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國教授結束訪華行程,臨行前,我送他一個仿古花瓶做紀念。他開啟禮物時的驚喜表情及道謝的話令我良心不安,最後鼓起勇氣告訴他這不是真品,是在禮品店買的。他聽了並不驚訝,笑眯眯地對我說:“我知道,但是它不改變我對你的感謝之情!”這句話令我感動良久。
如何接受別人的善意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風度。外華人習慣說好話,華人也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父親一直告訴我們,“得意時勿太快意,失意時勿太快口”,說話要顧到對方的感受。
我想起在美國讀書時,聖誕節學校宿舍關閉,只好去同學家過節。那時,國民所得低,留學生都很窮,沒錢買禮物,惟有自制,用毛線織圍巾和手套應景充數。但是,每一個拿到禮物的人都滿面笑容,高興地說這正是他們一直想要的東西,又說手工織的更可貴,總之大家都努力找出禮物的優點來稱讚。他們說這些話時,表情很真誠,讓我因禮物寒酸的侷促不安一掃而空。
多年後,我才瞭解這是外華人的“仁”。他們從小就被教導“接受”的禮節。不管喜不喜歡這個禮物,都得甜蜜蜜地道謝,因為要謝的是禮物背後的心意,不是禮物本身,更不是禮物的價值。不管多小的禮物都要寫謝卡,不管多小的服務都要道謝,這種已經養成的習慣,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向服務自己的人說謝謝——總統對門房說謝謝,顧客對侍應生說謝謝,老師對學生說謝謝,丈夫對妻子說謝謝,這種口頭的讚美沖淡了工作的壓力,美化了人生。
有人說“施比受更有福”,但是在中國常領略不到這個福。因為在對方講出一大堆為什麼他不能“受”的理由後,你開始懷疑你的智慧、觀察力和品位,最後掏出發票說:“你自己去換個中意的吧!”
我不知道為什麼五四運動要西化時,我們就沒有把這一點學過來,華人收禮時雙方必要推託拉扯一番方可收下。這種虛情假意的現象連自己至親的人都如此,有同事一到母親節就煩惱。因為無論買什麼母親都有一堆她現在用不著的理由,把子女的一團美意衝得一滴不留。我自己也有這種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經驗,拎著原本要送人的禮物,不知要轉送給誰才好,暗恨自己出國太久,沒學到華人的“人情”應對,我母親說:“都念到了博士,連送個禮都不會,你不會放下禮物就跑呀!”
問題是,我不認為送禮應該像投炸彈似的,扔了就跑。
如何優雅地接受別人的美意、誠摯的道謝。在這人情淡泊的社會中是很重要的。一個微笑,一聲道謝對你不算什麼,卻可以溫暖一顆遊子的心或一個疲憊的身,何樂而不為呢?
一位美國教授結束訪華行程,臨行前,我送他一個仿古花瓶做紀念。他開啟禮物時的驚喜表情及道謝的話令我良心不安,最後鼓起勇氣告訴他這不是真品,是在禮品店買的。他聽了並不驚訝,笑眯眯地對我說:“我知道,但是它不改變我對你的感謝之情!”這句話令我感動良久。
如何接受別人的善意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風度。外華人習慣說好話,華人也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父親一直告訴我們,“得意時勿太快意,失意時勿太快口”,說話要顧到對方的感受。
我想起在美國讀書時,聖誕節學校宿舍關閉,只好去同學家過節。那時,國民所得低,留學生都很窮,沒錢買禮物,惟有自制,用毛線織圍巾和手套應景充數。但是,每一個拿到禮物的人都滿面笑容,高興地說這正是他們一直想要的東西,又說手工織的更可貴,總之大家都努力找出禮物的優點來稱讚。他們說這些話時,表情很真誠,讓我因禮物寒酸的侷促不安一掃而空。
多年後,我才瞭解這是外華人的“仁”。他們從小就被教導“接受”的禮節。不管喜不喜歡這個禮物,都得甜蜜蜜地道謝,因為要謝的是禮物背後的心意,不是禮物本身,更不是禮物的價值。不管多小的禮物都要寫謝卡,不管多小的服務都要道謝,這種已經養成的習慣,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向服務自己的人說謝謝——總統對門房說謝謝,顧客對侍應生說謝謝,老師對學生說謝謝,丈夫對妻子說謝謝,這種口頭的讚美沖淡了工作的壓力,美化了人生。
有人說“施比受更有福”,但是在中國常領略不到這個福。因為在對方講出一大堆為什麼他不能“受”的理由後,你開始懷疑你的智慧、觀察力和品位,最後掏出發票說:“你自己去換個中意的吧!”
我不知道為什麼五四運動要西化時,我們就沒有把這一點學過來,華人收禮時雙方必要推託拉扯一番方可收下。這種虛情假意的現象連自己至親的人都如此,有同事一到母親節就煩惱。因為無論買什麼母親都有一堆她現在用不著的理由,把子女的一團美意衝得一滴不留。我自己也有這種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經驗,拎著原本要送人的禮物,不知要轉送給誰才好,暗恨自己出國太久,沒學到華人的“人情”應對,我母親說:“都念到了博士,連送個禮都不會,你不會放下禮物就跑呀!”
問題是,我不認為送禮應該像投炸彈似的,扔了就跑。
如何優雅地接受別人的美意、誠摯的道謝。在這人情淡泊的社會中是很重要的。一個微笑,一聲道謝對你不算什麼,卻可以溫暖一顆遊子的心或一個疲憊的身,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