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李有刀
-
2 # 淡漠千里1
說孔子較少直接用“性”這個字還說的過去,但是說孔子沒有深入論述人性,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持這種看法的人可以說對孔子的思想一無所知。
事實上,孔子的整個思想體系都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上的。在傳世文獻中孔子直接評判人性的話似乎只有“性相近,習相遠”一句。然而,從其他諸多孔子的論述中可以百分百地確定孔子對人性的態度。《中庸》開篇即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只這一句話就足以清晰說明孔子對人性的觀點了:人性即天命,人性即天意。天命至高無上,豈能有錯?天意盡善盡美,怎會不善?所以,在孔子看來,對人性只能遵循,只能忠、只能誠、只能敬、只能戒慎、恐懼。君子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唯有人性!君子所以修身、所以齊家、所以治國、所以平天下的,唯有人性!所謂仁、義皆以是否符合人性而言;所謂禮亦基於人性而議;所謂善惡,同樣是以是否符合人性而言的,也就是說,人性本身即是衡量是非、善惡及美醜的尺度!
孟、荀之輩胡言亂語,尚未得孔子學問之皮毛。
-
3 # 楊朱學派
孔子在談及人性時,言道:“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卻沒有言明性相近是善相近還是惡相近,孔子沒有給人性之善惡下定論。而是給了後世留下了足夠的探討空間。後人便在其“性相近,習相遠”的命題之下,探討人性。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又曰:“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我固有也。”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只要透過教育,“盡心”、“知性”,“人人皆可以堯舜。”
荀子對孟子的人性本善論給予批判。他首先給人性定義:“生之所以然,謂之性。”又曰:“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色而趨利。人生之有也,無學而成也,是舜桀之所同也。”荀子認為人性是人與生俱來的,不需要後天學習的自然本能。人性是惡的,仁、義、禮、智等善是後天教化的結果。人之性,生而好利,有耳目之欲。若沒有良好的教養任其發展。其結果是道德淪喪,社會混亂。
荀孟二人雖然對人性善惡的觀點不同,但其向善方法一致。孟子主張透過教化,挖掘和培養善的萌芽;荀子則主張透過教化,使人性之惡向善轉變。透過荀孟二子對人性的探討,進一步驗證了教育之重要。而在百家諸子中,最重視教育的,便是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的孔子。這場人性善惡之辯最終“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韓非繼承了荀子的人性本惡論,以為群臣皆奸邪,萬民皆刁惡。並以例項論述臣民之惡。
在《說林》中,韓非透過講述衛人教女的故事(見本文第五段“自相矛盾”),論述群臣皆奸邪。臣事君的唯一目的,就是從君主那裡獲得最大的利益。
在《五蠹》中,還有不才之子的故事: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責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以索奸人。不才之子恐懼。變其節,易其行。故父母之愛,鄉人之言,良師之教,皆不足以教子。必以州部之嚴刑也。
韓非透過不才之子的故事,闡述萬民皆刁惡。且勸責、教育皆徒勞。唯有設嚴法酷刑,才能使其望而生畏,從而安守本分。此故事還從側面體現了韓非的教育無用論,這與《有度》、《喻老》中的愚民思想前後呼應,相輔相成。 韓非的人性本惡論雖師承荀子,但並不是為了論證教化育人之重要。而是為其教育無用論和愚民思想服務;是為設酷法嚴刑之必要,提供理論依據。
-
4 # 灰子說
我打算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大家共同探討,所謂教學相長!筆者認為,孔子沒研究是沒空去做,荀子,孟子去研究是站在孔子的肩膀上,豐滿起來的!
孔子是至聖先師,儒家的開山鼻祖,時間遠遠在荀子和孟子之前!那個時候,儒家只是諸子百家之一,那麼在這樣一個全新的領域,問題很多,可研究的點也很多!孔子要確立儒家的地位,就需要搭個完整的架子,至於裡面的細節,還需要後人來完善!畢竟人的生命是有時間限制的,在有限的時間之內,不可能什麼事情都做,所以要有選擇,做更重要的事。
筆者覺得,孔子時期,儒家的架子很重要,這也就是孔子要做的事情,為儒家制定“規矩”,站穩地盤!而人性是善還是惡,還沒到這個級別!
到了荀子,孟子時期,儒家地位已經比較靠前了,在諸子百家中屬於比較好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把儒家的架子,豐滿起來!而人性本惡還是本善,就可以拿出來研究了!
於是孟子和荀子各自提出來一套理論,一個性善論,一個性惡論!不過這兩者最終都是為了說明,儒家教育的意義,和作用!一個要保護住善意,一個要抑制惡意!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孔子沒研究是沒空去做,荀子,孟子去研究是站在孔子的肩膀上,豐滿起來的!
-
5 # 靜見風雲
孔子的人性說是…相近習相遠,強調環境因素的決定論,比如“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強調人性的從“惡”說,講究“人之初,性本善”。孟子從人之初是向善開始的。
荀子強調“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在荀子《性本惡》篇中有描述,荀子說善是“偽”的,偽的解釋一種偽裝,另一種就是掩蓋了。
以上三家之說都是源於儒家一派。
性惡說也是法家堅持的說法。也是西方秉持的人性經典理論。
回覆列表
關於人性問題的探討,是理清儒家思想脈絡的重要一環。從儒家的第一位大儒,孔子對人性就有講法,《論語·陽貨》篇就有“性相近,習相遠”的論斷,但對於人性是善是惡並沒有更深一步的探討。從《論語》來看,孔夫子的“仁義禮智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是人性之善的體現。
對於人性有進一步深入探討的是儒家的第二代集大成者:孟子和荀子。兩人對於人性有截然相反的判斷,孟子認為“性本善”,而荀子主張“性本惡”,兩人分別從性善和性惡出發,創立了各自的學說。孟子所說的“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對於人性之善的堅持,包括“仁政”學說在內的孟子思想都是源自這一性善基礎。而荀子的思想主張基礎則是性惡論,《荀子》有一篇專門論述“性惡”,針對的也是孟子的性善,以性惡這一根基,荀子的思想也影響了後世法家的思想。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孟子和荀子雖然對於人性基礎的論斷不同,但是他們思想還是有某些共同點,孟子是從性善出發來發揚仁,而荀子則從性惡出發,用後天的環境來改惡為善。
關於人性主張,進一步影響了後世的儒家思想家,宋明理學,乃至到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到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對於人性的主張都有非常透徹的看法。可以另外一個問題來專門論述,這兩位大儒對於人性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