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王×成
張港
1973年的冬天,冷得邪乎,興安嶺上龍門農場,田鼠凍得鑽進知青宿含。於是,可怕的鼠疫暴發了。
1月27日夜,狂風打鼓,大雪拍門。一輛馬爬犁從三分場馳到衛生院,抬下上海人李志鵬。
李志鵬臉泛了青。高燒的人這個臉色,是真不行了。他要說什麼,又發不出聲音。他指指我上衣口袋,比畫著。我明白了,他是要寫字。我的破鋼筆其實只是擺設,極少用。
李志鵬哆嗦著接筆,哆嗦著摸出一塊挺舊的手絹包。在手絹上,他費力地寫出個“王”,筆就不下水了。我接來筆,用舌頭洇了洇,又下水了。他接著寫,寫得太費力,寫了老長時間,之後他就閉上了眼睛。送他來的上海人比畫:“把這個包——交給這個人——對嗎?”
李志鵬點點頭,我們幾個人連聲喊:“一定一定一定。”李志鵬的眼睛睜了一下又合上,就再也沒有睜開。
上海小夥子李志鵬就這樣走了。最後陪他的,只有三個上海知青加上一個東北的我。處理完後事,我們想起了那手絹包。
髒兮兮的舊手絹,裡面是鈔票,35元。皺手絹上的字,歪歪扭扭,第一個是“王”;第三個是“成”;中間這個,有人說是“之”,有人說像“雲”,有人分析是“立”。不管怎麼說,一定要將這手絹包送到王×成手上——我們點頭了,我們答應過李志鵬。
龍門農場也就五六千人,找一個人還不難。我們先從三分場開始,先從上海人入手,可是,沒有王×成。
我們成立了“專案小組”,分工負責,分片包乾,拉開大網。然而,還是找不到。
一轉眼,上海知青大返城,專案小組成員最後剩了我一個。每一個人走時,都對我說“一定一定,一定要找到王×成”。
之後,我與上海書信不斷,上海與我書信不斷。
一晃,我也離開了農場,也娶著了媳婦。我給媳婦講手絹包的事。媳婦手指在舌上抹溼,一張一張數過那35元錢。她將手指頭塞進我的秋衣破洞裡,一轉一攪:“真的不少哩!夠織件毛衣哩!”她枕在我的手臂上,日子窮而甜。
兒子降生,特能吃,而他娘沒奶。因為錢斷了,所以奶粉斷了。媳婦先是罵我無能,然後又是罵我無能,最後,她摸出手絹包摔在炕上。我狠狠地瞪她,說:“不行!”
我與上海書信不斷,上海與我書信不斷。可是,那個王×成,就是找不到。
尋找王×成的隊伍漸漸發展壯大,我們這些最窮的人家卻最先安裝上電話,打著長途電話研究王×成,研究手絹包。
那一年,上海來了興致勃勃的電話:“找到了,在上海,原來的龍門知青。”電話要我帶上東西,趕赴滬上。“郵不行嗎?”“不行,面當面,物對人,得確認。”
想想那個大風雪之夜的李志鵬,我帶上乾糧,買了車票。
那人叫王子成,手絹不對,錢的數額也不對。雖然路費是上海人出的,可我欠了債,債是大田的野草,鋤了又長。
一晃,我發現自己老了。這個手絹包,讓我長出許多皺紋。可是,怎麼辦呢?那個大風雪之夜,李志鵬最後那樣子,總在夢裡,總在醒時。我與上海人通話,決定發起一次大規模的總攻——不管不顧地不分時間地點人物地大講這個手絹包的故事,發動群眾,搜尋王×成。
這天,我接到個電話,那人自稱龍門農場的,在城裡治病。事情重要,電話說不行,要我到醫院會面。
路上,我忽然想到,這自稱叫於誠的人,莫不就是找了20年的王×成?
比我還老的於誠,果然就是“王×成”。
於誠摸著手絹包:“是不是35塊?是不是兩張10塊,一張5塊,剩下1元的,還有兩張5角?”
“是是是,對對對!”
“兩張10塊的,賣榛子錢;一張5塊的,土豆錢……”於誠老淚縱橫。
“找了20年呀!原來是你。”我終於明白了,在農場時,我是知青,他是山東移民,我們相隔二十多公里。
於誠翻來覆去地看手絹,翻來覆去摩挲那些市面上已難見的舊紙幣。突然,他將錢拍我手上,說:“原來張眼鏡就是你呀!這些錢是你的呀!”
我傻了,我不能不傻。
於誠緩緩氣,說:“去過六分場吧。”
我沒去過。
“去六分場的路,總走過吧!”
我記不得。
“一輛膠輪拖拉機著火,你們知青救火。這還不記得?”
好像——這事有。
“有個人,救火燒了毛衣。後來我打聽了,他叫張眼鏡。我就攢了錢,託人買上海毛線,我得賠人家毛衣呀!託來轉去,沒了下落。想不到,錢錢錢……錢在這兒,你你你……你在這兒。”
淚如水潑,我不會說話了。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海人李志鵬臨終前艱難地留下遺言,表明他不想將錢據為己有,也引出下文尋找王×成的故事。
B.“債是大田的野草,鋤了又長”形象地寫出“我”生活的貧困,反映了尋找王×成的艱難。
C.小說不僅寫了我在尋找王×成,還有眾多的人也參與到尋找的隊伍中,傳遞了人間正能量。
D.於誠看到“我”後老淚縱橫,雖然他早就知道“我”是他找的人,依然為“我”的精神所感動。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以“尋找王×成”為題,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設定了懸念,激發出讀者的閱讀興趣。
B.“我”的兒子沒錢買奶粉吃,媳婦罵“我”無能,側面表現“我”一定要將錢交給王×成的決心。
C.“我”與上海書信不斷這一情節反覆出現,表明“我”一直在尋找王×成,突出了我執著的一面。
D.小說最後插敘“我”當年救助一輛著火的拖拉機的情節,完善了小說內容,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8.小說以“我”的視角來敘述故事,這樣構思有什麼好處?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4分)
9.小說結尾設定巧妙,請分析其表達效果。(6分)
答
6.D(“他不知道‘我’就是他尋找的人”錯)
7.D(“插敘”錯)
尋找王×成
張港
1973年的冬天,冷得邪乎,興安嶺上龍門農場,田鼠凍得鑽進知青宿含。於是,可怕的鼠疫暴發了。
1月27日夜,狂風打鼓,大雪拍門。一輛馬爬犁從三分場馳到衛生院,抬下上海人李志鵬。
李志鵬臉泛了青。高燒的人這個臉色,是真不行了。他要說什麼,又發不出聲音。他指指我上衣口袋,比畫著。我明白了,他是要寫字。我的破鋼筆其實只是擺設,極少用。
李志鵬哆嗦著接筆,哆嗦著摸出一塊挺舊的手絹包。在手絹上,他費力地寫出個“王”,筆就不下水了。我接來筆,用舌頭洇了洇,又下水了。他接著寫,寫得太費力,寫了老長時間,之後他就閉上了眼睛。送他來的上海人比畫:“把這個包——交給這個人——對嗎?”
李志鵬點點頭,我們幾個人連聲喊:“一定一定一定。”李志鵬的眼睛睜了一下又合上,就再也沒有睜開。
上海小夥子李志鵬就這樣走了。最後陪他的,只有三個上海知青加上一個東北的我。處理完後事,我們想起了那手絹包。
髒兮兮的舊手絹,裡面是鈔票,35元。皺手絹上的字,歪歪扭扭,第一個是“王”;第三個是“成”;中間這個,有人說是“之”,有人說像“雲”,有人分析是“立”。不管怎麼說,一定要將這手絹包送到王×成手上——我們點頭了,我們答應過李志鵬。
龍門農場也就五六千人,找一個人還不難。我們先從三分場開始,先從上海人入手,可是,沒有王×成。
我們成立了“專案小組”,分工負責,分片包乾,拉開大網。然而,還是找不到。
一轉眼,上海知青大返城,專案小組成員最後剩了我一個。每一個人走時,都對我說“一定一定,一定要找到王×成”。
之後,我與上海書信不斷,上海與我書信不斷。
一晃,我也離開了農場,也娶著了媳婦。我給媳婦講手絹包的事。媳婦手指在舌上抹溼,一張一張數過那35元錢。她將手指頭塞進我的秋衣破洞裡,一轉一攪:“真的不少哩!夠織件毛衣哩!”她枕在我的手臂上,日子窮而甜。
兒子降生,特能吃,而他娘沒奶。因為錢斷了,所以奶粉斷了。媳婦先是罵我無能,然後又是罵我無能,最後,她摸出手絹包摔在炕上。我狠狠地瞪她,說:“不行!”
我與上海書信不斷,上海與我書信不斷。可是,那個王×成,就是找不到。
尋找王×成的隊伍漸漸發展壯大,我們這些最窮的人家卻最先安裝上電話,打著長途電話研究王×成,研究手絹包。
那一年,上海來了興致勃勃的電話:“找到了,在上海,原來的龍門知青。”電話要我帶上東西,趕赴滬上。“郵不行嗎?”“不行,面當面,物對人,得確認。”
想想那個大風雪之夜的李志鵬,我帶上乾糧,買了車票。
那人叫王子成,手絹不對,錢的數額也不對。雖然路費是上海人出的,可我欠了債,債是大田的野草,鋤了又長。
一晃,我發現自己老了。這個手絹包,讓我長出許多皺紋。可是,怎麼辦呢?那個大風雪之夜,李志鵬最後那樣子,總在夢裡,總在醒時。我與上海人通話,決定發起一次大規模的總攻——不管不顧地不分時間地點人物地大講這個手絹包的故事,發動群眾,搜尋王×成。
這天,我接到個電話,那人自稱龍門農場的,在城裡治病。事情重要,電話說不行,要我到醫院會面。
路上,我忽然想到,這自稱叫於誠的人,莫不就是找了20年的王×成?
比我還老的於誠,果然就是“王×成”。
於誠摸著手絹包:“是不是35塊?是不是兩張10塊,一張5塊,剩下1元的,還有兩張5角?”
“是是是,對對對!”
“兩張10塊的,賣榛子錢;一張5塊的,土豆錢……”於誠老淚縱橫。
“找了20年呀!原來是你。”我終於明白了,在農場時,我是知青,他是山東移民,我們相隔二十多公里。
於誠翻來覆去地看手絹,翻來覆去摩挲那些市面上已難見的舊紙幣。突然,他將錢拍我手上,說:“原來張眼鏡就是你呀!這些錢是你的呀!”
我傻了,我不能不傻。
於誠緩緩氣,說:“去過六分場吧。”
我沒去過。
“去六分場的路,總走過吧!”
我記不得。
“一輛膠輪拖拉機著火,你們知青救火。這還不記得?”
好像——這事有。
“有個人,救火燒了毛衣。後來我打聽了,他叫張眼鏡。我就攢了錢,託人買上海毛線,我得賠人家毛衣呀!託來轉去,沒了下落。想不到,錢錢錢……錢在這兒,你你你……你在這兒。”
淚如水潑,我不會說話了。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海人李志鵬臨終前艱難地留下遺言,表明他不想將錢據為己有,也引出下文尋找王×成的故事。
B.“債是大田的野草,鋤了又長”形象地寫出“我”生活的貧困,反映了尋找王×成的艱難。
C.小說不僅寫了我在尋找王×成,還有眾多的人也參與到尋找的隊伍中,傳遞了人間正能量。
D.於誠看到“我”後老淚縱橫,雖然他早就知道“我”是他找的人,依然為“我”的精神所感動。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以“尋找王×成”為題,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設定了懸念,激發出讀者的閱讀興趣。
B.“我”的兒子沒錢買奶粉吃,媳婦罵“我”無能,側面表現“我”一定要將錢交給王×成的決心。
C.“我”與上海書信不斷這一情節反覆出現,表明“我”一直在尋找王×成,突出了我執著的一面。
D.小說最後插敘“我”當年救助一輛著火的拖拉機的情節,完善了小說內容,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8.小說以“我”的視角來敘述故事,這樣構思有什麼好處?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4分)
9.小說結尾設定巧妙,請分析其表達效果。(6分)
答
6.D(“他不知道‘我’就是他尋找的人”錯)
7.D(“插敘”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