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
拔火罐與針灸一樣,也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療法中最優秀的療法之一。
拔火罐透過物理的刺激和負壓,能促進血液迴圈,激發精氣,調理氣血,達到提高和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當然拔火罐不像針灸那樣對穴位定位要求十分準確,主要是點、線、面結合的問題,透過中醫的寒、熱、虛、實辨證,選擇一些經絡所過或經氣聚集的部位。
“拔火罐”是中國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獨特的治病方法,俗稱“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叫作“火罐氣”,《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於外科癰腫,起初並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膿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為“角法”。關於拔火罐治療疾病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公元281~361年間,晉代葛洪著的《肘後方》。
後來,牛角筒逐漸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範圍也從早期的外科癰腫擴大到風溼痛、腰背肌肉勞損、頭痛、哮喘、腹痛、外傷淤血、一般風溼感冒及一切痠痛諸證。
拔火罐是一種充血療法,利用熱力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罐緊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現象,從而產生治療作用,華人稱它為鬱血療法。由於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效果明顯,所以在民間歷代沿襲,至今不衰,連一些外華人也頗感興趣。
拔火罐是中國傳統的中醫療法相信許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不會對它陌生,因為其操作簡單、方便易行,也曾經一度被老百姓當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手法。怎樣在家安全有效地使用火罐,我們採訪了省名中醫刁本恕等專家。
火罐一拔病體舒暢
“拔火罐”是民間對拔罐療法的俗稱,又稱“拔管子”或“吸筒”。它是藉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於面板,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見,按中醫的解釋多屬風溼入骨。拔火罐時罐口捂在患處,可以慢慢吸出病灶處的溼氣,同時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達到止痛、恢復機能的目的,從而治療風溼“痺痛”筋骨酸楚等不適。
由於拔火罐能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所以對腰背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刁老師還介紹,火罐還可以用在人體穴位上,治療頭痛、眩暈、眼腫、咳嗽、氣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隻火罐同時施行。
在家操作要講方法
專家提醒:既然是一種專業的治療手段,拔火罐當然並不簡單,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險,生活中並不乏拔火罐時出現意外的事件。如果亂施穴道,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選材,中醫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傷及皮肉,底部最好寬大呈半圓形。
在拔火罐前,應該先將罐洗淨擦乾,再讓病人舒適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後點火入罐。點火時一般用一隻手持罐,另一隻手拿已點著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將著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幾晃後撤出,將罐迅速放在要治療的部位;火還在燃燒時就要將罐口捂緊在患處,不能等火熄,否則太鬆,不利於吸出溼氣,要有罐口緊緊吸在身上的感覺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邊緣燒熱以防燙傷。
一般拔15—20分鐘就可將罐取下,取時不要強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轉動,動作要領是一手將罐向一面傾斜,另一手按壓面板,使空氣經縫隙進入罐內,罐子自然就會與面板脫開。
還可以採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後,用一隻手或兩隻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體在患者的面板上移動。可以向一個方向移動,也可以來回移動。這樣就治療了數個部位。走罐時應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塗抹一些潤滑劑,如甘油、石蠟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時拉傷面板。
拔火罐時應該注意什麼
① 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體位不當、移動、骨胳凸凹不平,毛髮較多的部位均不適用。
② 拔罐時要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而選擇大小適宜的罐。操作時必須迅速,才能使罐拔緊,吸附有力。
④ 面板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分佈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火罐的種類
火罐常用的有下面幾種:
(1)竹筒火罐:取堅實成熟的竹筒,一頭開口,一頭留節作底,罐口直徑分3、4、5公分三種,長短約8~10公分。口徑大的,用於面積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徑小的,用於四肢關節部位。至於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過於乾燥,容易透進空氣。臨用前,可用溫水浸泡幾分鐘,使竹罐質地緊密不漏空氣然後再用。南方產竹,多用竹罐。
(2)陶瓷火罐:使用陶土,作成口圓肚大,再塗上黑釉或黃釉,經窯裡燒製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幾種,陶瓷罐,裡外光滑,吸拔力大,經濟實用,北方農村多喜用之。
(3)玻璃火罐:玻璃火罐,是用耐熱硬質玻璃燒製的。形似笆斗,肚大口小,罐口邊緣略突向外,分1、2、3種號型,清晰透明,便於觀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已被人們廣泛地使用起來了。
(4)抽氣罐:用青黴素、鏈黴素藥瓶或類似的小藥瓶,將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須光潔,瓶口的橡皮塞須保留完整,便於抽氣時應用。現有用透明塑膠製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於抽氣。
中國北方民間生火點爐子用的一種用具,開始時候,為了增強火勢,將一個下粗上細的桶裝物體放在爐子上面,起導流作用,加大風力,促使爐膛內的火勢加大。
拔火罐兒一般為鐵質或者泥質,結實耐用,在民間使用非常頻繁
拔火罐
拔火罐與針灸一樣,也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療法中最優秀的療法之一。
拔火罐透過物理的刺激和負壓,能促進血液迴圈,激發精氣,調理氣血,達到提高和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當然拔火罐不像針灸那樣對穴位定位要求十分準確,主要是點、線、面結合的問題,透過中醫的寒、熱、虛、實辨證,選擇一些經絡所過或經氣聚集的部位。
“拔火罐”是中國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獨特的治病方法,俗稱“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叫作“火罐氣”,《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於外科癰腫,起初並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膿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為“角法”。關於拔火罐治療疾病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公元281~361年間,晉代葛洪著的《肘後方》。
後來,牛角筒逐漸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範圍也從早期的外科癰腫擴大到風溼痛、腰背肌肉勞損、頭痛、哮喘、腹痛、外傷淤血、一般風溼感冒及一切痠痛諸證。
拔火罐是一種充血療法,利用熱力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罐緊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現象,從而產生治療作用,華人稱它為鬱血療法。由於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效果明顯,所以在民間歷代沿襲,至今不衰,連一些外華人也頗感興趣。
拔火罐是中國傳統的中醫療法相信許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不會對它陌生,因為其操作簡單、方便易行,也曾經一度被老百姓當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手法。怎樣在家安全有效地使用火罐,我們採訪了省名中醫刁本恕等專家。
火罐一拔病體舒暢
“拔火罐”是民間對拔罐療法的俗稱,又稱“拔管子”或“吸筒”。它是藉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於面板,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見,按中醫的解釋多屬風溼入骨。拔火罐時罐口捂在患處,可以慢慢吸出病灶處的溼氣,同時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達到止痛、恢復機能的目的,從而治療風溼“痺痛”筋骨酸楚等不適。
由於拔火罐能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所以對腰背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刁老師還介紹,火罐還可以用在人體穴位上,治療頭痛、眩暈、眼腫、咳嗽、氣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隻火罐同時施行。
在家操作要講方法
專家提醒:既然是一種專業的治療手段,拔火罐當然並不簡單,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險,生活中並不乏拔火罐時出現意外的事件。如果亂施穴道,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選材,中醫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傷及皮肉,底部最好寬大呈半圓形。
在拔火罐前,應該先將罐洗淨擦乾,再讓病人舒適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後點火入罐。點火時一般用一隻手持罐,另一隻手拿已點著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將著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幾晃後撤出,將罐迅速放在要治療的部位;火還在燃燒時就要將罐口捂緊在患處,不能等火熄,否則太鬆,不利於吸出溼氣,要有罐口緊緊吸在身上的感覺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邊緣燒熱以防燙傷。
一般拔15—20分鐘就可將罐取下,取時不要強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轉動,動作要領是一手將罐向一面傾斜,另一手按壓面板,使空氣經縫隙進入罐內,罐子自然就會與面板脫開。
還可以採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後,用一隻手或兩隻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體在患者的面板上移動。可以向一個方向移動,也可以來回移動。這樣就治療了數個部位。走罐時應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塗抹一些潤滑劑,如甘油、石蠟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時拉傷面板。
拔火罐時應該注意什麼
① 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體位不當、移動、骨胳凸凹不平,毛髮較多的部位均不適用。
② 拔罐時要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而選擇大小適宜的罐。操作時必須迅速,才能使罐拔緊,吸附有力。
④ 面板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分佈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火罐的種類
火罐常用的有下面幾種:
(1)竹筒火罐:取堅實成熟的竹筒,一頭開口,一頭留節作底,罐口直徑分3、4、5公分三種,長短約8~10公分。口徑大的,用於面積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徑小的,用於四肢關節部位。至於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過於乾燥,容易透進空氣。臨用前,可用溫水浸泡幾分鐘,使竹罐質地緊密不漏空氣然後再用。南方產竹,多用竹罐。
(2)陶瓷火罐:使用陶土,作成口圓肚大,再塗上黑釉或黃釉,經窯裡燒製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幾種,陶瓷罐,裡外光滑,吸拔力大,經濟實用,北方農村多喜用之。
(3)玻璃火罐:玻璃火罐,是用耐熱硬質玻璃燒製的。形似笆斗,肚大口小,罐口邊緣略突向外,分1、2、3種號型,清晰透明,便於觀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已被人們廣泛地使用起來了。
(4)抽氣罐:用青黴素、鏈黴素藥瓶或類似的小藥瓶,將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須光潔,瓶口的橡皮塞須保留完整,便於抽氣時應用。現有用透明塑膠製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於抽氣。
拔火罐
中國北方民間生火點爐子用的一種用具,開始時候,為了增強火勢,將一個下粗上細的桶裝物體放在爐子上面,起導流作用,加大風力,促使爐膛內的火勢加大。
拔火罐兒一般為鐵質或者泥質,結實耐用,在民間使用非常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