裡。就像自家的高樂不也沒保住,成了被人遺忘的敗筆?

    以這樣的角度看《飛馳人生》,講的是圈內熟悉的故事,即便是有原形到場證明,但這並非波羅所主張的“人生”(品質生活),而是“邊緣化”的小眾(走火入魔)。嚴格地說,這是一部屬於自嗨的娛樂片,尚未構建積極的共識,也談不上勵志,僅停留在過於具體的現實追求。過度商業化淹沒了波羅的單純。如果深入推敲,發現影片中的人物除了喜歡車外,天馬行空,缺少地理屬性,可以移植到任何地方,沒有故鄉。儘管有陸家嘴的鏡頭,但不真實(現在哪有毗鄰外灘的民居);儘管有富家子弟玩車,但過於誇張疏於真實(只剩下拿賽車比快樂);儘管有老闆幫忙,但充斥江湖不靠譜(有道上混的匪氣);儘管有傳奇,但無厘頭(吃不準想表達什麼);儘管有不錯的票房,但不排除自帶流量的炒作(難以複製的不確定)。

    凡此種種,說明什麼?商業。在同樣的思路下,“飛馳人生”要比先前的“投文D字”和“痞子英雄”幸運得多,佔有天時地理人和的優勢,玩出了一點電影工業的味道。但不等於片子有多成功(可參照《摔跤吧,爸爸》)。當娛樂在資本和市場的合力之下,迸發出的商業誘惑和壓力不可謂不小,正如韓寒所說,“不想辜負那些真金白銀支援你的人的期許。”說穿了,還是受制於商業的左右。

    以這樣的思路看波羅被植入,事實上是被商業綁架,抑制了主流價值,迎合商業趣味,被壓縮在賽車和虛幻的狹小空間,尚未放到民享的大空間去釋放,淡化了生活的原味,抽離不出更為廣泛的共識,事實上是背離了小車的初衷,被極端化了。由此,聯想到在海德堡見到波羅車時,當地人說,在這裡(大學城),不少老師和學者也開此車。發現人們善待小車,視為生活,並不當作玩具(飆車)。那種平靜,溫文爾雅。即便是在喜歡玩車的歐洲,聊起來也多半把小車當作民有民享民樂的民生,而不是劍走偏鋒的極端(過度運動),放大欲望的瘋狂(賽車),保持商業炒作的距離。

    點評:

    把小車過度娛樂和個性化,並以年輕化為幌子異化為成人玩具,忽視最大公約數的需求,編撰時髦概念,演繹超現實故事,描摹先鋒和前衛,等等。其實是不確定的意識和淺薄的思維,暴露出茫然的不自信,尤其是拿所謂“汽車運動”和“賽車文化”來刺激或粉飾,更顯其粗鄙簡單化的短視,缺少積澱和精神的支撐。單薄而脆弱。所以,波羅也許能使賽車飛馳起來,卻未必能把生活飛馳起來。相對於社會貢獻有限,價值取向的示範性欠缺。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得小車者不僅能得天下,還能使一個民族和國家富強起來,其功能不只是個性和娛樂,重要的是看須臾不離的日常,朝夕相伴的生活,一種精神尺度的衡量,國民性的載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博人傳,千百年來忍者都面臨的問題,同伴和任務哪一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