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陶短房

    所謂太祖,是指一個皇朝家族宗廟體系中居中的那一位祖宗,周禮天子七廟,唐代增添為九廟(實際上不止九廟),無論怎麼改,中間的一廟都是給“太祖”的。但太祖未必一定是開國的皇帝。

    漢朝是一個平民建立的朝代,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只是個富農,劉邦當皇帝后尊太公為太上皇,但這個中國歷史上首位太上皇其實也就是個養老院VIP的待遇,死後也並未列入宗廟不遷之祖(按照禮制除了始祖及“不遷之祖宗”,其它死去的皇帝“親盡而毀”),漢代制度天子七廟,三昭三穆,中為太祖,劉邦自居高祖,但並未再追封哪位祖先為太祖,自己就是太廟居中的始祖,這應該是經歷秦代廢除諡法和周禮後禮法混亂的結果。

    宋代的趙匡胤“一根杆棒等身齊,打八百軍州都姓趙”,自認為功德蓋世,因此自居太祖,佔了那座不用拆遷的祖廟,但他也不想虧待了祖父、父親等,就煞費苦心地給他們分別上了僖祖、順祖、翼祖、宣祖四個別出心裁的尊號,連自己湊成五祖,這樣一來長輩們仍然是祖,不算虧了禮法,但太祖這個名實俱收的美稱就歸自己了。

    朱元璋自己學問一般,但手下有一堆文人,在這方面完全照搬了趙匡胤的做法,追尊自己父親以上四代祖宗為德祖、懿祖、熙祖、仁祖,連自己也湊成五祖,用意也是如出一轍的,只是他沒想到自己死後會發生朱棣的靖難之役,更沒想到最初廟號“太宗”的朱棣到了嘉靖年間被後代弄成了“成祖”,打破了一朝最多不過“五祖”的慣例,清代康熙照貓畫虎也弄了個聖祖,若非後面就共和了,再這麼搞下去估計後世皇帝都能變成祖。

    唐代就不同了,李淵雖然是開國皇帝,但自己不敢居於中間那座開國的宗廟,而是將祖父李虎尊為太祖,自己只好去做高祖了。

    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並不罕見:晉代建立者是司馬炎,但太祖是他的父親司馬昭;元代建立者是忽必烈,但太祖是他的祖父成吉思汗。

    太祖不是開國皇帝的情況多出現在世家大族(蒙古黃金家族其實也是“世家大族”哈哈)中,開國皇帝鑑於本族根基深厚,不敢自居開創之功,只能追尊祖先以安撫族人。

    比較有趣的是西晉,若論建立霸府,為建國打基礎,應該從司馬炎的祖父司馬懿算起,但司馬懿只追尊為高祖(西晉也是唯一高祖在前、太祖在後的),而不是太祖,這其實體現了司馬炎的一番苦心——迫於宗族內的壓力,他不得不追尊伯父司馬師為皇帝,如果太祖是司馬懿,則嫡長子司馬師就必須也稱祖,那麼次子司馬昭怎麼擺?如果也稱祖就會變成一代二祖,如果稱宗,司馬炎面上無光。讓司馬昭當太祖,司馬懿當高祖,則夾在兩人中的司馬師就可以隨便安個廟號,不至於壓自己和自己的嫡系子孫一頭了。歷史中,司馬師被尊為晉世宗,體面地被擠出了“不遷之祖宗”行列,子孫後代讓不讓這位“伯祖”挪窩就可以全看心情了。

  • 2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糾正一個史實錯誤,即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廟號是“太祖”而不是“高祖”,劉邦的諡號是“高”。所以劉邦的稱呼應該是“漢太祖高皇帝”,後人以訛傳訛,將廟號和諡號混淆,將“漢太祖高皇帝”錯認為“漢高祖”,這是極大的錯誤。

    廟號起源很早,在商朝中期以後形成,周朝開始完備,但是到了秦朝,廟號被廢除。

    而漢朝建立後,廟號又得到了恢復。

    廟號一般是對皇帝功績的一個總結,比如開國之君,守成之君,中興之君等,都有廟號。

    早先的廟號是非常珍貴的,不是每個皇帝都可以得到,西漢15帝,得到廟號的也就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漢中宗孝宣皇帝劉洵。

    這些有廟號的皇帝,是要被放在太廟中,被後人供奉香火的,所以評定十分嚴格。

    在所有的廟號中,一般開國皇帝廟號都為“祖”,後面的皇帝廟號為“宗”。而在所有的“祖”中,又有“太祖”和“高祖”的區別,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個也非常簡單,一般而言,判定開國皇帝為“太祖”還是“高祖”只需要看這個皇帝的先人牛不牛就可以了,牛就不是“太祖”,白手起家的就是“太祖”。

    比如劉邦從泗水亭長逐漸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可謂是白手起家,所以稱“太祖”,趙匡胤和朱元璋的情況也是一樣,靠著自己的努力坐上了皇位,沒有藉助家族的勢力。

    而唐朝不一樣,早在西魏時期,李淵的祖父李虎就是西魏的八柱國之一,歷經北周和隋朝,李氏一門地位更加顯赫。在所有的開國皇帝中,李淵的起點是最高的。

    可以說,沒有從祖父李虎,到自己的父親李炳的努力,李淵是不會相對容易地登上皇位的,所以,藉助了祖先榮光的李淵將太祖的廟號給了自己的祖父李虎,自己則成了“高祖”。

    所以,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稱“高祖”,其他如漢朝、宋朝、明朝則稱“太祖”!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3 # 中孚鑑

    皇帝高祖、太祖是廟號,比如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廟號的用法,其中一條就是建立基業的為太,功高的為高,同時又有唐太宗、宋太宗等,這種是以“祖有功而宗有德”來定的。

    在唐朝之前都是用諡號來判斷一個皇帝的一生,有褒、貶、平諡號,在秦朝之前諡號很普遍,不過秦始皇覺得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所以就不用諡號,到漢朝又開始用諡號,常見的有文武景宣元等,比如漢文帝、隋文帝、漢武帝、漢宣帝。

    諡號有一兩個字,或者十幾個字,那時的諡號用法非常嚴謹,該是褒諡,就是褒諡,是貶諡或者是平諡,就是貶諡和平諡。比如惠諡號就是平諡,是沒有大功,但也沒有大功,如漢惠帝劉盈。

    而廟號在漢朝時用法同樣嚴謹,整個西漢,只有四個皇帝有廟號,這四個皇帝的廟號都是經過重新確定的,其他的都被廢除,因為其他的不具備有廟號的條件。

    但是唐朝開始,只要是皇帝,基本都會有廟號,廟號比如唐太宗、唐高宗、宋太祖、宋神宗、元世祖、明太祖等。

    而清朝的皇帝雖然也有廟號,但那時都以年號來稱呼皇帝,比如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

    所以廟號、諡號的用法都有一定的規制,對於開國皇帝而言,建立基業的為太祖,功高的為高祖,所以開國皇帝有的是高祖,有的是太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腳手架增高費如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