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人談歷史

    古往今來,皇權的交替中無不充滿了血雨腥風,為了爭名奪利,家族之間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事情不盡其數。也因為權利兄弟和父子之間反目成仇之事不可列舉,但是歷史上竟有兩個品格最為高尚的兄弟,他們就是伯夷和叔齊。

    伯夷和叔齊兄弟情深 商朝末年,伯夷和叔齊兄弟很有盛名並且以仁義著稱,他們兩個都是孤竹君的兒子,孤竹君死前想立叔齊作為君,但是父親死後,叔齊不願繼承父親的君位,並且硬要把自己的君位讓給自己的兄弟伯夷,伯夷覺得這違背了自己父親的意願,堅決不肯,但是叔齊皆力推舉伯夷繼位,伯夷不想讓叔齊和群臣為難,就自己偷偷逃走了。

    雖然伯夷逃走了,但是叔齊還是堅決不肯繼承父親的君位,大臣一一勸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但是伯夷覺得自己的兄弟比自己更有才能,他都不肯繼位自己憑什麼可以坐上君位,於是叔齊也逃走了,就這樣沒辦法只好另立孤竹君的另外一個兒子繼位。

    伯夷和叔齊逃出國家不肯做君 伯夷和叔齊逃走後都不打算在回國了,兄弟二人聽說西伯侯姬昌敬養老人,品性端正,於是商量過後就打算去投奔姬昌,可是等他們到了西伯侯的封地,西伯侯姬昌剛好死了,他的兒子周武王姬發繼位了,並且尊稱姬昌為文王。

    這時候武王姬發把姬昌的靈位放在車上,正準備去攻打商紂王,伯夷和叔齊硬是攔住了姬發的馬車,他們勸阻道:“父親死了還沒有安葬,就去發動戰爭,這是不孝的,作為一個臣子卻去攻打自己的國家,這是不仁的。” 當眾罵武王姬發不仁不孝,將領請求殺了他們兩個,這時候太公姜子牙勸阻道:“他們兩個是仁義之士”把他們扶起來送走。

    等到武王姬發平定了天下,伯夷和叔齊卻以此為恥,天下都是周朝的來,他們堅決不吃周朝的糧食,並且隱居在首陽山,憑藉採摘一些野菜來充飢飽腹,就這樣餓死在了山上。 太公姜子牙赦免救了伯夷叔齊 伯夷和叔齊兄弟二人具有同樣高尚的品格,孔子曾多次在學生面前誇讚他們“伯夷、叔齊不記舊仇,因而很少怨言”並且說他們追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為什麼要怨恨呢!

    孔子一直以伯夷和叔齊來教導自己的學生,他覺得自己的學生中只有顏回具有伯夷和叔齊這樣的仁義道德,在孔子看來伯夷和叔齊正是所有為子為臣人的代表和楷模。

    孔子多次稱讚伯夷,叔齊 雖然有人覺得,上天是不公平的,像伯夷、叔齊這樣具有高尚品格的人卻被餓死,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竟然會窮困潦倒一生,而像盜蹠那樣的兇惡殘暴,不仁不義之人,卻豐衣足食,長命百歲,或許這正是君子和小人的差別。

    孔子說過“君子最擔心的是死後名聲不被傳揚”對於君子他們把名聲看的比生命更加重要,對於君子仁義比物質更能滿足他們,就像伯夷和叔齊一生追求仁德,並且從不怨恨,他們最後雖然餓死了,但是也得到了仁德,後世皆以他們作為仁義的楷模。

    就像那句詩說的“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往今來聖賢者都有自己心中堅持的仁義道德,他們把這些看的比生命更加重要,對於他們來說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違背了自己心中的道義,伯夷、叔齊雖然餓死,但是他們心中的道義卻留存了下來,後世千秋萬代都將會以此稱讚。

  • 2 # 百里不奚

    商朝末年,有一個諸侯國名叫孤竹。孤獨國君生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伯夷,小兒子叫叔齊,國君喜歡小兒子叔齊,想把大位傳給他,國君去世之後,叔齊認為小兒子繼位不妥,還是讓大哥伯夷做國君,伯夷就對弟弟說:還是你來做國君吧,這是父親的遺命。為了不讓弟弟為難,伯夷離國出走,沒想到叔齊也不願意奪兄長之位當國君,也離國出走,結果只好由二兒子當了國君。

    伯夷叔齊從小就受到了嚴格的教誨,他們的眼睛不看惡色、耳朵不聽惡聲,君主暴虐無道,他們不出來做事;百姓沒有德行的,他們不與其相處。天下大治便進而論道,天下混亂便退而隱居,他們認為與橫行霸道為非作歹的人相處,就好像穿著上朝的衣服,戴著上朝的帽子而去坐在泥地上一樣。後來聽說西伯侯姬昌實行仁政,贍養老人,他們就來到西岐投奔西伯侯。

    可是等他們來到西岐的時候,西伯侯已死,他的兒子姬發繼位,不久,武王伐紂的大軍出發了,姬發追諡西伯侯為周文王,並把他的木質的靈牌放在戰車上,向東進軍討伐紂王。

    伯夷叔齊看到這種情形,跪在武王的馬前大聲進諫說:父死不葬,在守喪期間用兵,這難道是“孝”嗎?以臣子的身份討伐君主可以稱之為“仁”嗎?

    旁邊計程車兵聽他們口出狂言侮辱武王,想把他們推出去斬首,姜子牙制止了,說這兩個是講仁義的人,就把他們扶到一旁,伯夷叔齊被士兵拉離行軍的大道,嘴裡還不停罵武王的伐紂之舉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感嘆世道混亂、人情涼薄。

    後來武王伐紂成功,紂王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天下都歸了周朝,伯夷叔齊認為武王以臣下攻伐君主、靠武力奪取政權,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可恥行為。因此他們不吃周朝的糧食來表示自己的高尚節操,與周朝決裂。

    他們來到西北的首陽山上,山上有種植物叫做“薇”,是可以吃的。伯夷叔齊就采薇做成菜羹,維持生計。時間一長兩個人因為飢餓,瘦的皮包骨頭,疲軟的連行走都不能。在他們將要餓死的時候,還掙扎著唱歌,大意是君昏臣暗,社稷不明,太平盛世一去不復返,我們無處可去,只能死去。最後二人餓死在首陽山上。

    這個故事收錄在司馬遷的《史記》,漢代建國以來統治集團內部君臣、父子、兄弟之間勾心鬥角,攻伐殘殺不休。司馬遷對此深惡痛絕,他借為伯夷立傳之機,對當時好人遭殃,壞人享福的社會,提出了憤怒的質問,對歷代用以麻醉慰藉人心的所謂“天道”,也提出了強烈的懷疑,這需要莫大的勇氣。我們看歷史還是要堅持唯物主義的立場,司馬遷在漢代提出這樣的觀點無可厚非,可是到了我們這個時代,伯夷叔齊這樣的做法恐怕就不止的讚頌了。

    毛主席是什麼觀點呢?他認為:對自己國家的人民不負責任、開小差逃跑、又反對武王領導的當時的人民解放戰爭、頗有些“民主個人主義”思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三年級要上英語了,怎麼樣輔導孩子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