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曾經推薦我看一部電視劇叫《天道》,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
我一直沒當事,以為又是反腐之類的社會現象劇。
前些日子又搜了下,結果幾乎沒怎麼睡覺一口氣看完了。
作者兼編劇豆豆女士覺悟了得,假如語言上再樸實點就更好,不過這個感覺很不錯。
這個劇沒法講,表達的東西太多,出現的各種人物都可以拉出來是一個話題,我們可以理解為真實反映人性的寫實紀錄片吧。
單說說王志文演的丁元英給我的共鳴。
丁元英是別人眼裡的另類、高人、明白人,他有過商界怪才的經歷,有過錢,也能背運之時接受簡單的生活。他很寡淡,有哲學頭腦,遵循“自然規律”(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兜裡還有8萬美金的時候,他能一部分留給父母,另一部分幫了朋友的老婆救急,根本不考慮生活如何著落。喝茶、聽音樂、抽菸是生活必須品,除了這點奢侈的享受,其他都無所謂,吃泡麵喝碗1塊錢的混沌也不錯。缺錢的時候寧可賣收藏的唱片也不求助朋友,他屬於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的人,沒貪慾,活當下,可思維超常,難得常人理解,他也不需要別人認同。
“當有人笑話耶穌是傻子的時候,其實誰都不傻,僅僅是兩種價值觀不相容”。
丁元英去一簡陋的飯館吃飯,小販賤賤地問,“您是大老闆吧?”
丁回:“我沒工作,要不我給你這打工行嗎?”
這句話讓小販立即變臉鄙視道:光吃不幹活的人還有臉吃飯?
華人的常理思維有一個現象很普遍,就是忙才是活著,忙得要死才算活的象個人樣,所以,經常看到這樣的寒暄,最近幹嗎呢?太忙!沒空!好多事要辦!只有很少的人才敢在這個問題上回答:閒著,沒事幹。
很多人都是這樣活的,成天忙的團團轉,不忙也要表演出很忙。即使生活的錢都足夠了,還是忙的團團轉,有的也忙成了過勞死,喀嚓就死在電腦前了。據說有開淘寶店的店主都能過勞死的,無法想象那得有多忙。
常理思維就是告訴大家,忙是勤勞,待著是懶惰。當然,完全不管自己樂意不樂意,逐漸就成了慣性的機器。我還經常遇到自稱不順的人抱怨,沒事幹,很失敗。不忙,就叫失敗。
丁父親腦淤血成植物人,大夫問,你們要有經濟能力就治,至少花60萬,也僅僅維持生命。丁問大夫:怎麼才能叫我父親死?這句話引發了家庭爭端,哥哥從倫理道德上無法接受。
母親聞聽說:養兒防老,老了要是指望不上養孩子幹嗎?丁頂撞母親:假如養兒是為了防老,那是交換,母愛就沒那麼偉大了。
於是母親被氣哭。
怎麼才能叫我父親死?這句話刺耳。但這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
我個人理解為這是慈悲大愛,植物人等於生不如死,是對病人的煎熬和對親人的摧殘,雙重摺磨。生命殘喘無知覺無價值,本身就是死的,用道德倫理延續這個死去,無非是在滿足活著的人和圍觀的人的道義。
死,對無意識的人來說才是臨終關懷,是解脫也是保持了最後的尊嚴。
養兒防老這種“交換”觀念年輕人裡依舊有。前幾日那誰的姐夫就跟我聊了這麼句:我很擔心老了孩子不管我。他特別能賺錢,多處買房,也算經濟基礎豐厚的家庭了,但我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擔心。
社會傳統也是一直這樣灌輸,孝敬父母是美德,這是一個道德的規則,你不遵守就不道德,要接受審判。可,孝敬父母不是本能之愛嗎?咋就被規範到了美德上了,這個規則本身就是交換。做給別人看的孝順很容易,誰罵你媽就急眼,可在家照樣當啃老族,這是虛偽的美德。
丁的女友是刑警,執行任務的時候遇到通緝犯,第一個打電話向他“告別”,丁沉默了,什麼都沒說。女友犧牲後,警察糾纏在這個行為上,覺得他冷漠,應該叮囑女友幾句才符合常理,怎麼能什麼都不說,這等於間接致她於死地的原因。女友的父親無法原諒他的沉默,同樣理解在這個時刻,他應該在電話裡制止她執行任務。
靈魂伴侶這個關係只屬於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按劇中的一句臺詞形容靈魂伴侶:高層次的啞謎。確實,不是常理思維能理解的,兩個人一旦靈魂相通了,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不用語言去表達太多,一個字:懂!
丁元英知道女友的警察職責是什麼,他不會去勸“你趕緊跑吧,別去追匪徒了”,他們倆都不是這種靈魂層次的人。而丁的思維也有預見性,他其實能感覺到“天命不可違”。當外人們都認為丁是冷漠的人時,他因女友的離去心如刀絞地吐血。按常理,他應該哭,可眼淚有鮮血濃烈嗎?
超常思維的人與常理思維的人,是價值觀的差異,也可以說超常思維的人尊重的是自我自然的需要,而常理思維的人追隨的是傳統規則的需要,不是自己的需要。假如你很在意是否和別人一樣,是否符合傳統規範,你做不成超常思維的人,完全做不成。既然做不成就不必糾結在“我想和我不想”上,劇中有句精彩的臺詞:窮困潦倒也是我的價值。
我之所以對丁有共鳴,是因為我們是一類人。我不是高人,但我能體會到什麼叫怕孤獨和享受孤獨的區別。我記得35歲前,我浮躁的很,很樂意在家孤獨,很不喜歡扎堆,可那時候似乎遠離人群就有自責。所以,即使不喜歡,也不得不去扎堆飯局,即使很反感客套,還是要勉強去認識各種人,應付那些“幫忙”,為了尋求接納。這種自責是常理思維造成的對自我的不認可,而不是來心裡的需要。
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也不知多少年了,我不喜歡住在城裡,到郊區或者寺院或山中,遠離噪音。
我很少跟認識的朋友見面,電話也不愛打,只要大家都活的挺好,就齊了,當然越活越不好的人我也不認識。你管我的生活方式叫孤僻也行,叫與世隔絕也行,但實話說,我沒覺得孤獨。
“ 對外在環境的需要和依賴越少,恰恰就證明了一個人的內在精神能量的強大”,看到這句話,我承認,內在強大才是順應自然的通行證,而不是找各種方法方式填補心靈。有超常思維的人,也是遵循自然法則的人。
丁元英對芮小丹說:“你的生存狀態不是病態,用佛教的話說是自性,無所掛礙,是自在。自在是什麼?就是解脫。”
朋友曾經推薦我看一部電視劇叫《天道》,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
我一直沒當事,以為又是反腐之類的社會現象劇。
前些日子又搜了下,結果幾乎沒怎麼睡覺一口氣看完了。
作者兼編劇豆豆女士覺悟了得,假如語言上再樸實點就更好,不過這個感覺很不錯。
這個劇沒法講,表達的東西太多,出現的各種人物都可以拉出來是一個話題,我們可以理解為真實反映人性的寫實紀錄片吧。
單說說王志文演的丁元英給我的共鳴。
丁元英是別人眼裡的另類、高人、明白人,他有過商界怪才的經歷,有過錢,也能背運之時接受簡單的生活。他很寡淡,有哲學頭腦,遵循“自然規律”(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兜裡還有8萬美金的時候,他能一部分留給父母,另一部分幫了朋友的老婆救急,根本不考慮生活如何著落。喝茶、聽音樂、抽菸是生活必須品,除了這點奢侈的享受,其他都無所謂,吃泡麵喝碗1塊錢的混沌也不錯。缺錢的時候寧可賣收藏的唱片也不求助朋友,他屬於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的人,沒貪慾,活當下,可思維超常,難得常人理解,他也不需要別人認同。
“當有人笑話耶穌是傻子的時候,其實誰都不傻,僅僅是兩種價值觀不相容”。
丁元英去一簡陋的飯館吃飯,小販賤賤地問,“您是大老闆吧?”
丁回:“我沒工作,要不我給你這打工行嗎?”
這句話讓小販立即變臉鄙視道:光吃不幹活的人還有臉吃飯?
華人的常理思維有一個現象很普遍,就是忙才是活著,忙得要死才算活的象個人樣,所以,經常看到這樣的寒暄,最近幹嗎呢?太忙!沒空!好多事要辦!只有很少的人才敢在這個問題上回答:閒著,沒事幹。
很多人都是這樣活的,成天忙的團團轉,不忙也要表演出很忙。即使生活的錢都足夠了,還是忙的團團轉,有的也忙成了過勞死,喀嚓就死在電腦前了。據說有開淘寶店的店主都能過勞死的,無法想象那得有多忙。
常理思維就是告訴大家,忙是勤勞,待著是懶惰。當然,完全不管自己樂意不樂意,逐漸就成了慣性的機器。我還經常遇到自稱不順的人抱怨,沒事幹,很失敗。不忙,就叫失敗。
丁父親腦淤血成植物人,大夫問,你們要有經濟能力就治,至少花60萬,也僅僅維持生命。丁問大夫:怎麼才能叫我父親死?這句話引發了家庭爭端,哥哥從倫理道德上無法接受。
母親聞聽說:養兒防老,老了要是指望不上養孩子幹嗎?丁頂撞母親:假如養兒是為了防老,那是交換,母愛就沒那麼偉大了。
於是母親被氣哭。
怎麼才能叫我父親死?這句話刺耳。但這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
我個人理解為這是慈悲大愛,植物人等於生不如死,是對病人的煎熬和對親人的摧殘,雙重摺磨。生命殘喘無知覺無價值,本身就是死的,用道德倫理延續這個死去,無非是在滿足活著的人和圍觀的人的道義。
死,對無意識的人來說才是臨終關懷,是解脫也是保持了最後的尊嚴。
養兒防老這種“交換”觀念年輕人裡依舊有。前幾日那誰的姐夫就跟我聊了這麼句:我很擔心老了孩子不管我。他特別能賺錢,多處買房,也算經濟基礎豐厚的家庭了,但我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擔心。
社會傳統也是一直這樣灌輸,孝敬父母是美德,這是一個道德的規則,你不遵守就不道德,要接受審判。可,孝敬父母不是本能之愛嗎?咋就被規範到了美德上了,這個規則本身就是交換。做給別人看的孝順很容易,誰罵你媽就急眼,可在家照樣當啃老族,這是虛偽的美德。
丁的女友是刑警,執行任務的時候遇到通緝犯,第一個打電話向他“告別”,丁沉默了,什麼都沒說。女友犧牲後,警察糾纏在這個行為上,覺得他冷漠,應該叮囑女友幾句才符合常理,怎麼能什麼都不說,這等於間接致她於死地的原因。女友的父親無法原諒他的沉默,同樣理解在這個時刻,他應該在電話裡制止她執行任務。
靈魂伴侶這個關係只屬於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按劇中的一句臺詞形容靈魂伴侶:高層次的啞謎。確實,不是常理思維能理解的,兩個人一旦靈魂相通了,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不用語言去表達太多,一個字:懂!
丁元英知道女友的警察職責是什麼,他不會去勸“你趕緊跑吧,別去追匪徒了”,他們倆都不是這種靈魂層次的人。而丁的思維也有預見性,他其實能感覺到“天命不可違”。當外人們都認為丁是冷漠的人時,他因女友的離去心如刀絞地吐血。按常理,他應該哭,可眼淚有鮮血濃烈嗎?
超常思維的人與常理思維的人,是價值觀的差異,也可以說超常思維的人尊重的是自我自然的需要,而常理思維的人追隨的是傳統規則的需要,不是自己的需要。假如你很在意是否和別人一樣,是否符合傳統規範,你做不成超常思維的人,完全做不成。既然做不成就不必糾結在“我想和我不想”上,劇中有句精彩的臺詞:窮困潦倒也是我的價值。
我之所以對丁有共鳴,是因為我們是一類人。我不是高人,但我能體會到什麼叫怕孤獨和享受孤獨的區別。我記得35歲前,我浮躁的很,很樂意在家孤獨,很不喜歡扎堆,可那時候似乎遠離人群就有自責。所以,即使不喜歡,也不得不去扎堆飯局,即使很反感客套,還是要勉強去認識各種人,應付那些“幫忙”,為了尋求接納。這種自責是常理思維造成的對自我的不認可,而不是來心裡的需要。
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也不知多少年了,我不喜歡住在城裡,到郊區或者寺院或山中,遠離噪音。
我很少跟認識的朋友見面,電話也不愛打,只要大家都活的挺好,就齊了,當然越活越不好的人我也不認識。你管我的生活方式叫孤僻也行,叫與世隔絕也行,但實話說,我沒覺得孤獨。
“ 對外在環境的需要和依賴越少,恰恰就證明了一個人的內在精神能量的強大”,看到這句話,我承認,內在強大才是順應自然的通行證,而不是找各種方法方式填補心靈。有超常思維的人,也是遵循自然法則的人。
丁元英對芮小丹說:“你的生存狀態不是病態,用佛教的話說是自性,無所掛礙,是自在。自在是什麼?就是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