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uixuezhaofeng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將地處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四鄰為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和埃及(西奈)的一塊2.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按43%和57%的比例(176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不計在內)分配給兩個未來之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948年5月以色列建國,並在1967年六·五戰爭中奪取由約旦控制的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可憐的巴勒斯坦沒有疆土,家園淪落,“建國”比以色列整整晚了40年,至今“身軀”被以色列鉗制而不展,“名分”受美國杯葛而不揚,得到150多個國家承認,卻難入聯合國(2012年成為次於成員國地位的觀察員國)。

    當下,巴勒斯坦只控制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兩塊相隔40多公里的土地,合計約2500平方公里。其中加沙地帶面積為365平方公里。2016年巴人口455萬(加沙佔45%),GDP133億美元,貧困率為25.8%,預期壽命73歲。

    1、戰爭及遺留問題:1948年起,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所有阿拉伯國家拒絕接受以色列國,戰爭成為解決問題的第一選擇。不幸的是,1948—1982年阿以5次戰爭均以阿拉伯國家失敗而告終,巴勒斯坦僅存的領土也在1967年喪失殆盡,150萬難民淪落他鄉……

    聯合國安理會242和338號決議均明確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戰爭中佔領的土地,以色列在美國支援縱容下置若罔聞。

    2、巴勒斯坦事業: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次年元旦,阿拉法特領導的法塔赫打響反以第一槍,他在聯大留下的鏗鏘誓言:“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這裡,不要讓橄欖枝從我手中失落”。

    1993年,阿拉法特與拉賓實現歷史性握手,“土地換和平”原則得以確認,巴以互認對方合法權利,巴勒斯坦在加沙和傑里科共7個城市及附近村莊實現自治,巴以未來將就被佔領土最終地位,包括耶路撒冷、難民、定居點、安全、邊界、鄰國關係等談判,並以聯大有關決議為基礎最終解決。阿拉法特以獲諾貝爾和平獎登上事業的頂峰,他於2004年11月被不明疾病奪走生命。

    3、建國: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國宣告成立,現已得到137個國家的正式承認,年底正式成為聯合國觀察員。

    2011年9月,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同年10月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會員國。

    2012年11月29日,第67屆聯大透過決議,授予巴勒斯坦聯合國觀察員國地位。2015年9月30日,巴勒斯坦國旗在聯合國總部升起。

    4、區域組織:1976年8月,不結盟國家會議接納巴勒斯坦為正式成員。

    1976年9月阿拉伯國家聯盟接納其為正式成員。它還是伊斯蘭合作組織、伊斯蘭會議組織等的正式成員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為什麼有時候就成半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