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亞洲人
-
2 # 采薇9290
這個問題問得好,個人覺得這是行業的問題。
首先,醫生和老師不同,相比較而言醫生的學術性更高,都沉浸在搞學術上,自然沒心思顧及職稱。
然後,醫生對於學歷和論文要求非常高,沒有核心論文,評職稱很難。
最後,醫院是差額事業單位,醫生的工資和業績掛鉤,醫生的待遇是非常好的,即使職稱是副主任醫師,也比當老師高的多。
我有一個同事,他的媳婦是護士,是合同工,注意,沒有編制,如果有編制會更高。
他的工資是他媳婦的四分之一還少
學校是全額事業單位,工資就那麼一點點,即使學校創收了,還是要交到財政局來統一分配。
所以,教師更在意職稱,一句話,窮的
-
3 # 博學微風短影片
主要是評職稱的方式不一樣。醫療行業職稱評定以考試為主,所謂胸中有丘壑,職稱到手來。而教育行業,職稱評定的條件主要圍繞課題、論文、優質課、參加競賽獲獎、綜合榮譽等設定,大都涉及到外力的因素,比如論文可以買,綜合榮譽可以找領導要,做課題和參加優質課評選需要領導推薦,最最重要的還有領導打分和同行測評,不善於交際的老師就有可能吃虧,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所有這些外力的介入,就會造就很多的不公,波濤洶湧也就不足為怪了!
-
4 # 蠟燭的幸福生活
我是最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我們的家庭組合就是一師一醫。
醫療行業評職稱風平浪靜的原因就是他們以考代評,要想晉升職稱,必須要透過國家組織的職稱考試才能獲得資格,你考不過就沒有資格晉升職稱。這樣,你有本事透過自己的努力考過了,單位就會聘任了;否則,你就是再有人脈,再有關係也是白搭。所以,醫療行業評職稱還是相對公平的!
教師行業評職稱波濤洶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有外界因素所幹預,沒有一項可以透過考試獲得資格的措施,所以當職稱評定的時候都會使出渾身解數,動用一切可動用的力量來獲取資格。如果評不上,還可以採取一些耍無賴的方式來攪亂職稱的評定,企圖渾水摸魚。
因此,醫療和教育倆個行業評職稱是截然不同的情況,這也是醫療行業不會出現姚老師這類人物的主要原因!
-
5 # 山裡紅滴溜溜的圓
醫生評職稱靠的是真才實學,真正是能力和水平。評上的理所應當,評不上的也沒有怨言。教師評職稱是在瞎胡鬧,論文課題可以作假,證書幾乎是憑關係,除了畢業證是真的,民主評議更是荒唐。評上的工資增長很多,以後一切利益和職稱掛鉤,而且以後可以離開教學一線,不再努力工作,可以看大門,可以管圖書,什麼輕鬆做什麼。你說這樣的職稱評審制度有什麼積極意義嗎?純粹是.......
-
6 # 禧貝米粉
我參加指導學生寫歷史小論文,填表要學校蓋章好送進修學校。結果學校辦公室一個蓋印的傢伙刁難我,裝出一個官樣說什麼不可以隨便蓋。如果換個學校中層去蓋,屁顛屁顛二話不說就給蓋了順帶拍拍馬屁。問題是那些中層根本沒耐心沒能力指導小論文。所以教師職稱評定是看人的。不公就是這樣。一個系統,圍繞著職稱,爭得頭破血流。在底下默默教書,不搞各種花樣,根本沒得評,工資到退休都最低檔。因為職稱,給了各個管理人員,管理部門刁難教師,對著教師頤指氣使瞎指揮,一會兒這個評比一會兒那個比賽,材料整這個整那個。高興了給幾個名額,學校中層沒評的先吃,剩下的才給普通教師搶,以示公平。造就普通教師內部關係也緊張,生怕那僅剩的那一丟丟肉被其他老師搶了沒吃到。
-
7 # 麥客146805536
醫生以考代評,同等條件下如申報名額有限,先在單位主持下學歷,資歷,論文和歷年考核打分排隊,還得有上級醫院進修和支援基層經歷。
-
8 # 歲月靜好327
行業不同,評聘規則也不同。也不能說醫療行業風平浪靜,醫療行業的職稱首先要透過考試,包括技能操作和理論考試,全部達到合格線後才能有資格參加職稱晉級評審,考試過程也是異常艱難困苦。身邊就有朋友考執業醫師考了10年或以上都沒考過的。從初級到中級到副高階都是需要一級級考上來的,沒有努力付出是無法得到回報的!所以說醫學行業是活到老,考到老呢!相對來說透過考試這道門檻來晉升職稱應該更顯得公平一些吧!
-
9 # 鬥天鬥地鬥自己
公立醫院醫護職稱和教師職稱差不多。也確實如作者所說:醫療行業風平浪靜,教師行業波濤洶湧。
首先我要否定掉其他一切原因。別說醫療行業中沒有競爭,也別說醫療行業沒有論文要求,也別說醫療行業沒有各種打分……
教師行業中的各種合適的,奇葩的要求,醫療行業都有。而且還變本加厲,例如教育論文大約在300—500一篇,醫療論文大約在2000—20000一篇。
那麼為什麼出現了這麼大的差距呢?
理由只有一個:獎金!
教育部門的獎金叫績效工資。平時發70%,學校統籌30%。整體來說佔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這筆錢與其說是獎金,不如說是工資的一部分。因為其劃分比例也是按照職稱來劃分的。
這種情況下,教師其實只有一個收入,就是按照職稱分配的“工資和績效工資”。於是就出現了:大家幹著一樣的活,你拿3000,我拿5000,他拿7000的情況。最高是最低的2.3倍。
而醫療部門呢?
我們一個沒有正式編制的表妹,工資是當地最低工資1500。但是按照所在科室收入發獎金,最高每月達到10000元。有編制的親戚,工資3000,獎金還是10000元。只有一個護士長額外獲得2000元每月。
也就是說即使有了編制,即使職稱差距巨大。但是他們的獎金是一致的。我們幹著一樣的活:你一個月11500,我13000,她15000。最高是最低的1.3倍。
這就是現實:教師窮工資死,只能拿那點錢,那就要拼個你死我活。醫護人員獎金高,按編制和職稱發的那點錢對於總體收入影響不大。
-
10 # 不知秋月待何人
一個是評;一個硬指標達到,以考為主;你認為是考公平還是評公平?如果以考代評,就沒事了,估計領導不願放棄評這個權力。
-
11 # 畫皮夢
醫生治病救人看得見摸得著,職稱剛性體現,很難造假!教師的水平不是短期行為,長期投入,短期難辨真偽優劣!例如,如果一個著名大學教授,培養不出一個得意門生,該如何看待?其中糾結不能一概而論,有諸多因素?
-
12 # 雲山水001
1985年前,專業技術職稱只有四個系列:工程、醫療、科研和大專院校。這是因為這些系列專業性強,技術職稱是可用考試來評定的。解放前連中醫師都要經考試院組織考試,合格者由考試院頒發證書才能行醫。85年後技術職稱擴充套件到各行各業,最後還設立了經濟師、政工師系列。中小學教師也評定了技術職稱。後擴充套件的技術職稱系列由於不能像醫師那樣以考代評,非專業因素介入致客觀性公正性減弱,技術職稱專業水平含金量降低,而由技術職稱帶來的待遇提高,這必然會引起一些矛盾。說這些絕不是否定中小學所有的高階職稱教師的水平和貢獻,只是回答問題,望能理解。順便說一句,現在人社部是否應把專業技術職稱的改革完善問題納入議事日程呢?
-
13 # 日月星辰1
教育行業和醫療行業的區別是所處環境不同,面對的群體不同,需求的願望不同。教師面對的是學生和家長,是無數的學生和無數的家長;醫生面對的是一個病人,是有求生願望的病人,家人能積極配合,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醫生就是救世主。
-
14 # 葉盡影在
歸根結底還是教師窮啊,為了這些蠅頭小利,爭得你死我活。醫生收入遠比教師高,有的加個班都是數千元,有的家有私人診所,上班掙錢兩不誤。我老婆做個骨折手術請個專家就1個多小時,給醫生2千,有時一天做幾個手術,收入相當可觀。老師就是那點兒工資,少得一家人養活不了,不爭行嗎?
-
15 # 平淡44816
這個問題問得好。教育行業為評職稱不得安寧,主要是教師業績不好客觀評價,業績不與受教師業務能力,還與生源、學校管理制度有關,另外各教師間角色互換容易嗎,沒有哪個老師可以說學校缺他(她)不可,所以評誰上高階沒有絕對服眾的人選。而一所醫院的醫生的業績基本只與醫生個人能力有關,業務能力強的基本被推上科主任、副院長的職位,也都是某一專業方面的專家,該醫院的業務大拿,缺了他(她),該醫院某專業領域還真不行,短期內也無人能頂上,這些業務骨幹評副高、正高能服眾,當然就風平浪靜。
-
16 # 鄉村教師老王
這個問題我回答肯定準確,因為我家也有醫生。醫生的職稱按年限等條件,去考,一般是象徵性的。如果教師的職稱也去考,可能也少些問題。但教師的工作有特殊性,一個會考試但不講道德的人也完全可能領先,於是發明了評的辦法,但既是評,自然就會滋生腐敗、潛規則。
-
17 # 不凡的溪流N8
教師的職稱技術含量不高,高階與中級的業務能力沒區別,而且評到高階職稱後在一線教書的並不多,醫療行業的高階職稱業務是過硬的。
-
18 # qzuser236737859
醫生職稱是憑真本事考的,各憑真功夫沒法不服氣;教師職稱是“評”的,靠的是套路和投機,水太深,許多有本事、教書認真的教師一般評職稱都很難。
-
19 # 勇敢胡說霸道
醫療行業評職稱,論文文憑都要夠,但更多是要過考試關。考過了,職稱基本就過了,考不過,職稱就過不了。教師的職稱受外力影響大,首先校內名額有限,很多同事過評職稱基本線後更多是比材料的多寡、含金量和等級,還要看帶班主任年限,一些副科教師甚至要乘以1以內的係數,這些都是校內人為設定的,公不公平就很難說了;其次,校內還要搞民主打分,第一級是全體教師打分,第二級也是最主要的就是評審小組打分,中層領導正職、校長級和各科教研組長基本是小組成員,所以人為操作性太大,貌似公平,其實最不公平;最後,校內掙得頭破血流之後,市級評審還要刷人,被刷下來的理由更多,比如教案太新、沒有教務處蓋章、論文等級不夠、沒有年度評優等,但這些都是藉口,主要是過關率在卡著。
因為人為操作性太大,教師職稱註定不能平靜。所以,不如學習醫生,直接考試定職稱。
回覆列表
前者經濟效益好於後者,中國的醫療產業化明顯走在教育產業化前面。醫生靠硬技術謀生,科室基本實施了承包制: 教師職業屬於軟科學,參與的人多,評比依然激烈。作為曾經的教師,我確實經歷過你說的“波濤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