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沒想到,35歲以後還要去學習新的知識和應付新,的工作崗位,可發現自己在文字上的專注力也閱讀能力都已經明顯下降,生活瑣碎事變多,難做到集中精神。不知道成家後的中青年是怎麼麼去解決的?
5
回覆列表
  • 1 # 簡單的快樂很難得

    閱讀學習能力下降可能不單單是成家的中年人這一群體,而是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普遍很大,快節奏的生活步伐逐漸使人失去了安心讀一本書一片文章的心情,本來白天就已經很累了,晚上能安心讀書的人也寥寥無幾,另外就是手機取代了書籍、報紙等,讓我們養成了一種標題是閱讀習慣,這種閱讀方式質量不高,而且時間一長容易忘記,如何能提高閱讀學習能力?我認為首先我們要有閱讀學習的態度,然後每天都抽出一部分固定時間來讀書,另外還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儘量不熬夜,把工作和生活分開對待。

  • 2 # 探照燈

    這關鍵還是取決決心和毅力。很多時候,35歲一過,人到中年,這個時候是最累的,上有親生父母,岳父岳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下有孩子需要照顧,從身體到心理,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

    這個時候,人的身體體力開始下降,如果不堅持體育鍛煉,基本上開始走下坡路。因為體力不濟,人的精神狀態也編的低迷,注意力不夠集中,沒有專注力,記憶力也開始下降。如果前些年自己沒有努力,工作不夠認真,事業上沒有積累,很難做到管理層級。如果還是在一線崗位,做基礎工作,那很難有上升的機會,飛黃騰達平步青雲幾乎不可能了。

    我一個朋友,原來在報社上班,是報社寫稿量最大的記者,在報社工作了12年,發稿量是別的記者的10倍,拿的月度新聞獎、年度新聞獎,更是這家報紙35年曆史上第一名。但作為一個一線的記者,只會寫稿,在業界口碑再好也不管用,畢竟新聞這碗飯往往是靠年輕,靠熱情、體力、毅力堅持的,長此以往,是無法堅持的。

    為了自救,也怕家裡人擔心,怕朋友們嘲笑,他後來放棄了工作了半輩子的名聲和榮耀,跑到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了一個普通編輯,每天在地鐵上,看各種工具書,重新學習一定網際網路的技能,還去技校學習資訊化操作,從軟體使用到排版設計發稿,從約稿到審稿,憑著原來傳統媒體的技能和視野,他很快成為了不可缺少的骨幹編輯,總算把現在的飯碗牢固了。

    人到中年,真是殘酷,只能靠自己,恆心、毅力、吃苦耐勞,缺一不可。

  • 3 # 薛暖暖

    隨著走出校園、年齡增大,閱讀和學習的能力有所下降,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其中既有生理的原因,比如記憶力、反應力下降,久坐之後身體疲勞,也有心理的原因,工作、家事繁忙,很難靜下心來閱讀學習了。

    在這方面,我有三個小技巧和大家分享:

    1,閱讀和學習,從“興趣”出發。老話說“開卷有益”,只要能夠保持閱讀和思考的習慣,哪怕不是專業書、學術書,也大多是有益身心的。比如很多人在通勤途中,利用碎片時間閱讀網路小說,其實,高質量的網路小說(比如男頻作家貓膩、女頻作家御井烹香的作品)既有趣味性,能夠讓人放鬆、消遣,也表達了作家一定的思考和追求。同時,網文的連載更新,還能逐漸培養每日閱讀的習慣。

    2,閱讀和學習,用“需要”加油。人都是有惰性的,很少有人可以做到主動學習,熱愛學習。但是如果現實生活有了緊迫的需求,讀書的動力就大了。比如很多行業想要繼續升職,需要考證,再比如一般人想要資產保值,需要學習理財,順應這些“需要”去閱讀和學習,不但能提升自我能力,而且隨時都能學以致用,也是一個促進。

    3,閱讀和學習,以“獎勵”反饋。閱讀和學習是一個長期投入、長線回報的事情,一時之間可能沒有特別明顯的積極反饋,這時人就容易喪失堅持的動力。所以我特別提倡“自我獎勵”,一方面,讀書之後,夫妻、親子、朋友之間相互交流,把新知識作為新話題,鞏固知識也能增進感情,或者把讀書心得發發微博、朋友圈,得到點贊,也會產生滿足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自己也可以對自己好一點,比如讀完一本書,獎勵自己買個什麼心儀的東西~把閱讀和美好的事情聯絡起來,讓閱讀和學習帶動整個生活變得積極。

    久而久之,閱讀和學習就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了~

  • 4 # 在下千城

    我身邊有很多同事,30-40歲之間,按道理是正壯年的時候,但學習的積極性都降低了,平時一直想看書,但都不願意看書,沒時間看書,拿起書來沒幾分鐘就看不下去了。

    一般都是上班太累、家庭瑣事太多,佔據了太多精力。我個人有3個建議,說不定有點幫助。

    第一,從30分鐘做起

    我們都很忙,上班、下班、做飯、照顧孩子等等,但時間是海綿裡的水,是可以擠出來的。剛開始別求多,就30分鐘。

    每天無論如何也要找出30分鐘的時間,而且最好固定的時間段。比如就早上早起30分鐘,看看書、學習下專業知識,或者晚上晚睡30分鐘,具體時間根據個人的情況可以調整。

    千萬不要小瞧這30分鐘,如果你能進入心流狀態30分鐘學習,一年365天,365個30分鐘,剛好是365個番茄鍾,就可以考出1-2門註冊會計師了。

    第二,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

    成家的中年人經常會感覺到自己各種不會,能力不足,所以,就什麼都想學,眉毛鬍子一把抓,但這是行不通的。我們不是神仙,不可能什麼都學會,也不可能什麼都記住。

    所以,找到你當下最需要學習的東西,可以是工作上的技能,可以是教育孩子的技能,可以是如何與愛人相處的技能等等。

    找到一個方向,1年突破一個目標就足夠了。不要想囫圇吞棗一般把各種東西都學會、記住,那是不可能。弱水三千,只取你最需要的那一瓢。

    第三,一定要堅持,不要隨意放棄

    上班的人很容易懷念上學時的時光,自由,大把的時間。成家的人很容易懷念單身的時光,一個人自在。但即使讓你回到從前,很多人還是做不到可以堅持學習,本質還是沒有學習的堅持能力。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能讓你悔恨不已。所以,當你每天有了30分鐘,找到了自己的學習方向,一定要堅持下去,堅持學習。

    這3個方法都很基礎,但很實用,或許能幫你解決一些當下的困擾。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星s10十大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