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彎鬚穇鰳觽皪

    原文: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⑦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⑧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⑨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⑽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⑾,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⑿。吾其還也。”亦去之。

    註釋

    ①晉侯:晉文公。秦伯:秦穆公。

    ②無禮於晉:指晉文公為公子時在外逃亡,經過鄭國,鄭文公沒有按禮節接待他。

    ④函陵:鄭地,在今河南新鄭縣北。

    ⑤氾(fàn)南:鄭地,在今河南中牟縣南。

    ⑥若:假如。

    ⑦縋: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送以亂整易。

    ⑨賜:恩惠

    ⑽闕:侵損,損害

    ⑾說:通“悅”。

    ⑿以亂易整,不武:用散亂代替整齊,這是不符合武德的。

    [13]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嘗,曾經;為,給予。

    (14)東封鄭:在東邊使鄭成為它的邊境

    15.因:依靠

    16:敝:損害

    17:知:通智

    譯文: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晉文公和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晉文公落難時候,曾經過鄭國,不受禮待)並且從屬於晉國的同時又從屬於楚國。(鄭伯有晉盟在先,又不肯專一事晉,猶生結楚之心。)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的南面。

    鄭國大夫對鄭伯說:“鄭國處於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一定能說服他們撤軍。”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不能幹什麼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

    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

    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別的國家把遠地作為(秦國的)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做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晉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他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何時才能滿足呢?(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往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侵損秦國,將從哪裡得到它所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伯很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杞子、逢孫、楊孫守衛鄭國,於是秦國就撤軍了。

    子犯請求襲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撤離了鄭國。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燭之武退秦師(一)詞類活用

    ①軍:晉軍函陵。軍,意為駐軍,名詞活用為動詞。

    ②遠:越國以鄙遠。遠,意為遠地、遠方,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④闕:若不闕秦。闕,動詞的使動用法,意為使……削減。

    (二)文言虛詞

    ①而:今急而求子。而,根據具體語境應譯為“才”。

    ②是:是寡人之過也。是,指示代詞,當作“這”講;因為本句是個判斷句,所以譯

    為“這是我的過錯”。

    (三)一詞多義

    1.若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如,比得上。

    若宗師之文,則懲時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顧炎武:《文章繁簡》,錶轉折,“至於”。

    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刻舟求劍》,像。

    若潛師而來,國可得也——《左傳·殽之戰》,表假設,如果。

    2.說是說也,人常疑之——蘇軾:《石鐘山記》,說法。

    說備使撫表眾——《資治通鑑·赤壁之戰》,勸說。

    請說之——《墨子·公輸》,陳述。

    公輸盤不說——《墨子·公輸》,(同“悅”)高興。

    3.辭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婉言。

    近者奉辭伐罪——《資治通鑑·赤壁之戰》,命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過了30歲真的沒有愛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