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望三國,初見以為和魏漢吳有關,不想卻是中俄朝。 琿春市(滿語:Huncun)位於吉林省最東端,圖們江下游,隸屬於延邊北韓族自治州,是中國唯一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的邊境視窗城市,與俄羅斯、北韓山水相連,與南韓、日本隔海相望。 一下城際高鐵出了站門,就看到別具一格的站名,分別由漢語、韓語、俄語、英語組成。站裡的廣播也有三種語言重複著,可想而知這是個三華人流彙集的地方。 隔日在網上訂了一輛車,包車遊所有景點為200元。按著慣性思維覺得從高鐵站到景點約有60多公里,來回近130公里,是不是不太符合常規。帶著各種疑問見到了接車司機,的確是一天游來回跑200元。費用低是因為他們的車子用的大多是天然氣,來回成本近50元,掙得是辛苦錢。運氣好的時候一天能跑3趟,在整體消費水平不高的琿春,也算是高收入人群了。
汽車驅行在琿春至防川的邊境小道上,所見路牌也皆有三種語言組成。
圈河口岸現為中朝國際客貨公路運輸口岸,是以圖們江為界的對北韓的口岸。現為國家一類口岸,允許第三華人持有效證件通行。
往防川的路上,有一處中國最狹窄的國土洋館坪路堤,最窄的洋館坪段於1957年被圖們江水完全沖斷,中國曾長期借走俄境和朝境通道。前往"海外飛地防川。歷史上被稱之為借路。1992年8月政府斥資500萬元在此用石填江,修建了這個長880米,寬8米,高出江面2.5米的路堤,如今路堤兩側異國山川美景如畫,一片祥和。
如果沒有江邊的這個警示牌,或許根本不會覺得這裡有什麼可看的。洋館坪,江邊就是邊境隔離鐵絲網,江那邊就是北韓。圖們江在此處拐了個彎,景色確實也挺不錯。
蓮花湖是去往防川路上敬信鎮的一個免費景點,放眼望去圖們江野生紅蓮在競相開放,明豔照眼,凌波翠蓋。
清末詩人韓文章有佳句"幽谷如臨君子國,深山得賭美人仙"
東依群山,三側環林,每年天然生長出滿池的荷花,常有當地居民來採蓮,日久不敗,可謂一奇。
吳大澂(chéng)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清代官員、學者、金石學家、書畫家,民族英雄。在1886年,吳大澂據理力爭,迫使沙俄重立土字碑、並對中國的出海權進行妥協:圖們江口的出海權雖不能共享,但中國船隻可以借道出海,俄國不得阻止。吳大澂又設法延長談判,迫使沙俄歸還了黑頂子山地區(今吉林琿春敬信鎮)。
吳大澂戰略眼光與愛國精神令後人稱頌。
張鼓峰事件紀念館在一排商品店鋪後面,但它不是一個普通的紀念館,還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紀念館背後不遠的地方,有一座看似不高的山峰張鼓峰。這座山峰並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峰,我們只能看到山峰的正面,站在這裡,彷彿看到了戰爭的硝煙。
張鼓峰事件,是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蘇兩國之間圍繞著張鼓峰、沙草峰這兩個高地進行的一場軍事衝突。 偽滿軍也捲入了這場衝突。張鼓峰事件最後以日軍的失敗告終,蘇軍則趁機進佔全部張鼓峰,將其劃為"蘇滿(中)界山",並將其在洋館坪一帶的控制區推進到圖們江邊,僅給中國居民留出一條通往防川的狹窄"通道"。屆時,日本為了阻截俄軍的進攻,還在圖們江出海口打下木樁封鎖了圖們江出海口,從那時起,中國當地居民喪失了可以到日本海打魚的權利。
往事不堪回首,歷史不可忘卻!
土字碑,位於防川中俄邊界,1886年中俄重勘琿春東部邊界時重立。牌高1.44米,寬0.5米,厚0.22米,為花崗岩質。側豎向刻有"土字牌"三個大字,其左豎刻有"光緒十二年四月立"八個小字,俄側刻有俄方"T"字。嚴密的鐵絲網告訴遊客,到這裡中國的疆域就此止步。而這裡,距離日本海出海口僅僅十幾公里之遙。
土字碑觀景臺外的鐵絲網,外面就是俄羅斯境
到了防川景區,必上龍虎閣。龍虎閣有13層,其中一層為邊防文化展覽館,二層為生態體驗館,四層為東北虎之鄉生態體驗館,十至十二層觀光功能區。上龍虎閣的十層,可以毫無遮攔的飽覽"一眼望三國"的獨特風景。
龍虎閣外的"一眼望三國"宣傳牆
前方就是著名的三國地帶,左前方是俄羅斯的哈桑湖,右手是北韓的圖們江。
在龍虎閣上,哈桑湖那邊的俄羅斯邊境小鎮哈桑清晰可見。遠處視線的盡頭就是東海,卻只能望洋興嘆。
俄羅斯境內的哈桑鎮和哈桑湖
一座鐵路橋,那是俄羅斯與北韓的唯一陸路通道,橋下是俄朝界河也是中朝界河的圖們江;
中朝分界河圖們江
圖們江從長白山天池流到此處一直是中朝界江。
在琿春朝族飯店很多,朝族的冷麵、打糕、狗肉,石鍋拌飯等遠近聞名。可以說到琿春除了飽覽邊境風光以外,還可以嚐嚐這裡的美食。
參花冷麵,比較正宗的冷麵吃法。就是一個冰涼剔透的感覺。朝族冷麵大多是用蕎麥麵加工而成,有的飯店還有現壓冷麵,那種清涼酸甜的口感,整個透心涼。冷麵裡配有牛肉、雞蛋,還有朝族泡菜,加上辣椒各種味道彙集在一起,令人頓時食慾大增。但一碗冷麵其實是一鍋冷麵,沒有很大的食量,完全無法消耗掉。
土豆餃子,黑色的外觀但吃起來彈滑爽口。 聽完張鼓峰事件的來龍去脈心情是沉重的,登上龍虎閣看著不遠處的東海是心痛的,唯有美食,聊以慰藉。
一眼望三國,初見以為和魏漢吳有關,不想卻是中俄朝。 琿春市(滿語:Huncun)位於吉林省最東端,圖們江下游,隸屬於延邊北韓族自治州,是中國唯一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的邊境視窗城市,與俄羅斯、北韓山水相連,與南韓、日本隔海相望。 一下城際高鐵出了站門,就看到別具一格的站名,分別由漢語、韓語、俄語、英語組成。站裡的廣播也有三種語言重複著,可想而知這是個三華人流彙集的地方。 隔日在網上訂了一輛車,包車遊所有景點為200元。按著慣性思維覺得從高鐵站到景點約有60多公里,來回近130公里,是不是不太符合常規。帶著各種疑問見到了接車司機,的確是一天游來回跑200元。費用低是因為他們的車子用的大多是天然氣,來回成本近50元,掙得是辛苦錢。運氣好的時候一天能跑3趟,在整體消費水平不高的琿春,也算是高收入人群了。
汽車驅行在琿春至防川的邊境小道上,所見路牌也皆有三種語言組成。
圈河口岸現為中朝國際客貨公路運輸口岸,是以圖們江為界的對北韓的口岸。現為國家一類口岸,允許第三華人持有效證件通行。
往防川的路上,有一處中國最狹窄的國土洋館坪路堤,最窄的洋館坪段於1957年被圖們江水完全沖斷,中國曾長期借走俄境和朝境通道。前往"海外飛地防川。歷史上被稱之為借路。1992年8月政府斥資500萬元在此用石填江,修建了這個長880米,寬8米,高出江面2.5米的路堤,如今路堤兩側異國山川美景如畫,一片祥和。
如果沒有江邊的這個警示牌,或許根本不會覺得這裡有什麼可看的。洋館坪,江邊就是邊境隔離鐵絲網,江那邊就是北韓。圖們江在此處拐了個彎,景色確實也挺不錯。
蓮花湖是去往防川路上敬信鎮的一個免費景點,放眼望去圖們江野生紅蓮在競相開放,明豔照眼,凌波翠蓋。
清末詩人韓文章有佳句"幽谷如臨君子國,深山得賭美人仙"
東依群山,三側環林,每年天然生長出滿池的荷花,常有當地居民來採蓮,日久不敗,可謂一奇。
吳大澂(chéng)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清代官員、學者、金石學家、書畫家,民族英雄。在1886年,吳大澂據理力爭,迫使沙俄重立土字碑、並對中國的出海權進行妥協:圖們江口的出海權雖不能共享,但中國船隻可以借道出海,俄國不得阻止。吳大澂又設法延長談判,迫使沙俄歸還了黑頂子山地區(今吉林琿春敬信鎮)。
吳大澂戰略眼光與愛國精神令後人稱頌。
張鼓峰事件紀念館在一排商品店鋪後面,但它不是一個普通的紀念館,還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紀念館背後不遠的地方,有一座看似不高的山峰張鼓峰。這座山峰並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峰,我們只能看到山峰的正面,站在這裡,彷彿看到了戰爭的硝煙。
張鼓峰事件,是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蘇兩國之間圍繞著張鼓峰、沙草峰這兩個高地進行的一場軍事衝突。 偽滿軍也捲入了這場衝突。張鼓峰事件最後以日軍的失敗告終,蘇軍則趁機進佔全部張鼓峰,將其劃為"蘇滿(中)界山",並將其在洋館坪一帶的控制區推進到圖們江邊,僅給中國居民留出一條通往防川的狹窄"通道"。屆時,日本為了阻截俄軍的進攻,還在圖們江出海口打下木樁封鎖了圖們江出海口,從那時起,中國當地居民喪失了可以到日本海打魚的權利。
往事不堪回首,歷史不可忘卻!
土字碑,位於防川中俄邊界,1886年中俄重勘琿春東部邊界時重立。牌高1.44米,寬0.5米,厚0.22米,為花崗岩質。側豎向刻有"土字牌"三個大字,其左豎刻有"光緒十二年四月立"八個小字,俄側刻有俄方"T"字。嚴密的鐵絲網告訴遊客,到這裡中國的疆域就此止步。而這裡,距離日本海出海口僅僅十幾公里之遙。
土字碑觀景臺外的鐵絲網,外面就是俄羅斯境
到了防川景區,必上龍虎閣。龍虎閣有13層,其中一層為邊防文化展覽館,二層為生態體驗館,四層為東北虎之鄉生態體驗館,十至十二層觀光功能區。上龍虎閣的十層,可以毫無遮攔的飽覽"一眼望三國"的獨特風景。
龍虎閣外的"一眼望三國"宣傳牆
前方就是著名的三國地帶,左前方是俄羅斯的哈桑湖,右手是北韓的圖們江。
在龍虎閣上,哈桑湖那邊的俄羅斯邊境小鎮哈桑清晰可見。遠處視線的盡頭就是東海,卻只能望洋興嘆。
俄羅斯境內的哈桑鎮和哈桑湖
一座鐵路橋,那是俄羅斯與北韓的唯一陸路通道,橋下是俄朝界河也是中朝界河的圖們江;
中朝分界河圖們江
圖們江從長白山天池流到此處一直是中朝界江。
在琿春朝族飯店很多,朝族的冷麵、打糕、狗肉,石鍋拌飯等遠近聞名。可以說到琿春除了飽覽邊境風光以外,還可以嚐嚐這裡的美食。
參花冷麵,比較正宗的冷麵吃法。就是一個冰涼剔透的感覺。朝族冷麵大多是用蕎麥麵加工而成,有的飯店還有現壓冷麵,那種清涼酸甜的口感,整個透心涼。冷麵裡配有牛肉、雞蛋,還有朝族泡菜,加上辣椒各種味道彙集在一起,令人頓時食慾大增。但一碗冷麵其實是一鍋冷麵,沒有很大的食量,完全無法消耗掉。
土豆餃子,黑色的外觀但吃起來彈滑爽口。 聽完張鼓峰事件的來龍去脈心情是沉重的,登上龍虎閣看著不遠處的東海是心痛的,唯有美食,聊以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