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生的感悟

    中醫講:溼氣,是百病之源,萬惡之邪!

    炎熱的夏季,暑溼熱最重,容易入侵人體,嚴重危害生命健康。

    那麼,體內溼氣重,身體有哪些表現呢?一起來看看吧!

    天熱,溼氣重,身體會有“1大、2少、3多”

    “1大”—— 小肚子大

    溼氣,能引起婦科病。《傅青主女科》雲:“夫帶下者俱是溼症。”

    女人,小肚子越大,溼氣越多,特點就是減不下去。

    體內溼氣重,滯留在體內,無法排出,久而久之,便會慢慢導致小腹的水腫,這種嚴格來說,不算是肥胖,只是小肚子顯的比較大。

    “2少”

    1、食慾減少

    溼氣重的人,會嚴重損害脾胃健康,進而導致食慾減少。

    2、精力減少

    溼氣重的人,往往感覺身體沉,提不起勁來,精力不足,人容易疲憊、乏力。

    “3多”

    1、齒痕多

    體內溼氣重,還會導致“齒痕舌”的出現。

    也就是舌體兩邊有齒痕,舌頭又胖又大,這都是脾虛溼重的症狀。

    2、出油多

    體內溼氣重,還會導致面板愛出油,滿面油光,甚至起痘痘。

    此外,也會導致頭髮愛出油。

    3、口臭多

    溼氣重,還會導致口臭的出現。

    簡單4招,輕鬆祛溼

    第一招:喝一喝

    用健脾利溼的食材,搭配做成茶飲,泡水喝,祛溼又健脾,效果尤佳。

    自己動手做,五方草白鼓丁茶,可健脾、祛溼、排毒,大有益處。

    材料:玉米鬚、薏仁、赤小豆、五方草、白鼓丁、芡實、山楂、淡竹葉

    做法:

    1、玉米鬚,淡竹葉,五方草,山楂,分別洗淨,烘乾,備用;

    2、薏仁、赤小豆、芡實,炒熟備用;

    3、白鼓丁,根葉分離,分別切段,烘乾,備用;

    4、取白鼓丁0.9g、薏仁0.7g、赤小豆1.7g、山楂0.1g、芡實0.3g、玉米鬚0.1g、淡竹葉0.1g、五方草0.1g,做成茶包。

    5、每日取一包,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白鼓丁,利尿利溼,洩溼熱,改善溼熱所致噁心、舌苔發黃,紅腫痘痘等症,還可排除更多毒素。

    薏仁,利溼健脾、祛風勝溼,利腸胃,消水腫。與赤小豆搭配後,健脾利溼、消腫解毒,祛溼效果更突出。

    玉米鬚,入肝、腎、膀胱經,可利水消腫、平肝利膽,涼血、瀉熱,可去體內的溼熱之氣。

    芡實,既能健脾,又能除溼。它能去除體內溼氣,讓機體獲得輕鬆感,消除睏倦。

    淡竹葉, 以滲溼洩熱見長。山楂,歸脾經,可健脾,有助於祛溼。五方草,清熱解毒、利水祛溼。

    幾種搭配在一起,去除體內溼氣,效果尤佳,不妨試試。

    第二招:泡一泡

    熱水泡腳,是有一定祛溼之效。

    所以,即便是炎熱的夏季,多用熱水泡泡腳,對於人體健康,大有益處。

    經常泡腳,能夠疏通經絡、促進血液流通、舒緩壓力、幫助體內排出體內溼寒。

    水溫度以38~43度為宜,水量摸過腳踝,泡到後背感覺有點潮,或者額頭出汗了,就算是好了。

    此外,還可以在泡腳水中,加入一點生薑、花椒、艾葉等,一起泡腳。

    中醫認為,花椒,性辛溫,香氣濃重,能夠祛除寒氣,用花椒泡腳,除溼除燥的功能更佳。

    熱姜水泡腳,則可促進腳部血液迴圈,驅走體內寒氣,能散寒、除溼、活血、減少手腳冰涼的情況。

    第三招:按一按

    經常按揉一些健脾利溼的穴位,也有助於身體祛溼排毒。

    陰陵泉穴,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經常按揉,可排滲脾溼,健脾利水,通利三焦,快速驅除體內的脾溼。

    稍微用些力點按此穴,再開始揉按,按摩5-10分鐘左右。

    或者,拇指指端放於此穴,先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再點按半分鐘,至區域性有酸脹感。

    委中穴,位於雙側膝蓋後方的凹陷處。

    委中穴,是十二正經中肝經、腎經、膀胱經經脈循行區域。

    膀胱經,是人體大的排毒祛溼通道。

    經常按揉委中穴,可有效的幫助身體進行祛溼。

    把手掌搓熱,來回搓擦,間斷按壓穴位,以局部發熱、酸脹為宜。

    第四招:動一動

    運動排汗,也能去溼氣,每天堅持運動鍛鍊,幫助排出體內溼氣。

    注意,並不是出汗越多,對祛溼越有利,大汗反而會傷身,微微出汗為宜。

    慢跑,快走、瑜伽,皆是不錯的運動方式。

    練瑜伽,能去溼氣,因為瑜伽是動態練習,可以增加水分代謝,幫助溼氣排出。

    慢跑,是最簡單的有氧運動,慢跑時,儘可能大地擺動和舒展手臂。

    快走,只需在走路時加快速度,儘可能大地擺動和舒展手臂,這是最簡單、方便的排毒運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監劉瑾被明朝哪個皇帝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