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會不會是我們的認知有限,如果其它星系其它能量場,組織場。所有的組織形態都不一樣。顛覆推翻現在所認知的?
7
回覆列表
  • 1 # 羅國希1

    言歸正傳:眾所周知,全球180多個國家從2005年開始連續12年強制減排二氧化碳。結果是二氧化碳濃度從277ppm至2016年上升為400ppm。【世界氣象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017年1月至9月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時化約高1.1度2013-2017年已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五年期】。

    為了讓氣候科學家口服,心服。讓普邏大眾多一些理解自然科學的知識。本人似一位自然科學的[自學家]先解釋“五年期”

    由於近年來經常性:導彈試射,火箭升空,發射衛星,核試,多國輪翻多次軍演,美航母艇隊三番多次海上自由行等等,所排放的“高能熱浪”不可低估,絕對不能視作小孩過家家放幾個鞭炮那麼高興好玩。

    所謂工業化前時代:我們應該以1750年設定為初始年效為合適,當時稱工業革命。1750--2017時過267年。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1.1度。並且多年來徘徊在1.1度高居不下。因此被氣候科學家誤認為是全球變暖。並不是這麼簡單。因為全球平均溫度和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是兩個不同概念。簡單說:全球平均溫度是白天黑夜都在升降變化。但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是隻升而不降。是界定全球變暖的唯一根據。是自然規律。一定要監測到地表平均溫度上升,才能確認為全球變暖。2005年發現了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74度。那麼:全球平均升溫約高1.1度減去0.74度,等於0.36度。也就是說,由於267年來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74度而導致了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0.36度。現實上,一年四季的溫差,一天晝夜的溫差是多少度連小孩都知道。氣候科學家競然拿0.36溫差大做文章。還要強調是二氧化碳造成全球變暖,千萬年來太陽都不能造成全球變暖。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只不過是400ppm。靠譜嗎?(是不是隻適合地球周邊能量場?)。待下一節再詳細論述。如不能全文原文發,不再續發表。望各位見諒。

    【本文作者[息然學家]羅國希】

    再續前言:本人認為:能量場和組織場是遍在而不見。比如,地心吸力,地球上南,北極磁埸。只要脫離地心吸力就可以漫遊太空。只要旋轉磁埸就可以發出交流電,透過轉速,配合極對數就可以獲得週率,透過升.降變壓就可以得到日常所用的50週,220/380伏電壓的交流電。至於其它星系由於遙不可及,請恕冇水平解釋。對不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農曆九月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