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07326165656

    元史》載,宋元之際,世道紛亂。學者許衡外出,天氣炎熱,口渴難忍。路邊正好有棵梨樹,行人都去摘梨止渴。唯許衡不為所動。有人問:“你為何不摘梨呢?”許衡道:“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他迂腐,說:“世道如此紛亂,管他誰的梨?它已沒有主人了。”許衡說:“梨雖無主,但我心有主。”  

    好一個可欽可敬的“我心有主”!寥寥數字,充分表現了許衡的高尚情操。更重要的是,它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做人就應該抱定做人的崇高準則,不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都要時時做到心中有“主”。  

    “我心有主”,貴在堅定堅決,就是無論遇到任何情況都毫不動搖,不管“梨”是有主還是無主,不管是眾目睽睽之下,還是獨處暗室之中,都能“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古今成大器者,哪一個不是抱定自己的人生準則而矢志不渝的呢?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原疾呼“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陶淵明曰“不為五斗米折腰” ,范仲淹慨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食美華人的救濟糧……正是這些人構成了我們的民族脊樑。  

    “我心有主”,要靠奮鬥得來,就是要能排除盲目的從眾心理,跟世俗拼爭。排除外界的干擾和誘惑,不為外物所役,不為名利所困。古人柳下惠坐懷不亂,被稱為千古美談,因為他“我心有主”;楊震深夜卻金,因為他也“我心有主”。所以,要做到“我心有主”,非經歷一番心的磨鍊求索拼搏不可,唯其如此,我們才會在逆境中,在衝突中,在只有自己的黑夜裡堅守永恆的美麗。  

    “我心有主”,難在始終如一。當今社會面臨多樣化,機遇多,誘惑也多,諸如權惑、利惑、色惑等等,時刻衝擊、腐蝕著人們的靈魂。面對這些誘惑,作為一名人民公僕,要交出人們滿意的答卷,就必須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堅持原則,心中有“主”。黨的宗旨黨的紀律,就是我們心中的“主”。心裡能始終記著為人民服務,記著黨紀條規,不為各種誘惑所動,就可稱為“我心有主”;反之,違法亂紀,貪汙腐化,沉溺於燈紅酒綠,拜倒在孔方兄和石榴裙下,就是心中無“主”。所以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堅持心中有“主”,決不放縱自己。  

    “世事無常,我心有主”,這是一種豁達的胸襟,是一種超然的生活態度,更是一種高貴的生存智慧。在紛繁蕪雜的社會,如果我們時時不忘固守自己的心靈,我們的人生一定會異彩紛呈,大放光芒。朋友,請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守住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園,讓我心有主,讓“梨”的誘惑變成虛無。  

    人生旅途,千萬記住:我心有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青銅器為什麼外面是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