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瞭解李清照和張愛玲整個生命的全過程,你會驚訝的發現她們是古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學史上才絕一代的璧女,若將兩人放在同一時空,必定是一對漂亮的並蒂蓮,立於文學史冊上競芳吐豔,各顯妙姿。儘管隔著遙遠的時空和朝代,兩位絕代才女在愛情及晚年命運遭遇上卻有著驚人的相似,那她們是怎樣吐露愛情的呢?
愛情是人生一個永恆的話題。李清照在對待愛情的時候,將愛情看成一種可感的東西,她的愛情觀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叛逆性,她將愛情從傳統的婚姻觀念中分離出來,提出了愛情的純粹性。張愛玲也認為愛情就是愛情,不再摻入諸如貞操、道德品格等別的東西。
李清照生於名宦之家,她和趙明誠之間的愛情生活,如果單從趙明誠的題象詩:“清麗其詞,莊端其品,歸去來兮,真堪偕隱。”以及趙明誠死後所寫祭文的片斷詞句所表露的悲痛來看,他們的感情是相當和睦深厚的。但是如果我們從李清照的全部存留作品看,就不難發現李清照和趙明誠之間還是有矛盾的,譬如《金石錄後序》李清照記趙明誠臨死前的情況說:“殊無分香買阿屨之意”就無意間流露了趙明誠蓄有妻妾。不過兩個人雖然感情深厚,琴瑟相和。但在那個朝代,男人納妾養歌妓實屬平常事。李清照常留守家中,趙明誠在外難免也納妾。更何況趙明誠常因自己無子嗣,經常夙夜哀嘆,這也是李清照的一塊心病。
而作為貴族出生的趙明誠當他宦塗寥落的時候,李清照願與他同甘共苦,那種“憂患困窮而志不屈”的品質的可貴,並沒有讓他加倍珍惜她。他的題像詩中“端莊其品,真堪偕隱”也只是一時感激卻未必就從一而終白頭到老。
在封建統治的男權社會里,女子的“三從四德”和男子的“三妻四妾”是一個時代的標誌。那個時代並不在於離婚和不離婚,長門和冷宮的況味實際上要比離婚更苦,同樣都是被遺棄。李清照似乎親身經歷了這種苦況,她在尋覓,但是尋覓的結果卻惹得滿身煩惱“怎一個愁字了得!”,這就無疑表明“愁”字言外,還有怨恨。這樣的主題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是屢見不鮮的,李清照的性格自然不能忍受丈夫情感上的不忠誠。但是經過一番爭吵之後的冷漠,實際上是愛情的完全破產。在《鳳凰臺上憶吹簫》裡衷訴“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可見李清照這種並非無病呻吟的哀怨,應當就是其難言之隱所在。應當是對趙明誠的不滿,而又不願離別,而陷入不能自拔的苦境。
張愛玲對待胡蘭成也是如此,她一生追求一種脫離現實的純粹愛情,不問緣由,不問經歷,超越了階級和信仰。正因為如此,出身名門的一代才女張愛玲,才有了和漢奸文人胡蘭成的亂世戀情。在國土淪陷的戰亂歲月,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生活,幾乎全是文學藝術的相互欣賞。胡蘭成對張愛玲一點幫助也沒有,還因為胡蘭成的政治身份使張愛玲的政治立場也從此蒙上了一層曖昧不清的陰影。儘管在她的筆下寫了《傾城之戀》《金鎖記》,寫了許許多多在戀愛和婚姻面前,投入了過多的錙銖必較的功利色彩的女性,但是事情臨到她頭上的時候,張愛玲還是很質樸的。
在胡蘭成遭到了國民政府通緝,被迫亡命天涯時,張愛玲強忍著內心的恐慌,依然緊緊地追隨著自己的愛人。張愛玲的大氣與溫婉在胡蘭成落難之時並沒有棄之而去,千里迢迢地投奔,看他與別的女子一起,傷心痛楚卻依舊為他的生計擔憂,寄款與他。這份深情,鍾情於自己的丈夫所作所為和李清照真是一樣。她但求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美好願望卻也成空。
李清照和張愛玲的一生都是悲劇性的一生。這兩位中國文壇上才女並蒂蓮,在對待愛情的時候也畢竟有著小女人一般的情懷。在戀愛時倆人都享受過愛情的愉悅,之後又嚐盡始亂終棄的苦澀。她們在對待丈夫的背叛和拋棄時都是那麼的隱忍和善良。不同的是雖然張愛玲也像李清照一樣仍然深愛著對方,但是李清照選擇了是等候趙明誠的方式,希望用一首首充滿愛的篇章喚回丈夫的愛“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張愛玲也是盡心竭力,但說放手就放手,纏綿之後是灑脫“我自將萎謝了”“我已經不喜歡你了”這嗟喟中多少悲傷,多少次靈魂的搏鬥,內心的糾纏,使張愛玲不得不無可奈何地選擇了訣絕。
李清照卻沒有張愛玲那樣堅決和果斷,當然這也有時代背景的原因。在不得不為自己感情畫上句號的時候,張愛玲的手勢是蒼涼的可也是優雅的。“因為了解,所以慈悲。”尊重別人的感情,尊重別人的選擇,這是張愛玲對待胡蘭成,對待她一生唯一的一次真愛的方式。
命運對李清照和張愛玲是吝嗇的,同時又是厚愛的。吝嗇是指它給她們世俗的喜悅總是短暫的,比如愛情。厚愛是指它總是給了他們歷練的機會,並充分發揮了她們的才情。她們出名太早了,還沒來得及走出社會去。出名時的繁華,婚戀時的幸福與快樂,以及時局急速的變換和情感的受挫,這一切對於尚恨年輕的李清照和張愛玲來說來的太早、太快、也太多。她們幾乎是在很短的時間裡走完了正常人需要走一生的的路程。
李清照對愛情是始終如一的,這唯一性是構成她命運悲劇的主要原因。她的恨和她的愛相比太渺小了,以至於我們可能只看得到怨而看不到指責。“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張愛玲對人性的情感解讀又太深刻了,生活就是這樣,你抱著期待的心情忍著,等著,到了那一天心硬了,死了,不再言愁。明明是自己的悲劇,講起來卻淡淡的,好像是在遠距離審視別人。
張愛玲這種客觀的人生態度,令到她塑造小說人物時,極少出現大奸大惡之徒,沒有極端壞的人物。對待情感她亦沒有誰是誰非的責難。她只有愛或不愛。我們看不到她的眼淚,看到只是她筆下人物的悲哀,聽到嘆息。
而李清照的作品中的哀怨比起張愛玲的就似要多些,可是如果不瞭解她和丈夫之間真正感情的狀況,我們會以為那些抒發情感的詩篇只是些傷春悲秋的呻吟。而透過現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女人為了喚回本屬於自己的愛情的那一份執著和渴望。
致此,讓人感受到倆位絕代才女,儘管命運讓她們在愛情世界裡苦多於樂,又全部在文學的世界裡還給了她們,儘管命運讓她們的愛情及晚年在孤獨寂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中度過,又讓她們用這情和悲鑄成了一座藝術的豐碑。
當你瞭解李清照和張愛玲整個生命的全過程,你會驚訝的發現她們是古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學史上才絕一代的璧女,若將兩人放在同一時空,必定是一對漂亮的並蒂蓮,立於文學史冊上競芳吐豔,各顯妙姿。儘管隔著遙遠的時空和朝代,兩位絕代才女在愛情及晚年命運遭遇上卻有著驚人的相似,那她們是怎樣吐露愛情的呢?
愛情是人生一個永恆的話題。李清照在對待愛情的時候,將愛情看成一種可感的東西,她的愛情觀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叛逆性,她將愛情從傳統的婚姻觀念中分離出來,提出了愛情的純粹性。張愛玲也認為愛情就是愛情,不再摻入諸如貞操、道德品格等別的東西。
李清照生於名宦之家,她和趙明誠之間的愛情生活,如果單從趙明誠的題象詩:“清麗其詞,莊端其品,歸去來兮,真堪偕隱。”以及趙明誠死後所寫祭文的片斷詞句所表露的悲痛來看,他們的感情是相當和睦深厚的。但是如果我們從李清照的全部存留作品看,就不難發現李清照和趙明誠之間還是有矛盾的,譬如《金石錄後序》李清照記趙明誠臨死前的情況說:“殊無分香買阿屨之意”就無意間流露了趙明誠蓄有妻妾。不過兩個人雖然感情深厚,琴瑟相和。但在那個朝代,男人納妾養歌妓實屬平常事。李清照常留守家中,趙明誠在外難免也納妾。更何況趙明誠常因自己無子嗣,經常夙夜哀嘆,這也是李清照的一塊心病。
而作為貴族出生的趙明誠當他宦塗寥落的時候,李清照願與他同甘共苦,那種“憂患困窮而志不屈”的品質的可貴,並沒有讓他加倍珍惜她。他的題像詩中“端莊其品,真堪偕隱”也只是一時感激卻未必就從一而終白頭到老。
在封建統治的男權社會里,女子的“三從四德”和男子的“三妻四妾”是一個時代的標誌。那個時代並不在於離婚和不離婚,長門和冷宮的況味實際上要比離婚更苦,同樣都是被遺棄。李清照似乎親身經歷了這種苦況,她在尋覓,但是尋覓的結果卻惹得滿身煩惱“怎一個愁字了得!”,這就無疑表明“愁”字言外,還有怨恨。這樣的主題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是屢見不鮮的,李清照的性格自然不能忍受丈夫情感上的不忠誠。但是經過一番爭吵之後的冷漠,實際上是愛情的完全破產。在《鳳凰臺上憶吹簫》裡衷訴“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可見李清照這種並非無病呻吟的哀怨,應當就是其難言之隱所在。應當是對趙明誠的不滿,而又不願離別,而陷入不能自拔的苦境。
張愛玲對待胡蘭成也是如此,她一生追求一種脫離現實的純粹愛情,不問緣由,不問經歷,超越了階級和信仰。正因為如此,出身名門的一代才女張愛玲,才有了和漢奸文人胡蘭成的亂世戀情。在國土淪陷的戰亂歲月,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生活,幾乎全是文學藝術的相互欣賞。胡蘭成對張愛玲一點幫助也沒有,還因為胡蘭成的政治身份使張愛玲的政治立場也從此蒙上了一層曖昧不清的陰影。儘管在她的筆下寫了《傾城之戀》《金鎖記》,寫了許許多多在戀愛和婚姻面前,投入了過多的錙銖必較的功利色彩的女性,但是事情臨到她頭上的時候,張愛玲還是很質樸的。
在胡蘭成遭到了國民政府通緝,被迫亡命天涯時,張愛玲強忍著內心的恐慌,依然緊緊地追隨著自己的愛人。張愛玲的大氣與溫婉在胡蘭成落難之時並沒有棄之而去,千里迢迢地投奔,看他與別的女子一起,傷心痛楚卻依舊為他的生計擔憂,寄款與他。這份深情,鍾情於自己的丈夫所作所為和李清照真是一樣。她但求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美好願望卻也成空。
李清照和張愛玲的一生都是悲劇性的一生。這兩位中國文壇上才女並蒂蓮,在對待愛情的時候也畢竟有著小女人一般的情懷。在戀愛時倆人都享受過愛情的愉悅,之後又嚐盡始亂終棄的苦澀。她們在對待丈夫的背叛和拋棄時都是那麼的隱忍和善良。不同的是雖然張愛玲也像李清照一樣仍然深愛著對方,但是李清照選擇了是等候趙明誠的方式,希望用一首首充滿愛的篇章喚回丈夫的愛“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張愛玲也是盡心竭力,但說放手就放手,纏綿之後是灑脫“我自將萎謝了”“我已經不喜歡你了”這嗟喟中多少悲傷,多少次靈魂的搏鬥,內心的糾纏,使張愛玲不得不無可奈何地選擇了訣絕。
李清照卻沒有張愛玲那樣堅決和果斷,當然這也有時代背景的原因。在不得不為自己感情畫上句號的時候,張愛玲的手勢是蒼涼的可也是優雅的。“因為了解,所以慈悲。”尊重別人的感情,尊重別人的選擇,這是張愛玲對待胡蘭成,對待她一生唯一的一次真愛的方式。
命運對李清照和張愛玲是吝嗇的,同時又是厚愛的。吝嗇是指它給她們世俗的喜悅總是短暫的,比如愛情。厚愛是指它總是給了他們歷練的機會,並充分發揮了她們的才情。她們出名太早了,還沒來得及走出社會去。出名時的繁華,婚戀時的幸福與快樂,以及時局急速的變換和情感的受挫,這一切對於尚恨年輕的李清照和張愛玲來說來的太早、太快、也太多。她們幾乎是在很短的時間裡走完了正常人需要走一生的的路程。
李清照對愛情是始終如一的,這唯一性是構成她命運悲劇的主要原因。她的恨和她的愛相比太渺小了,以至於我們可能只看得到怨而看不到指責。“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張愛玲對人性的情感解讀又太深刻了,生活就是這樣,你抱著期待的心情忍著,等著,到了那一天心硬了,死了,不再言愁。明明是自己的悲劇,講起來卻淡淡的,好像是在遠距離審視別人。
張愛玲這種客觀的人生態度,令到她塑造小說人物時,極少出現大奸大惡之徒,沒有極端壞的人物。對待情感她亦沒有誰是誰非的責難。她只有愛或不愛。我們看不到她的眼淚,看到只是她筆下人物的悲哀,聽到嘆息。
而李清照的作品中的哀怨比起張愛玲的就似要多些,可是如果不瞭解她和丈夫之間真正感情的狀況,我們會以為那些抒發情感的詩篇只是些傷春悲秋的呻吟。而透過現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女人為了喚回本屬於自己的愛情的那一份執著和渴望。
致此,讓人感受到倆位絕代才女,儘管命運讓她們在愛情世界裡苦多於樂,又全部在文學的世界裡還給了她們,儘管命運讓她們的愛情及晚年在孤獨寂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中度過,又讓她們用這情和悲鑄成了一座藝術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