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xw-Raven

    現在課本種類繁多,時代在變化 讀者在變化,調整也是合理。我個人看這是無所謂的吧?魯迅本人並非無可爭議,若非那個時代和戰爭結局,他的文學僅僅侷限在他的狹隘視界裡,也並非白玉無瑕。現在還有人唱“國際歌”嗎?沒有,因為在唱就是自己掘墓了吧。

  • 2 # 好漢不提往年勇

    是真的。你問為什麼?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魯迅筆下的那些壞人,當今都復活了,並且掌握了話語權。提起魯迅,要麼恐懼,要麼憎恨。打倒魯迅,他們心理才有些許安寧。

    時代呼喚魯迅。象魯迅式的人,當今也有,就是崔永元之類。他們弘揚正氣,嫉惡如仇,但受到世俗的憎恨和阻礙。崔永元的處境,就是魯迅的處境。能理解崔永元,你就是真正看到了魯迅的真面目。

  • 3 # 半卷

    假的,至少在今天,魯迅依然是今天教科書裡作品最多的作家,沒有之一。很多人連教科書翻都不翻,就言之鑿鑿的,不知道有什麼臉說這話的。某些人還是自問自答,故意造謠然後自己回答,用魯迅影視什麼吧?

    魯迅的作品大家感興趣的是雜文,然而雜文最不好教,閱讀者需要豐富的生活閱歷。你覺得初中、高中學生人生閱歷夠嗎?所以,教科書裡面可以減少雜文,增加散文、小說之類的。我相信肯定有人給我扣帽子,然而一些人說的話就可以看出來他們罔顧兒童認知規律,基本上可以看出來沒有讀過多少書。

    魯迅重要性不是新中國教科書給予的,民國時候《國文百八課》就收錄了魯迅很多作品。如果覺得魯迅文章換了他的其他幾篇就會影響魯迅的地位,恐怕你們是看不起魯迅先生的影響力。真的感興趣魯迅,不是一味的要求放在教科書裡,而是應該去自己買來魯迅全集,一點點的去閱讀,閱讀才是與作家交流的最好途徑,而不是在網上當噴子。

    不管有些人肚子裡有什麼現實中的不滿,都不要發洩到教科書的評價裡,因為這樣只會展示出你的無知。

  • 4 # 層城鵷雛

    從2010年開始,魯迅先生的許多文章被踢出了教科書,如《阿Q正傳》、《藥》、《記念劉和珍君》等經典作品,大多數人持反對的態度。唐朝的白居易曾說過“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現代社會提倡和諧,魯迅先生的文章多少有點不合時宜了。

    我覺得中學課本減少魯迅先生的文章利大於弊,原來的語文教材共有30篇魯迅的作品,如今減少了9篇文章,大大降低了學生們的負擔。語文課本只是學生的啟蒙教材,真正的知識積累在於課外閱讀。我高中的時候就通讀了魯迅全集,關於教材中多幾篇少幾篇先生的作品對我毫無影響。

    魯迅先生的文章似匕首、像刀槍,無情地揭露了舊社會的種種醜陋現象。當然,這種現象今天依舊沒有消失,如魯迅所批判的梁實秋之流的“資本主義乏走狗”們,“見到闊人就馴良,見到窮人就狂吠”,這類人極其勢力,看風使舵。如今這類人成為了社會的精英人士,魯迅一針見血地揭露了這些人的兩面性,使得他們恨得牙根癢癢。這些人當然討厭魯迅,恨不得魯迅的所有文章都滾出教材。

    魯迅先生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思想深刻而難懂,“四周黑通通的,所以容易碰壁”。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說魯迅的文章晦澀難懂,這大概是事實吧!減少了魯迅的作品,不但給學生們減了負,也給老師們減了負,再也不用那麼吃力地教學了。我倒不這樣認為,魯迅是在喚醒我們麻木的思想,如果我們死記硬背語文老師對文章的分析,是毫無意義的。我們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比如一些房奴屬不屬於閏土,一些人為什麼能靠“回字有四種寫法”成為專家教授,“假洋鬼子”們為什麼能夠混得風生水起”等等。

    “教師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習的功夫主要在於課外,老師講解的關於魯迅文章的分析都是死知識,除了應付考試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意義。即使語文課本中再增加二十篇魯迅的文章,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沒有深刻的思想,也是枉然。

    魯迅先生是文學巨匠,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文學成就毋庸置疑。同時也是一位思想家,深刻地揭露了人性的弱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的讀一下魯迅。至於近些年來語文課本里的“魯迅大撤退”,我們沒必要大驚小怪,我們可以讓孩子們長大後再慢慢地讀《魯迅全集》,我們依舊可以成為思想睿智的人。

  • 5 # 鴻鵠迎罡

    200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出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中,魯迅先生的名作《藥》、《阿Q正傳》《孔乙己》、《吶喊(自序)》、《為了忘卻的紀念》、《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經典文章,共計9篇被語文教材下架,一時間,影響非常大,人們都議論紛紛,談論對中國近現代第一大文豪這樣做是否欠妥?這個做法有什麼樣的利弊?

    當然,其它文章,如《祝福》、《記念劉和珍君》、《拿來主義》、《燈下漫筆》等,讀起來相對比較平和淡然的文章都還留在課本中。

    從被移除的文章名字和內容中,我們可以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這幾個現象也是魯迅文章被移除的真正原因。

    其一,被移除的文章相對來說,比較晦澀難懂,需要相當豐富的生活閱歷和文化修養才能領略其中的深意。

    鑑於中小學生的閱歷和修養都很有限,讓他們閱讀和學習此類文章,有些強人所難,難以很好地消化。與其不好消化,吃在胃裡撐得難受,還不如不吃,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東西更好。

    其二,被移除的這些文章基本都是雜文,言辭犀利,文筆潑辣,過於偏激,不符合現代社會所倡導的和諧發展,多少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不論是《孔乙己》、《吶喊》等文章,表現出的激憤、嫉惡如仇的思想意識,還是《藥》等文章表現出的批判精神,都是那麼震耳欲聾,放在魯迅生活的年代,是非常好的文字武器,但放到現代社會,聽起來卻有些刺耳,許多人不愛聽這種聲音,所以就想方設法阻止這種聲音發出。

    但是,我們時刻要記住,魯迅是民族之魂,是民族脊樑,是中國近現代最偉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地位沒有人可以替代。如果沒有魯迅這樣的文化英雄和文化鬥士,就沒有人們今天的覺醒。

    即使從課本上讀不了魯迅,完全可以從其它渠道去了解他,瞭解那一段歷史下的社會百相。

  • 6 # 竹林堂堂主

    早就應該刪除,魯迅是時政文學家,只能為那個年代的政治服務,在那個時代,用他的目的是時政需要,是用來公開反對儒家思想文化,及“打倒孔老二”!那個年代早就結束,而現在又要尊重、弘揚儒家思想文化、道德。因為不能再讓他忽悠青年人了!說儒家思想是封建落後的,道德教育是束縛人的。所以說教育部門,把他的文章從課本上刪除是好事、正確的。中國社會永遠離不開儒家思想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女朋友吵架,一方喜歡找其他異性傾訴,這預示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