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朱學派

    先說老莊的世界觀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老子認為人類萬物,日月星辰,都是相對的,皆循道而生,循道而終。唯有道是絕對的,不生,不死,不滅。 老子之道,是自然法則。道是沒有意志的。道對人類萬物,日月星辰。就像人們對地祭祀陪葬用的芻狗一樣。沒有絲毫同情與憐憫。 人類萬物,日月星辰皆循道而生,殉道而死,這是無法抗拒的自然法則和客觀規律。

    老子的世界觀,要比西方的上帝比創世說。先進3000年。

    道家的世界觀——“萬物莫不尊道循德,莫命之而常自然。”“死之於生,一往一返。”,“欲恆其生,止其終。惑於數也。” “生物者不能不生,化物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有生者復於不生,有形者復於無形。生者,理之必終也者。終者不得不生,亦如生者不得不生。”最終,“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

    漢文帝是也。漢文帝死前的遺詔: 朕聞,萬物之萌生,非有不死。死者,萬物之理,物之自然也。豈可哀哉!並叮囑喪事簡辦。不可以死者害生者。 漢文帝被儒家、道家譽為漢代堯舜。

    在說老莊的政治論。

    老莊與孔子一樣,都提倡司法獨立。

    孔子反對君主折獄無論,以意為限。反對君主鉗制刑獄。

    道家與儒家異曲同工。老子也反對君主代司殺者殺。

    法家的觀點恰恰相反。主張君主必須牢牢鉗制刑罰。韓非謂之: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殺之柄。

    法家無疑是法治的死敵。儒家和道家提倡的,才是真正的法治。

  • 2 # 不糊塗時塗糊不

    有人將老莊思想稱之為遁世思想,本人以為,老莊思想側重於透過現象看本質,給人的訓練指導較多,欣賞老莊思想的人們通常都比較睿智,對於大家爭論不休的事物、現象,往往是看懂了就只是嘿嘿一笑了之而不予爭論,所以被稱之為遁世。

    相對應的孔孟之道,俗稱為出世思想。孔孟之道側重於捂住本質談現象。給人的思想灌輸較多,主動藉助孔孟之道的人們通常都很聰慧。而被孔孟之道灌輸的人們則會顯得愚鈍。欣賞孔孟之道的人們圴認為應當積極投入到社會生活中,盡己所能地創造社會財富、取得自己功名。所以被稱之為出世。

    本人以為,老莊思想的積極意義只是對比或類比孔孟之道而言。任何的思想只要能夠留存於世,就都會有其留存於世的社會意義。

  • 3 # 思思思行行

    讀《老子》猶如“撥雲見霧”!世無難事,不再迷茫!

    讀《莊子》猶如“騰雲駕霧”!遠離煩惱,無拘無束。

    老子教你成為現實世界的“大神”;莊子教你成為意識世界的“大神”!

    老子,聖人!

    莊子,聖人!

    你,……

  • 4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老莊的思想,體現在《易經》、《道德經》、《莊子》、《黃帝內經》等先秦時期的典籍之中。

    它是三皇時期天人未分之時,那種純之又純的自然之道,是華夏民族最為正統的思想文化。

    這種思想的根源,是錨定於這片亙古不變的天地的“道”的宇宙觀

    這種思想的核心,是

    這種思想的導向,是人的延年益壽,家的子嗣綿延,鄉的興旺發達,國的長治久安,以及整個天下的長久太平。

    老莊思想,用積極、消極的標準來評判,是不妥當的。

    如果非要說老莊思想的積極意義,那麼,這就是吧。

    華夏文明的根本特徵

    《道德經》說“知常不妄”、“不知常,妄作,兇”。

    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它們說的都是華夏文明的根本特徵:

    以天為錨,為判準,而不是以哪一個人的言論、規定為判準。

    後世對道,有一種比較常見的誤解。

    認為道生化萬物,並充斥著萬物,無處不在,所以一切事物,反過來也都是道的體現,一切行為,也都是道的運用,什麼都是道,人也無論做什麼都合乎道。

    其實不然。

    判斷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合乎大道,它是有標準的,這個標準,就是就是“常”。

    那麼,什麼又是“常”呢?

    這個常,就是天道永恆。

    人的所作所為,合乎天道,則為得道;不合乎天道,就是失道。

    失道,始於以人害天。

    以人害天,是怎麼發生的呢?

    人有言為信,以信為常,則大偽出。

    以人言為標準,就會是陷入無窮的紛爭和欺詐,邏輯上,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宣傳推廣自己,在合法性上,並無高下。

    《道德經》認為,上面那些以偽起詐的人,他們都是在胡說八道。

    怎麼辦呢?

    “敢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道家,在保護社會里的多數正常人面受妄人蠱惑這一點上,顯得殺氣騰騰。

    儒家呢?

    儒家給失去天道之錨和判準的社會,又重新找到了一個新的錨定和判準,仁義。

    仁,不要傷害別人;

    義,不要做不正當的事。

    雖然所有的人都在因信稱義,以信起偽,以偽起詐,那隻要還有這兩個最低的底線存在,不管大家怎麼喜歡胡說八道,至少社會秩序還不至於會崩潰。

    先有以人害天,接著以言稱信,繼而以信稱義,再有以信起偽,最後以偽起詐。

    這就是大道崩廢后的,人類文化-思想-社會構型路線圖。

    荀子說莊子,敝於天而不知人。

    老莊一脈,則說要“絕智棄聖”,使得天下恢復天倫秩序,保護好百姓,保護好萬物,道衣養萬物,人不離道,如此,天下才能真正的長久,換句今天的話說,才可以保持可持續性的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在處於收縮狀態下的空間(真空)中是如何傳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