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56473604127

    簡介~中國的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維西、香格里拉(原中甸)、寧蒗縣、永勝縣及四川省鹽邊縣、木裡縣和西藏自治區芒康縣鹽井鎮等。現有人口為324680人,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有支系摩梭人。

    歷史~族名 “納西”是該民族聚集的西部地區24萬人的自稱;東部地區多自稱“納汝”,還有部份地區自稱“納恆”、“納”。“納”在納西語中有“大”或者“尊貴”的意思。“西”、“汝”、“恆”都有“人、族”的意思。過去東部地區的納西人被稱為“摩些”,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確定為“納西族”。 人口及分佈 截止1990年該族人口為27.801萬人。 主要分佈在雲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周圍諸縣及臨近各縣,四川省的鹽源、鹽邊、木裡和西藏的芒康等地亦有分佈。 語言文字 納西族講納西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東、西兩種方言。以金沙江為界,西部約20萬人,內部能互相通話;東部中又分為三部份,各有土語,互相通話有困難。 早在一千多年前,納西族人就創制了古老的原始象形文字--東巴文和一種音節文字哥巴文,這是至今世界上少有的還流傳的民間活的象形文字。用這種文字寫成的典籍稱為東巴經,中國藏有9000冊左右,世界其它各國藏有1.1萬冊左右。1957年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方案,現在通用漢文。 歷史由來 淵源於南遷的古氏羌人的一個支系。其先民在晉代史籍中稱“摩沙夷”、“磨些”,意思是“牧牛人”。他們先向南遷至岷江上游,又象西南方向遷到雅壟江流域,後又西遷至金沙江上游。唐代,他們聚集在麗江、永寧一帶,先後被吐蕃(藏族)和南詔(彝族和白族的先民)所統治。三國時內部已有階級分化,唐初曾建立越析詔(磨些詔),為六詔之一,後為南詔所滅。南詔統治者曾將上萬戶的磨些人遷到昆川地區,這些磨些人後來與白族融合。明初,不少戍邊的漢人也融合到納西族中。從明朝到清朝,一些首領先後被中央王朝授予世襲封建土司官職,其管轄地區基本上都已進入封建領主制發展階段。尤其是清初實行“改土歸流”後,納西族封建社會得到進一步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寸筆記本最高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