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探索文化

    孤獨是常態怎樣獨處呢?在我們這樣一個浮躁的社會,能夠靜下心來獨處就已經很不錯了!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現實中人們往往會忽略這一點。許多人以為,獨處會令人感到孤獨、失落、彷徨和無奈。事實上恰恰是獨處可以讓我們平凡的人生充滿了無限的幸福感。沒有電話干擾,沒有朋友相約,沒有市聲入耳,雖居鬧市卻遠離塵世,一切都會顯得那樣閒逸散淡。時間真正屬於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看自己想看的書,自由自在地寫自己想寫的東西,無邊無際地想自己想思的事情。獨處時,雖然會有一點沉寂和落寞,但會多一些思量和蘊藉;雖然會少一些歡歌和笑語,但會多一些認知和感悟。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當憂傷煩惱襲來時,“剪不斷,理還亂”,如果獨自找個清靜怡心的地方坐一坐,和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獨自直麵人生中的問題,波濤洶湧的心潮驟然間會靜如止水,金錢、名利與地位便無足掛齒,心曠神怡中寵辱皆忘,憂傷和浮躁煙消雲散。獨處可讓人度過困境、淡泊名利、祛除浮躁、平心靜氣,以善心待人,以善舉待世;獨處可讓人冷靜地解剖自己,對生活更為清醒理智地把握,心靈境界得到洗禮和昇華。現代人最害怕孤獨和寂寞,這種恐懼驅使人們喜歡往喧囂和人群裡面跑。即使在沒人的時候,也會把隨身聽的耳機塞進耳朵裡,至少不會寂靜無聲。其實,這是一種內心空虛的表現。內心和精神豐富的人,便不會懼怕單獨一人,因為他的心靈並非孤獨.;也不會懼怕喧鬧的人群,因為在噪音和混亂之中,也能時刻守候著一個寂靜的心靈家園。他是他自己心靈的主人。獨處有多種多樣的方式:可以獨自到樹林裡去,默默地體驗花香,聆聽松濤和鳥鳴,讓心兒隨著自己無邊的思緒飄飛;可以漫步到水邊,佇立在無聲的空曠中,抬頭仰望天邊雲捲雲舒,讓心靈遠離世間的塵囂和紛亂;可以播放輕緩、溫柔的小夜曲,靜靜地賴在床上,什麼都不想,讓身心迴歸本真,默默地享受音樂帶給心靈的棲息;可以背上簡單的行囊,到嚮往已久地方去,不要與誰為伴,就自己一個人的旅程,天馬行空,自在逍遙……!而我最喜愛的獨處方式是:捧一品香茗,在氤氳的繚繞中慵懶地翻閱一本好書,讓自己在這份難得的寧靜中,欣賞書中關於生活、情感的文字。德國一位哲學家說過:“人類的精神寶庫是需要每個人自己去佔有的。”對於人類精神寶庫中的財富,如果你不去佔有,它就永遠不屬於你。和朋友一起談古論今,引經據點,那隻能算是閒聊和討論。獨處的時候,讀一本好書,沉浸於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中,才會真正感到與大師的溝通,汲取經典中的精華。雖然“書”的寫作與閱讀,都是在一種單獨的情況下完成,但奇特的是,當我閱讀一本書時,卻能感受到和作者、其他讀者以及與自己的交流,並不感到孤獨和寂寞。當一個人單獨在家時,往往是一個人最散漫、不自覺的時候,想上網就上網,想高歌就高歌,想撒歡就撒歡,不必照顧他人感受。所以,當你進入一個人的狀態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剋制自己,動心忍性,不要讓自己的散漫壓倒了自己,即使無人監管,依然心存繩墨,不逾矩,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處”。靜下心讀一本書,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真正的獨處,如果做不到完全的獨處,那麼就很難認真地去讀書;反過來道理也是一樣的,只有靜下心來,把自己投入到書本中去,才能真正地與之融合,細細地品味書香。所以,香港著名文化人和傳媒人梁文道說,一個人在家不叫“獨處”,“獨處”應該是拋開一切外界干擾的自我對話,而讀書則是“獨處”的最好方式。

  • 2 # 今生何來

    當孤獨是常態, 讓 自己 不寂寞就是首要任務。

    如何排解???

    無非 增加自己的愛好。可以一個人自娛自樂的休閒娛樂方式。

    文雅一點的 比如 讀書寫字,比如寫作練筆,比如吟詩作畫。

    戶外的 適度鍛鍊身體,比如 登高遠眺,比如 散步賞景,比如 垂釣撒網。

  • 3 # 楠楠慢慢

    逢人不必言深

    孤獨本是常態

    其實每個人都會孤獨,學會和自己做朋友,其實最後的朋友就是自己。多看看書,經常一個人出去走走。其實孤獨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 4 # 李建梅485

    孤獨,是一種恬淡之美,它能讓人更清楚的感受到自己的內心世界,或缺,或美,或累,或靜,而後在一片沉澱中,讓心歸零,孤獨的時候自己本身就是一道風景,捧讀一本書,聽上一段喜歡的音樂都是很優雅的享受,或者,簡單的背起行囊,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讓孤獨置身在一片和諧的大自然中,定會賞心悅目,我喜歡在孤獨的時候,開啟電腦,敲擊著鍵盤,很多好的文章也是因孤獨孕育而生,孤獨並不可怕,它可以開啟釋放的空間,盡情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孤獨之美,只有真正體會到了,才能真的懂!

  • 5 # 湯城小李子

    曾經一個人在外地工作了幾年時間,曾經覺得孤獨的時間,現在偶然想起來反倒十分懷念。

    那幾年才養成了看書的習慣,飯也是那時候慢慢學會做的,收拾家務洗衣服,這些勞動技能一個人的時候全部都要搞定。

    心情好的時候,會放個自己喜歡的音樂,整理東西擦地板,把住的地方收拾乾淨,下樓在人堆裡轉一圈,順手買點喜歡的菜回去自己做。

    沒人關心,也學會了煮粥時放一些紅棗桂圓,想找人聊天便去理髮店洗個頭,自然有好看的小哥哥主動找話題,想熱鬧便去菜市場。

  • 6 # 馨香雪兒

    孤獨是一種常態,獨處是一種能力。叔本華說:“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 ,就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每當忙完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會給自己沏一杯茶,捧一本書,聽一段喜歡的音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倒也愜意。晴天看落日餘暉,賞月圓月缺,雨天看落雨敲窗,聆聽淅瀝雨聲,反而覺得孤獨是一種財富,亦是一種境界。懂得享受孤獨的人,才是真正成熟的人。只有獨處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感悟。一個成熟的人是不怕面對自己的,能夠很好獨處的人,靈魂會更加豐盈,內心會更加強大,不會自怨自艾,只會修身養性成為更好的自己。

  • 7 # 唐山采薇

    一個人的孤獨是與生俱來的。有些人十分害怕孤獨,有些人卻喜歡一個人“孤獨地”與自己相處。害怕孤獨的人,是因為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從而表現出對他人或社會的依賴性,暴露出自己軟弱的一面。喜歡“孤獨”的人,不是說一定要遠離人群,而是在遠離人群的時候,也不會感覺到孤獨,因為在他的內心,自有一個風景秀麗的世界,他愛那個世界,他同時建設那個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減脂期的熱量缺口,一定會帶來飢餓感麼,如果餓了,到底該不該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