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種好東西。
人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而這只是過日子,還不能算是生活,一定要有一點酒味,活著才有味道:“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開心時要飲酒;“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鬱悶時也要飲酒;“把酒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寂寞時更要飲酒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酒像是生活的血液,人世間的一切悲歡離合,似乎都不過是為了飲酒,變生出來的籍口。
多年前,中國酒業有這樣一種說法:北有茅臺二鍋頭,南有雙蒸肉冰燒。一個剛烈豪勁,一個溫綿醇和,雖異曲同工,亦各擅勝場。肉冰燒是五、六十年前兩廣人愛喝的大名鼎鼎的上品酒,也曾風靡了鬱林城,領盡風騷。然時至今日,肉冰燒已不為時人知曉,那些曾經的輝煌、曾經的落寞,統統像落盡喧囂繁華的戲幕,徐徐拉上,靜默低垂。唯有那一絲幾絲特殊的酒香,偶爾穿過重幕,穿越歲月,似有若無,在一些老年玉林人的鼻翼邊縹緲。
鬱林制肉冰燒第一人
上世紀40年代的一個深秋,鬱林城裡空氣冷冽,落葉紛披,一個年輕英俊的鬱林男子掇拾行裝,隻身一人離開家鄉,遠赴上海。他,就是今年高齡79歲的廖盛華的父親。當年的廖父離開玉林的目的是到上海康盛酒廠學習釀酒。
不久,廖父學成歸來,先是開了家小小的雜貨店。1948年,在今城中市場附近開了一家達豐酒廠,後遷移至今址玉林飯店附近。達豐酒廠釀造經營的酒品十分豐富,除了兩廣負有盛名的肉冰燒(又稱玉冰燒),還有美味思、白蘭地、紅白玫瑰酒、五加皮、花果露酒等等,一年四季都有美酒出品,如夏天的橙花酒、玫瑰酒和葡萄酒,秋冬季的肉冰燒、黑糯酒和五加皮。由於酒品好,銷售供不應求。16歲就跟著父親學制酒的廖伯當時已20出頭,在父親的酒廠裡參與釀酒調配。其時,酒廠請了有7、8位制酒工人。
1949年,廖父欲擴大酒廠規模,準備了5000光洋與當時梧州有名的龍山酒廠合股,然而解放前夕的局勢使這一計劃沒能得以實施。
肉冰燒釀造過程公開
1952年公私合營,酒類在眾多行業中最早被撥歸公共事業。達豐酒廠搬到了箭道(今第二電影院門前空地)繼續營業。許多制酒的藥材,像一些名貴的虎骨等等,全搬了過去。然而不同的是,酒廠話事人已非廖父,而是一名姓趙的北方南下幹部,酒廠也改稱為“酒類專賣事業”。
據廖伯回憶,當時,這位趙姓負責人安慰他們父子倆說,別擔心,你們還照做你們的酒,廠長也還是你們做,但廖伯和父親只做了一年就離開了。在這一年裡,除了美味思,父子倆在釀造肉冰燒、葡萄酒、玫瑰酒的過程中都有同廠的工人或學徒在旁觀看。至此,原為廖氏家族於鬱林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擁有的風行一時的肉冰燒酒釀造方法算是公開了。
1958年大躍進時,廠裡又讓這父子倆回去釀了三個月的酒。此時期出品的酒除了香醇肉冰燒、黑糯酒照舊,又添加了新的品種如荔枝龍眼核酒、麴酒和國公風溼酒、首烏酒等保健藥酒。
曾經絢爛,終歸湮沒
便宜又好飲的肉冰燒,四、五十年前在廣東及鬱林的影響絲毫不亞於茅臺、五糧液。肉冰燒很實惠,喝起來很過癮,用老玉林的話說,就是“酒度某礫喉,飲了肚某烘,有酒肉,圓嚕嚕的,極香醇”。特別是一些上年紀的人,幹完活坐低飲杯肉冰燒,令人覺得彷彿又回到了年輕時代。
今年60多歲已退休的原玉林酒廠校酒師鄧桂貞回憶,她1964年入廠時酒廠已在生產肉冰燒了,這個可以說是酒廠自成立以來的歷史傳統產品。那時的肉冰燒非常受市面歡迎,幾乎每天都是一車廂一車廂地運往廣東廣西的其它地方,一些高粱酒則是北行,銷往北方地區。
據說在1960年前後的物質緊張時期,由於營養不良,很多地方都有人生了水腫病,惟獨酒廠沒人得病。為什麼?因為當時出於制酒需要,玉林酒廠自己有一個養豬場,用來制肉冰燒酒的豬肉和用來發酵的米酒渣在用過後丟掉可惜,往往發給職工將就打牙祭。
而在那個時期,肉冰燒的出產是很有限的。沒有了肉冰燒小酌兩杯可怎麼度日?機靈的玉林人曾想過並嘗試過用白泥來蒸燒酒,酒餅用米做成,100斤白泥放5、6斤酒餅可以蒸出6、7斤燒酒。
及至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各種各樣的酒品開始不斷躍出市面,作為傳統酒品的肉冰燒開始在競爭大潮的衝擊下日漸式微,至80年代中期已然淡出人們的視線,遭到時代淘汰。
脂香濃郁、酒肉渾厚的肉冰燒
作為鬱林最早釀製肉冰燒的人,廖氏家族的肉冰燒製法是選用瘦豬肉,不放鹽,放檸檬、蔥頭、腐乳、生抽王等,像燜叉燒一樣把瘦豬肉燜出叉燒味,然後將之浸入米酒裡,加冰糖密封放置,大約100斤米酒放5斤豬肉、1斤半冰糖。20天后開封過濾即成脂香濃郁、酒肉渾厚,口感餘味爽淨醇和甘滑的肉冰燒酒,酒色清澈略帶黃色,酒度可有“八熬”40度和“六熬”36度兩種。一般豬肉最多浸泡兩趟就要丟棄。
原玉林酒廠在當年初制肉冰燒時曾請了廖伯為師傅,後來酒廠自發研製出用肥豬肉釀造的肉冰燒。一般來說,酒廠會選擇晚稻米,因為晚稻米釀的酒更香醇。煮好的飯放在案板上冷卻成室溫後,便往飯裡撒酒餅。之後,將混了酒餅的飯放進酒罈發酵15天左右,等飯在酒罈裡發酵成糊狀,把它們倒到蒸櫃中蒸發、冷凝,清澈的酒這時就從與蒸櫃相連的管子裡流出來。這是米酒的原始狀態,可以喝,但不夠醇香。
肉冰燒的秘訣就在於釀酒的最後一個環節。先將肥豬肉一層豬肉一層白糖地疊加製成水晶肉,然後浸入裝著米酒的大甕中封存1個月後,才成為大名鼎鼎、醇香甘冽的肉冰燒,入口醇和香甜,脂香突出。有一說是因為肥豬肉的豬油像玉,摸上去有點涼涼的感覺,所以肥豬肉泡過的酒叫又稱“玉冰燒”。酒廠的肉冰燒酒度約在35度到40度之間。
廖氏家族的肉冰燒至今沒有傳人,79歲的廖伯一輩子經歷豐富,他說並不覺得這一鬱林傳統酒品製作秘方被時代遺忘淘汰有什麼可惜,順其自然最好。酒廠生產的肉冰燒據說在80年代中後期的酒池裡還剩存有,有人當時還得以一飲為快,重溫舊味。
酒是種好東西。
人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而這只是過日子,還不能算是生活,一定要有一點酒味,活著才有味道:“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開心時要飲酒;“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鬱悶時也要飲酒;“把酒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寂寞時更要飲酒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酒像是生活的血液,人世間的一切悲歡離合,似乎都不過是為了飲酒,變生出來的籍口。
多年前,中國酒業有這樣一種說法:北有茅臺二鍋頭,南有雙蒸肉冰燒。一個剛烈豪勁,一個溫綿醇和,雖異曲同工,亦各擅勝場。肉冰燒是五、六十年前兩廣人愛喝的大名鼎鼎的上品酒,也曾風靡了鬱林城,領盡風騷。然時至今日,肉冰燒已不為時人知曉,那些曾經的輝煌、曾經的落寞,統統像落盡喧囂繁華的戲幕,徐徐拉上,靜默低垂。唯有那一絲幾絲特殊的酒香,偶爾穿過重幕,穿越歲月,似有若無,在一些老年玉林人的鼻翼邊縹緲。
鬱林制肉冰燒第一人
上世紀40年代的一個深秋,鬱林城裡空氣冷冽,落葉紛披,一個年輕英俊的鬱林男子掇拾行裝,隻身一人離開家鄉,遠赴上海。他,就是今年高齡79歲的廖盛華的父親。當年的廖父離開玉林的目的是到上海康盛酒廠學習釀酒。
不久,廖父學成歸來,先是開了家小小的雜貨店。1948年,在今城中市場附近開了一家達豐酒廠,後遷移至今址玉林飯店附近。達豐酒廠釀造經營的酒品十分豐富,除了兩廣負有盛名的肉冰燒(又稱玉冰燒),還有美味思、白蘭地、紅白玫瑰酒、五加皮、花果露酒等等,一年四季都有美酒出品,如夏天的橙花酒、玫瑰酒和葡萄酒,秋冬季的肉冰燒、黑糯酒和五加皮。由於酒品好,銷售供不應求。16歲就跟著父親學制酒的廖伯當時已20出頭,在父親的酒廠裡參與釀酒調配。其時,酒廠請了有7、8位制酒工人。
1949年,廖父欲擴大酒廠規模,準備了5000光洋與當時梧州有名的龍山酒廠合股,然而解放前夕的局勢使這一計劃沒能得以實施。
肉冰燒釀造過程公開
1952年公私合營,酒類在眾多行業中最早被撥歸公共事業。達豐酒廠搬到了箭道(今第二電影院門前空地)繼續營業。許多制酒的藥材,像一些名貴的虎骨等等,全搬了過去。然而不同的是,酒廠話事人已非廖父,而是一名姓趙的北方南下幹部,酒廠也改稱為“酒類專賣事業”。
據廖伯回憶,當時,這位趙姓負責人安慰他們父子倆說,別擔心,你們還照做你們的酒,廠長也還是你們做,但廖伯和父親只做了一年就離開了。在這一年裡,除了美味思,父子倆在釀造肉冰燒、葡萄酒、玫瑰酒的過程中都有同廠的工人或學徒在旁觀看。至此,原為廖氏家族於鬱林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擁有的風行一時的肉冰燒酒釀造方法算是公開了。
1958年大躍進時,廠裡又讓這父子倆回去釀了三個月的酒。此時期出品的酒除了香醇肉冰燒、黑糯酒照舊,又添加了新的品種如荔枝龍眼核酒、麴酒和國公風溼酒、首烏酒等保健藥酒。
曾經絢爛,終歸湮沒
便宜又好飲的肉冰燒,四、五十年前在廣東及鬱林的影響絲毫不亞於茅臺、五糧液。肉冰燒很實惠,喝起來很過癮,用老玉林的話說,就是“酒度某礫喉,飲了肚某烘,有酒肉,圓嚕嚕的,極香醇”。特別是一些上年紀的人,幹完活坐低飲杯肉冰燒,令人覺得彷彿又回到了年輕時代。
今年60多歲已退休的原玉林酒廠校酒師鄧桂貞回憶,她1964年入廠時酒廠已在生產肉冰燒了,這個可以說是酒廠自成立以來的歷史傳統產品。那時的肉冰燒非常受市面歡迎,幾乎每天都是一車廂一車廂地運往廣東廣西的其它地方,一些高粱酒則是北行,銷往北方地區。
據說在1960年前後的物質緊張時期,由於營養不良,很多地方都有人生了水腫病,惟獨酒廠沒人得病。為什麼?因為當時出於制酒需要,玉林酒廠自己有一個養豬場,用來制肉冰燒酒的豬肉和用來發酵的米酒渣在用過後丟掉可惜,往往發給職工將就打牙祭。
而在那個時期,肉冰燒的出產是很有限的。沒有了肉冰燒小酌兩杯可怎麼度日?機靈的玉林人曾想過並嘗試過用白泥來蒸燒酒,酒餅用米做成,100斤白泥放5、6斤酒餅可以蒸出6、7斤燒酒。
及至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各種各樣的酒品開始不斷躍出市面,作為傳統酒品的肉冰燒開始在競爭大潮的衝擊下日漸式微,至80年代中期已然淡出人們的視線,遭到時代淘汰。
脂香濃郁、酒肉渾厚的肉冰燒
作為鬱林最早釀製肉冰燒的人,廖氏家族的肉冰燒製法是選用瘦豬肉,不放鹽,放檸檬、蔥頭、腐乳、生抽王等,像燜叉燒一樣把瘦豬肉燜出叉燒味,然後將之浸入米酒裡,加冰糖密封放置,大約100斤米酒放5斤豬肉、1斤半冰糖。20天后開封過濾即成脂香濃郁、酒肉渾厚,口感餘味爽淨醇和甘滑的肉冰燒酒,酒色清澈略帶黃色,酒度可有“八熬”40度和“六熬”36度兩種。一般豬肉最多浸泡兩趟就要丟棄。
原玉林酒廠在當年初制肉冰燒時曾請了廖伯為師傅,後來酒廠自發研製出用肥豬肉釀造的肉冰燒。一般來說,酒廠會選擇晚稻米,因為晚稻米釀的酒更香醇。煮好的飯放在案板上冷卻成室溫後,便往飯裡撒酒餅。之後,將混了酒餅的飯放進酒罈發酵15天左右,等飯在酒罈裡發酵成糊狀,把它們倒到蒸櫃中蒸發、冷凝,清澈的酒這時就從與蒸櫃相連的管子裡流出來。這是米酒的原始狀態,可以喝,但不夠醇香。
肉冰燒的秘訣就在於釀酒的最後一個環節。先將肥豬肉一層豬肉一層白糖地疊加製成水晶肉,然後浸入裝著米酒的大甕中封存1個月後,才成為大名鼎鼎、醇香甘冽的肉冰燒,入口醇和香甜,脂香突出。有一說是因為肥豬肉的豬油像玉,摸上去有點涼涼的感覺,所以肥豬肉泡過的酒叫又稱“玉冰燒”。酒廠的肉冰燒酒度約在35度到40度之間。
廖氏家族的肉冰燒至今沒有傳人,79歲的廖伯一輩子經歷豐富,他說並不覺得這一鬱林傳統酒品製作秘方被時代遺忘淘汰有什麼可惜,順其自然最好。酒廠生產的肉冰燒據說在80年代中後期的酒池裡還剩存有,有人當時還得以一飲為快,重溫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