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攏指舊時代嫖客吃花酒的一種方式,大體是包下某名妓女,雖然辦喜酒,卻不是明媒正娶,雖然該妓女不再接客了,卻仍不是自由身,而《玉堂春》的故事中梳攏便是其中重要情節。
邵氏的《玉堂春》拍攝於1964年,過去近半個世紀了,卻仍然十分好看,107分鐘一點也不顯冗長,著實令人欽佩,想來昆汀成為邵氏忠實的粉絲絕不是沒有道理的。
“蘇三起解”是一個著名的唱段,俺雖然不會哼上幾句,但聽得次數卻是不少,所以《玉堂春》的故事流傳之廣,民意之深,頗有中國古典傳統的敘事風格。電影的敘事也是如此,結構上毫無機巧可言,基本是順序的筆墨,直到王公子錢財散盡不得不回鄉,此時才有兩條線索,但王公子的線索淺嘗輒止,蘇三由於涉及到一樁兇殺案便多敘了一些,當然故事不是講述案情,所以也無任何懸念可言,於是想來,故事傳統,吸引人的絕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人,一名為紅顏千金散盡把個功名淺斟低唱的公子,以及一個痴心守夫的烈女妓身。
人物命運是此片的主要魅力所在,於是,劇情的發展實際上都是與人物命運相結合的,或者兩人之情,或者一人之難,相識,相知,梳攏,散盡,歸家,守節,被騙,奴役,謀殺,判刑到翻案,如此點來,情節變幻卻是迅速的,命運多舛,觀者自然一個心思的撲在了劇中。
傳統的古典小說中,人物變化是很薄弱的,《玉堂春》也不例外,這種創作理念顯然與現代的影視創作風格絕不相符,現在影片中,一個人若是沒有什麼變化,那麼基本認為人物便是失敗的,經過大風大浪,或看破紅塵或獲得真理等等,不一而足了。
人物沒有變化,那麼人物必須可愛,張徹的電影血氣方剛,人物變化少但個個英雄,自然受到觀眾的追捧,同樣個理兒,蘇三與王公子的性格特點自然也是極為可愛的。相較起來,王公子的性格多少有些輕浮之嫌,雖然有愛之深情之切,但多還是敗家的子孫,所以最後必須獲個功名以補足這份年少的輕狂。蘇三則是完全不同,雖為妓者,但卻在梳攏之後意守王公子,雖然不是明媒正娶,但卻是忠貞無二,這很符合中國傳統女性的操守,於是她受了冤枉,看客們沒有不為之落淚的,所以蘇三的可愛不是個人性格,至少影片中體顯並不太多,恰恰是女性的德容。
女有德容便會受寵,雖寒貧出身,雖陷於娼門,但卻守得了一片真心,按照古典的標準,此女便是好樣子的。
古典作品中對妓女的描寫很多,有才學之士,有俠義之士,有忠貞之士,更有自尊之士,用士形容女子,顯見是多大的誇耀了。
回到梳攏的話題上,男人倒顯得薄倖了許多,《玉堂春》中的王公子算是有心人,但卻也有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故事。昔有一怒為紅顏,既豪氣又情義,但絕大多數無非是逢場做了戲,有倆閒錢玩個風雅而已!《團長》中孟煩了的父親曾說“風花雪月不失為小雅”,於是,戲演的成份便更為濃重了。
蘇三的故事好在小雅終於成了大雅,俗話便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十分可惜的是,蘇三一個背字當頭,接連遭受了磨難,只能苦等苦捱,等不來捱不過就只好認命伏了冤罪,而王公子卻是晴天白日,梳攏散了錢也算是成長的一個教訓,這逢場的戲是做不得了,於是發奮用功得了一個功名。而這功名絕不是王公子一人所需,恰恰是為了事後解救蘇三而預備的,在這個時候,男人終於把小雅梳攏變成了大雅的梳攏,女人卻始終沒有擺脫被梳攏的地位!
於是,我倒看得明白了,梳攏雖是妓院的行話,卻真是古典男人與女人關係的寫照,至於到了現代,女人還是希望被男人梳攏著,男人還是希望梳攏著女人,而且越多越好,與古典唯一不同的是,蘇三與王公子的性情倒是少見了,但時代進步,人物也是有變化的,於是便符合了現代劇作的原則。
當然,也許現代劇作的原則恰恰符合了現代人的多變,蘇三與王公子,那是古戲,當不得現實的!
梳攏指舊時代嫖客吃花酒的一種方式,大體是包下某名妓女,雖然辦喜酒,卻不是明媒正娶,雖然該妓女不再接客了,卻仍不是自由身,而《玉堂春》的故事中梳攏便是其中重要情節。
邵氏的《玉堂春》拍攝於1964年,過去近半個世紀了,卻仍然十分好看,107分鐘一點也不顯冗長,著實令人欽佩,想來昆汀成為邵氏忠實的粉絲絕不是沒有道理的。
“蘇三起解”是一個著名的唱段,俺雖然不會哼上幾句,但聽得次數卻是不少,所以《玉堂春》的故事流傳之廣,民意之深,頗有中國古典傳統的敘事風格。電影的敘事也是如此,結構上毫無機巧可言,基本是順序的筆墨,直到王公子錢財散盡不得不回鄉,此時才有兩條線索,但王公子的線索淺嘗輒止,蘇三由於涉及到一樁兇殺案便多敘了一些,當然故事不是講述案情,所以也無任何懸念可言,於是想來,故事傳統,吸引人的絕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人,一名為紅顏千金散盡把個功名淺斟低唱的公子,以及一個痴心守夫的烈女妓身。
人物命運是此片的主要魅力所在,於是,劇情的發展實際上都是與人物命運相結合的,或者兩人之情,或者一人之難,相識,相知,梳攏,散盡,歸家,守節,被騙,奴役,謀殺,判刑到翻案,如此點來,情節變幻卻是迅速的,命運多舛,觀者自然一個心思的撲在了劇中。
傳統的古典小說中,人物變化是很薄弱的,《玉堂春》也不例外,這種創作理念顯然與現代的影視創作風格絕不相符,現在影片中,一個人若是沒有什麼變化,那麼基本認為人物便是失敗的,經過大風大浪,或看破紅塵或獲得真理等等,不一而足了。
人物沒有變化,那麼人物必須可愛,張徹的電影血氣方剛,人物變化少但個個英雄,自然受到觀眾的追捧,同樣個理兒,蘇三與王公子的性格特點自然也是極為可愛的。相較起來,王公子的性格多少有些輕浮之嫌,雖然有愛之深情之切,但多還是敗家的子孫,所以最後必須獲個功名以補足這份年少的輕狂。蘇三則是完全不同,雖為妓者,但卻在梳攏之後意守王公子,雖然不是明媒正娶,但卻是忠貞無二,這很符合中國傳統女性的操守,於是她受了冤枉,看客們沒有不為之落淚的,所以蘇三的可愛不是個人性格,至少影片中體顯並不太多,恰恰是女性的德容。
女有德容便會受寵,雖寒貧出身,雖陷於娼門,但卻守得了一片真心,按照古典的標準,此女便是好樣子的。
古典作品中對妓女的描寫很多,有才學之士,有俠義之士,有忠貞之士,更有自尊之士,用士形容女子,顯見是多大的誇耀了。
回到梳攏的話題上,男人倒顯得薄倖了許多,《玉堂春》中的王公子算是有心人,但卻也有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故事。昔有一怒為紅顏,既豪氣又情義,但絕大多數無非是逢場做了戲,有倆閒錢玩個風雅而已!《團長》中孟煩了的父親曾說“風花雪月不失為小雅”,於是,戲演的成份便更為濃重了。
蘇三的故事好在小雅終於成了大雅,俗話便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十分可惜的是,蘇三一個背字當頭,接連遭受了磨難,只能苦等苦捱,等不來捱不過就只好認命伏了冤罪,而王公子卻是晴天白日,梳攏散了錢也算是成長的一個教訓,這逢場的戲是做不得了,於是發奮用功得了一個功名。而這功名絕不是王公子一人所需,恰恰是為了事後解救蘇三而預備的,在這個時候,男人終於把小雅梳攏變成了大雅的梳攏,女人卻始終沒有擺脫被梳攏的地位!
於是,我倒看得明白了,梳攏雖是妓院的行話,卻真是古典男人與女人關係的寫照,至於到了現代,女人還是希望被男人梳攏著,男人還是希望梳攏著女人,而且越多越好,與古典唯一不同的是,蘇三與王公子的性情倒是少見了,但時代進步,人物也是有變化的,於是便符合了現代劇作的原則。
當然,也許現代劇作的原則恰恰符合了現代人的多變,蘇三與王公子,那是古戲,當不得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