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芳子
-
2 # 馬芳子
復興街,位於海門市(鎮)區江海路西側,南起與人民路交匯處、北至金色維也那南(原電機廠、現復興新村北端)。南北長一公里。復興街,消失於人們的視野己有16個年頭,生活在海門和繁華市區的朋友們,可否知道復興街卻是昔日“茅家鎮”、今日海門鎮的發源地?
亙古時,長江入海口還在鎮江一帶,以東還是一片汪洋;由於“燕山運動”地殼噴出的岩漿與長江下瀉的泥沙堆積漸次形成了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清康熙中葉前成陸的“裙帶沙”就是茅家鎮的所在地;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自崇明青年農民陳朝玉來此開墾後,江南句容等地的墾荒者紛至踏來,先是形成村落,後又呈現集鎮雛型;清雍正康熙年間(275年前),生活在這裡的茅姓原住民架起了“踏子板”賣起了魚蝦瓜蔬,集市興旺、門庭若市,茅鎮、茅家鎮由此得名。當年復興街上的“茅家山頭邊”也許就是茅姓原住民的後代的居住處;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清朝政府設定海門廳,設海門廳署於茅家鎮,從此茅家鎮得到第一次東擴的歷史機遇,形成了一豎(復興街)一橫(大同街、建國街)“丁”字形的市井格局。
復興街,臨南貫長江的“七賢(後稱七案)河”邊而築,當年茅鎮街上的原住民稱“七賢河 ”為“豎河 ”,稱復興街為“豎街”或“豎頭街 ”;民國時期,海門地方政府以引線弄為界,東部稱文成鎮,西部(復興街地域)稱武成鎮,(茅鎮合稱文武示範鎮);文革時期一度稱復興街為反修街,茅鎮改為海門鎮。筆者近從收藏家謝俊才儲存的多張從上海八仙橋,寄往當年“豎頭街”上“澗泰煤油公司”的“中華民國明信片”上發現,其地址寫的是“茅家鎮南市”,可見民國年間的“復興街”,似乎還沒有她的“真名實姓”;由於新東擴的大同街、建國街的後發優勢,稱大同街一帶為“新街”、“正街”、“老街”,以至淡薄了具有歷史文化源淵的復興街。
拂去歷史的塵埃,人們不難發現當年復興街的歷史地處的重要。它靠公路、旁豎河,東經新開河至三廠及下沙,南經圩角河至長江,西由公路到南通,北由水陸通二甲,交通運輸極為便捷。一個世紀來,復興街見證了她與(茅鎮)過往創傷、繁榮與新生:
1938年,抗日鋒火燃遍江海大地,為阻止南通城內日寇東侵海門茅鎮,我方拆除了復興街南端與通海公路交界處的木橋橋面,窮兇極惡的鬼子憑藉自己的優勢在鄉間大肆燒殺搶,它們砍來了柏樹木料、又用草包裝著泥土重新敷設橋面,不久日軍隨著裝甲車碾過木橋進入市區侵佔了茅鎮。從此海門淪陷,民國政府機關被逼轉移至下沙江家鎮。
舊時“復興街”,不僅有關乎民生和娛樂消費的眾多商企、來海商會駐館、還有衛生醫療機構、各類學校和慈善宗教活動等場所。
1、海門海關(積穀倉) 為前後兩進七架磚木建築 ; 1685年(清康熙24年)清政府開放海禁,在東南沿海各大口岸設海關,上海江海關管轄江蘇、上海的沿海地區,海門海關為分關。清末民初後改為積穀倉,它是地方政府開設的慈善機構,專門負責實施救濟鄉間災民。
2、天主教耶穌聖心堂及教會職校 聖心堂建於1854年(咸豐四年),由法國神甫李修方建立;1926年,由天主教羅馬教皇親任中國神父朱開敏為主教;後由朱重建主教坐堂於此(為坐西朝東的中式九架抬梁式約300平米木結構建築),設立海門代牧區,該區是天主教在中國第一批由本國主教負責的教區之一(相當於省政府下轄的專員公署),管理江蘇省長江口北岸的崇明南通、如皋、泰興、靖江等縣的教務;1946年,天主教在中國實行聖統制,海門代牧區改設正式教區;該堂附設有土木科職校及小學校,校長由神父兼任,抗戰前築建鋼混結構的三層樓,作為教室及辦公室,前方為附屬醫院,由蔡國樑大夫任院長,規模雖小,但裝置完善;歐式主教公署是除神父外閒人莫入的神秘之地;建築造型精緻的兩層“口字形”磚木結構樓房則是“ 主心修院”是培養神父的地方;當年的“土木科職校”就是後來的“錫類”和“復興”中學校址校舍;“ 主心修院”和“主教公署”現為人民醫院所在地;1960年,主教公署由海門遷往南通市。
3、朱協和茶食店 “朱協和”其實是店名,老闆名為朱震若。前門店後工坊;產品為脆餅、麻餅、麻圓、寸金糖,朱協和“雲片糕”可繞手指不斷而譽滿江海,在臺海門同鄉會的薛先生說:“臺灣雖有生產,但品質則相距甚遠”。
4、胡萬盛酒坊 “胡萬盛”也是店名,老闆胡永年先生曾任區督學,抗戰勝利後被地方團隊用蒼蠅放入酒內,籍而大鬧酒坊,胡老闆竟氣絕身亡。
5、同源號 創辦於1900年清代光緒庚子年前,專門釀造各式地方名酒、營制醬油、醬菜、麻油而聞名。 1928年後的10多年裡,由徐大恆、徐大德兄弟等作為股東,並吸納其它行業公會、商行和個人的資金進行商業運作,該店是舊時海門股份企業的成功範例,50年代公私合營進海門醬廠。
6、鎮揚會館 七賢河西為鎮揚商人生活、經營集中地段,潤揚商人同鄉會的會館就位於今海門鎮小學。
7、黃遠大醬油店 老闆黃志芳獨資經營,舊時茅鎮首屈一指的醬油釀製批另商企,其規模大於同源號,50年代公私合營入海門醬廠。
此外,還有由德士古石油公司經理沈連成開設的為潤泰(大德)煤油公司、謝震興雜貨店、花布商孫文廣、鬱文義開設的花布莊(60年代時為中醫院舊址)、鳳祥銀樓、徽商經營的洪義盛茶葉店、謝源興、黃大生、王志舫和西道生開設酒坊酒店,聖心堂修母修女住處、中華樓(茶館兼書場,舊時茅鎮的休閒娛樂場所)、莊立大米行、叢昌明先生開設的醬園店;茅鎮最早的北菜場、城隍廟(中山堂,實小舊址)也坐落於此。
復興街上的朱協和茶食店及其朱協和弄,位於街道的中段,一個世紀來,它是西部地區進入復興街(豎街)的主通道,並由此經過街東七賢河上的木橋進入正街野貓弄(大同街)。1911年秋(宣統三年)海門官商民在木橋原址捐資興建了時尚的石橋——通濟橋。遺(殘)存在東洲公園兩條石柱銘刻著不對稱的詩句:“康莊得路通圜闠 通商惠工陸讋水慄”,但它能揭示辛亥革命前後海門有識之士們建設茅鎮的信心與遠見,見證了復興街與茅鎮東部市區的繁榮景象。
回覆列表
復興街,位於海門市(鎮)區江海路西側,南起與人民路交匯處、北至金色維也那南(原電機廠、現復興新村北端)。南北長一公里。復興街,消失於人們的視野己有16個年頭,生活在海門和繁華市區的朋友們,可否知道復興街卻是昔日“茅家鎮”、今日海門鎮的發源地?
亙古時,長江入海口還在鎮江一帶,以東還是一片汪洋;由於“燕山運動”地殼噴出的岩漿與長江下瀉的泥沙堆積漸次形成了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清康熙中葉前成陸的“裙帶沙”就是茅家鎮的所在地;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自崇明青年農民陳朝玉來此開墾後,江南句容等地的墾荒者紛至踏來,先是形成村落,後又呈現集鎮雛型;清雍正康熙年間(275年前),生活在這裡的茅姓原住民架起了“踏子板”賣起了魚蝦瓜蔬,集市興旺、門庭若市,茅鎮、茅家鎮由此得名。當年復興街上的“茅家山頭邊”也許就是茅姓原住民的後代的居住處;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清朝政府設定海門廳,設海門廳署於茅家鎮,從此茅家鎮得到第一次東擴的歷史機遇,形成了一豎(復興街)一橫(大同街、建國街)“丁”字形的市井格局。
復興街,臨南貫長江的“七賢(後稱七案)河”邊而築,當年茅鎮街上的原住民稱“七賢河 ”為“豎河 ”,稱復興街為“豎街”或“豎頭街 ”;民國時期,海門地方政府以引線弄為界,東部稱文成鎮,西部(復興街地域)稱武成鎮,(茅鎮合稱文武示範鎮);文革時期一度稱復興街為反修街,茅鎮改為海門鎮。筆者近從收藏家謝俊才儲存的多張從上海八仙橋,寄往當年“豎頭街”上“澗泰煤油公司”的“中華民國明信片”上發現,其地址寫的是“茅家鎮南市”,可見民國年間的“復興街”,似乎還沒有她的“真名實姓”;由於新東擴的大同街、建國街的後發優勢,稱大同街一帶為“新街”、“正街”、“老街”,以至淡薄了具有歷史文化源淵的復興街。
拂去歷史的塵埃,人們不難發現當年復興街的歷史地處的重要。它靠公路、旁豎河,東經新開河至三廠及下沙,南經圩角河至長江,西由公路到南通,北由水陸通二甲,交通運輸極為便捷。一個世紀來,復興街見證了她與(茅鎮)過往創傷、繁榮與新生:
1938年,抗日鋒火燃遍江海大地,為阻止南通城內日寇東侵海門茅鎮,我方拆除了復興街南端與通海公路交界處的木橋橋面,窮兇極惡的鬼子憑藉自己的優勢在鄉間大肆燒殺搶,它們砍來了柏樹木料、又用草包裝著泥土重新敷設橋面,不久日軍隨著裝甲車碾過木橋進入市區侵佔了茅鎮。從此海門淪陷,民國政府機關被逼轉移至下沙江家鎮。
舊時“復興街”,不僅有關乎民生和娛樂消費的眾多商企、來海商會駐館、還有衛生醫療機構、各類學校和慈善宗教活動等場所。
1、海門海關(積穀倉) 為前後兩進七架磚木建築 ; 1685年(清康熙24年)清政府開放海禁,在東南沿海各大口岸設海關,上海江海關管轄江蘇、上海的沿海地區,海門海關為分關。清末民初後改為積穀倉,它是地方政府開設的慈善機構,專門負責實施救濟鄉間災民。
2、天主教耶穌聖心堂及教會職校 聖心堂建於1854年(咸豐四年),由法國神甫李修方建立;1926年,由天主教羅馬教皇親任中國神父朱開敏為主教;後由朱重建主教坐堂於此(為坐西朝東的中式九架抬梁式約300平米木結構建築),設立海門代牧區,該區是天主教在中國第一批由本國主教負責的教區之一(相當於省政府下轄的專員公署),管理江蘇省長江口北岸的崇明南通、如皋、泰興、靖江等縣的教務;1946年,天主教在中國實行聖統制,海門代牧區改設正式教區;該堂附設有土木科職校及小學校,校長由神父兼任,抗戰前築建鋼混結構的三層樓,作為教室及辦公室,前方為附屬醫院,由蔡國樑大夫任院長,規模雖小,但裝置完善;歐式主教公署是除神父外閒人莫入的神秘之地;建築造型精緻的兩層“口字形”磚木結構樓房則是“ 主心修院”是培養神父的地方;當年的“土木科職校”就是後來的“錫類”和“復興”中學校址校舍;“ 主心修院”和“主教公署”現為人民醫院所在地;1960年,主教公署由海門遷往南通市。
3、朱協和茶食店 “朱協和”其實是店名,老闆名為朱震若。前門店後工坊;產品為脆餅、麻餅、麻圓、寸金糖,朱協和“雲片糕”可繞手指不斷而譽滿江海,在臺海門同鄉會的薛先生說:“臺灣雖有生產,但品質則相距甚遠”。
4、胡萬盛酒坊 “胡萬盛”也是店名,老闆胡永年先生曾任區督學,抗戰勝利後被地方團隊用蒼蠅放入酒內,籍而大鬧酒坊,胡老闆竟氣絕身亡。
5、同源號 創辦於1900年清代光緒庚子年前,專門釀造各式地方名酒、營制醬油、醬菜、麻油而聞名。 1928年後的10多年裡,由徐大恆、徐大德兄弟等作為股東,並吸納其它行業公會、商行和個人的資金進行商業運作,該店是舊時海門股份企業的成功範例,50年代公私合營進海門醬廠。
6、鎮揚會館 七賢河西為鎮揚商人生活、經營集中地段,潤揚商人同鄉會的會館就位於今海門鎮小學。
7、黃遠大醬油店 老闆黃志芳獨資經營,舊時茅鎮首屈一指的醬油釀製批另商企,其規模大於同源號,50年代公私合營入海門醬廠。
此外,還有由德士古石油公司經理沈連成開設的為潤泰(大德)煤油公司、謝震興雜貨店、花布商孫文廣、鬱文義開設的花布莊(60年代時為中醫院舊址)、鳳祥銀樓、徽商經營的洪義盛茶葉店、謝源興、黃大生、王志舫和西道生開設酒坊酒店,聖心堂修母修女住處、中華樓(茶館兼書場,舊時茅鎮的休閒娛樂場所)、莊立大米行、叢昌明先生開設的醬園店;茅鎮最早的北菜場、城隍廟(中山堂,實小舊址)也坐落於此。
復興街上的朱協和茶食店及其朱協和弄,位於街道的中段,一個世紀來,它是西部地區進入復興街(豎街)的主通道,並由此經過街東七賢河上的木橋進入正街野貓弄(大同街)。1911年秋(宣統三年)海門官商民在木橋原址捐資興建了時尚的石橋——通濟橋。遺(殘)存在東洲公園兩條石柱銘刻著不對稱的詩句:“康莊得路通圜闠 通商惠工陸讋水慄”,但它能揭示辛亥革命前後海門有識之士們建設茅鎮的信心與遠見,見證了復興街與茅鎮東部市區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