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的有待完善
-
2 # 逝夢139860239
大師能寫出“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如果我的作文寫出“我的老家家門口有兩棵樹,一顆是柳樹,另一棵也是柳樹”一定會被大家笑話是個125的兩倍
-
3 # 大勢至菩薩蠻
通假字是要有通例的,不是說你說是通假字就是通假字,要主流文學界承認才行,而且不能是個例,需要從古籍中找到循證。不會因為他是大師錯別字就變成了通假字
-
4 # 杜小琨
因為那時候白話文運動剛剛興起,還沒形成正式的標準。魯肅當時認為,救病先救人。白話文運動以及建國後的簡體字等簡化文化運動極大的推進了文化普及,降低中國文盲人口。
在大家都沒有標準的時候,他就是標準。只是後來更加演化了。
總結來說:魯迅的錯別字用在白話文標準建立之前,叫通假字。你的……在標準建立之後,叫錯別字。
對了老鐵,還有火星文還沒形成標準,如果你想讓你的曾孫子也問類似的問題,請抓緊咯
-
5 # 歷史的烽火
魯迅的錯別字不是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代的,可以簡單理解為就是古人的錯別字,只不過那些作者,文章太有名了,大家都跟著錯了,就叫通假字
而魯迅那個時代,白話文不是很規範,用現在的標準看那就是錯別字了,在當時就是正常的
如果現代一個人很有成就,說不定他寫的錯別字在後代也會被尊為通假字
-
6 # 王博士的語文課
因為魯迅所處的時代,是現代漢語剛剛興起的時代,語法不規範。
民國之前,讀書人只要寫點嚴肅的文章(專為老百姓寫的白話文小說不算),就一定是文言文,寫白話簡直LOW的不要不要的,但在那個遍地文盲的時代,文言文就註定只能是文化人的自娛自樂。
民國時期,知識分子開始呼籲大家要寫一種適合大規模在社會上普及的文字,從而讓知識能更快更好的傳播。
但萬事開頭難啊,文言文精妙出彩,但寫起來百姓看不懂,學起來也難。白話文簡單易懂,但純粹是下里巴人的口頭語,既無文采也不規範。
我們民族的文化人不得不慢慢探索,摸石頭過河。摸到建國後,現代漢語終成體系,從字詞到語法都規範起來了。
這就是為啥你看魯迅的文章會覺得語法很彆扭,但老師又不允許你對此大放厥詞的原因。
-
7 # 當裡個當哇
因為他們那時沒有網路,出現新字或者新用法很多人不知道,如果一個地區的人都用原來舊的音譯字,不知道已經有新字新用法出現了,也不能判別他是錯的,所以就說是通假了。簡單點說就是他們圈子太小。
-
8 # 南海一沙
那時候白話剛開始,有些無定法,現在都是有固定用法了。另一方面,當然,現在的你,如果你到魯迅的一半級別,也可以有這待遇
-
9 # 盛夏滿街的大腿
魯迅那是新文化白話文的開拓者,他前面沒有前例,也沒有個成熟的體系。今日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乾的。
-
10 # 老亮233
對於大師,錯別字直接改掉就行了,但偏有這麼一批人(高階黑)說是通假,印象中如聳(悚)然一驚,還有一個蘊(薀)未分。但是,絕大多數是大師有意為之。
-
11 # 四川達州人
所謂通假字,是古代漢語尚且沒有完成涵義的基本覆蓋,漢字數量不足,交流渠道也比較少,而漢字在不斷創造新增。在缺乏對應漢字的時候,古人只能借某些漢字來表述。
比如:將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中的這個被其實是披。
正因為如此,越是古漢文,通假字也就越多,但明代之後已很少使用通假字。
魯迅時期又不一樣。
1919年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文興起。在這個轉型時刻,白話文的書寫、用法本就不正規。當然,這也就少不了文言文過渡時期的各自為政,出現通假字甚至別字也是很正常的。
可誰叫人家是大師呢。
回覆列表
古代屠殺叫做民族融合,人民內部矛盾。
古代相互吞併,叫歷史發展趨勢。
古代投降叫統一
古代領土擴張叫開疆拓土。
總之,他們沒有錯,你的價值觀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