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萊茵山下876
-
2 # 姬光遠
《三國演義》進入日本的時間大致是在十七世紀初期的日本江戶時代。雖然日本這一時期在德川幕府的嚴格管控之下實行了將近兩個半世紀的閉關鎖國政策,日本與西方世界完全隔絕,與周邊部分鄰國也斷絕了來往。但是,日本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及文化交流,卻始終沒有停止過。
德川幕府在實行閉關鎖國的同時,大力引進並推廣中國的儒家文化,以此來加強對本國民眾的思想統治,將日本社會變成一個完全的封建制國家。據日本學者編著的《三國志享受史論考》中記載,江戶初期的儒學學者林羅山在其個人著作《羅山先生詩集》中,附有慶長九年(公元1604年)的讀書目錄,其中就有《三國演義》。這是日本迄今為止關於《三國演義》的最早記載,也是相關學者們得出一致結論的依據。日本一直以中國為師,深受三中國人物及智慧的影響。
-
3 # 還文樓主
《三國演義》是元未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所著,主要講述,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
4 # 金木水火土154029481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不但深受中中國人喜愛,也受到其它國家人民的喜愛,特別是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人的喜愛,他們對《三國演義》喜愛的程度甚至超過了中中國人,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日本自古以來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許多中國傳統文化在日本很好的保留下來,象從中國唐朝時期傳到日本的建築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服裝文化,法家文化,漢字文化等等。三國文化在日本深受歡迎也自然在情理之中。
據媒體報道,當年央視拍攝《三國演義》時,日本提出給予投資,但要求曹操這一演員由日本人扮演,但這一請求被中方拒絕,即便如此,《三國演義》電視劇每一集末尾處字幕中依然出現有贊助商日本國佳能公司的名稱。這部劇被日本國內以一萬美元的高價購買播放權,並以一萬美元的配音進行後期製作,這在當時來說的確是個天價。由此可見在日本《三國演義》是多麼的受人喜愛。
曾看過一個專題報道,在日本做街頭採訪,幾乎人人都知道三國故事,知道里面的許多人物,而且曹操和諸葛亮是他們最喜歡的人物。據統計日本目前三國俱樂部有幾百個之多,與三國相關的動漫,遊戲超過了百部
日本為什麼如此喜愛《三國演義》呢?首先日本屬於儒家文化圈內的國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古典文化情有獨鍾,喜歡中國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是理所當然,因為這部書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內容引人入勝。其次《三國演義》這本書涵蓋了廣泛的歷史知識,軍事知識,政治知識,文學知識,思想知識,藝術知識,是一本三國時代的百科全書,能開闊人的視野和思維,增強人的求知慾望。最後一點是《三國演義》宣揚的忠君思想和日本武士道提倡的忠勇思想相吻合,二者都有大丈夫為國效力戰死沙場的尚武精神,符合日本人的審美觀點。因此日本人喜歡《三國演義》。
其實南韓人和日本人一樣非常喜歡《三國演義》,南韓流行一句諺語:“不要和沒讀三國的人說話。”這句話直接說明南韓人對《三國演義》喜愛的程度不亞於日本人。更有意思的是無論《三國演義》開發出多少種動漫,遊戲,影視都有大量受眾,三國熱在南韓歷久不衰。所以認為日本比南韓更喜歡三國並不準確。
對比日本南韓人對《三國演義》的喜愛程度,越南人對《三國演義》的熱愛也毫不遜色。據近代學者陳國旺的調查研究,上世紀1945年到1954年越法戰爭期間,越南戰士在殘酷的戰爭中仍然對中國古典文學名著非常熱愛,幾乎人手一本。《三國演義》在越南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越南人甚至列出最受歡迎的三國英雄人物,前三位按次排序分別是諸葛亮、曹操、關羽;後七位分別是趙雲、張飛、劉備、魯肅、孫權、周瑜、呂布。
相比南韓、越南,日本人口眾多,擁有更多的“三國俱樂部”和“三國迷”,所以給人的印象是日本比南韓和越南更喜歡《三國演義》,不知道各位同意我的說法否?
回覆列表
南韓、越南不清楚,但可以說說日本對中國四大名著的喜愛。
從三國遊戲和動漫中可以看出他們深受武士道精神影響,崇尚武力。武士道的訣竅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為主君毫無保留的捨命獻身。所以這個時期武士道的昌盛,影響了日本對三國的崇拜 。
特別是光榮,如曹操和信長,二人同是出身一般(曹操是宦官養子,信長是非主家信秀之子,信田是織田家分家),歷經磨難,九死一生,最終奇蹟般的創造偉業等,所以,歷史的相同和相近,也造成了日本人更喜歡中國這段歷史。
就像是喜歡《西遊記》主要原因是因為佛教和唐朝背景 。
唐朝時期,中國國力空前強大,此時日本與中國的關係也是最為和睦的。這源於中日之間的一場戰鬥。公元663年,為爭奪北韓半島支配權,唐朝和日本打了中日有史以來第一仗——白江口海戰,日本慘敗。這場戰役的經過,《舊唐書》裡只有簡捷的三十一個字:“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 但對日本,就是兩回事了。要知道,這是日本攝政中大兄皇子(後為天皇)親自指揮,舉國三萬士兵,一千艘戰船,卻被只有170艘戰船,二萬人的唐軍輕易擊敗。在實力和文明的雙重碾壓下,日本在戰敗之後,國內一片驚恐,生怕唐軍乘勝“直搗黃龍”,於是在九州等沿海地段大量修築山城作為防線。但唐朝人壓根沒來,因為他們根本沒把這個偏遠落後的島國放在心上。那個時代,大唐武功強盛,對外戰爭攻無不克,這種擊潰敵軍的遭遇戰,在唐軍的輝煌戰史上實在不算什麼。從這兒之後日本遣唐留學之風盛行。日本遣唐使中的留學生與留學僧們,在學成歸朝後帶回了大唐的文明與風俗,使日本吸收了從佛道哲學到典章制度在內的所有中華文明,甚至當時的平安京,也就是今日的京都,也是完全仿照左京長安,右京洛陽的樣式而建造的,至今站在京都的街巷之中,都依然能夠感受到唐風的強烈存在。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的文明能如此溫柔而非侵略性的被其他周邊民族所接受。
佛教是產生於印度的宗教。它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後,又從中國傳到了北韓半島與日本。538年以後,日本人建設了自己的國家,開始直接從中國輸入佛教。說到日本接受佛教的影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聖德太子(574—622)。他並不是天皇,而是攝政,也就是專門輔佐天皇的人物。在日本國家的形成以及將佛教定為國教的過程中,聖德太子都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另一個重要人物就是鑑真, 他不畏艱險,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築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學界的尊敬。
但不得不說《西遊記》裡面的價值觀跟日本的有很大不同,所以影響力要比《三國》差了一些。
至於其他幾部。 《紅樓夢》是清代完成的, 進入日本時間較晚。並且翻譯成日文就沒有紅樓的韻味了。紅樓是春秋筆法,日本人很難看懂,沒有深厚的漢語文學功底,看紅樓就是受罪 。《水滸傳》的世界裡雖然有日本人崇拜的英雄好漢,但是江湖義氣太重,中中國人的江湖,日本人很難懂。
而《三國演義》則完全符合日本的審美觀與價值觀。三國所構建的世界,是一個波瀾壯闊、將星雲集的世界,是無數男兒們馳騁沙場、建功立業的時代,是無數能臣謀士鬥智鬥勇的時代,是無數梟雄活躍、英雄輩出的時代。塑造這一切的過程都離不開血與暴力,還有無數的遺憾與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