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狼煙火燎

    另外戰機隱身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不能有任何90度角存在,否則雷達波經過兩次折射就會原路返回(初、高中關於這個90°折射應該是講得很清楚了),因此垂直尾翼肯定是不行的了,殲10單尾翼還必須得像F35那樣一分為二,還得有一定傾斜角度才可以,這改動是不是有點大?還有殲10三角翼後邊也得改角度,還有機翼的切角等等,這一套改下來花的錢少不了。

    第四 到底上不上隱身塗料呢?這塗料可是很貴的,用在殲10身上真有點浪費了。

    其實三代機改成不光我們軍迷有這個想法,當年的波音公司也有,而且還付諸實施了,在F35研發進度一次又一次延遲後,波音公司就想著鑽空子,乘著F35不能出來的空擋,用F15E改裝成隱身戰機大賣一波,這就是F15SE“沉默鷹”。

    但是這款半吊子的隱身戰機並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首先就是雷達反射面積雖然降低很多,但還是高達2㎡左右,與F22這種只有0.01㎡級別的還差著2個級別的差距;另外價格太貴了,沒有隱身塗料就高達1億美元的單價,如果有土豪國家像上隱身塗料的,價格恐怕又是另一個檔次了。這個價格當初F35的預估價格都還高,然後隱身性根本就達不到隱身戰機的要求,自然沒有冤大頭上當了。

  • 2 # 鷹鴿分析

    題主絕對是受到俄羅斯蘇-57被外媒戲稱為“拍扁了蘇-27”之調侃語的影響,所以才會有把殲-10拍扁就能實現隱身的腦洞大開的想法,這個理念在實際實施中很難實現,因為戰機氣動隱身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只是將其拍扁就能實現的。

    在瞭解隱身原理的同時,還需要了解到隱身與氣動之間的關聯性,同樣存在這兩個突出的矛盾:第一個過分強調外形隱身,隱身效果好了氣動必然受到影響,最有說服力的例子就是世界上第一種影響飛機F-117,稜形八面體的構型保證了隱身效果,但機動性就不行了,成了一款沒有制空能力的戰鬥轟炸機;第二個過分依賴材料隱身,一種材料難以吸收所有的雷達波,過多的應用帶來的是重量和造價的飆升。

    從氣動佈局設計角度來看,殲-10採用的是典型的中距耦合鴨翼+大三角翼佈局設計,按照氣動隱身慣用的平行法則,殲-10的氣動佈局需要大幅度的修正,即保證機身的輪廓儘量設計成平行線,細化點講就是飛機的進氣道、機翼、水平尾翼(殲-10是沒有的)、垂直尾翼的前緣是平行的,水平尾翼、垂直尾翼以及機翼的後緣也是平行的,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可能發生雷達垂直反射的方向。

    對於殲-10的外形處理,包括機頭菱形處理、進氣道修正(殲-10B/C已經完成)以及鴨翼和主翼的平行法則處理都不是太大的問題,在實施上也相對比較簡單,但垂直尾翼將是一個硬傷,神仙也沒辦法。這是由於殲-10單釋出局決定的,因此其只能使用單垂尾設計;單垂尾設計壓根就沒法進行隱身處理,尾翼可行的就是降低高度,但降低高度帶來的則是飛機的安定性出現問題,從而影響到整體的氣動特性。

    除了上述的問題之外,還有一個最知名的問題就是內建彈艙處理。我們要知道殲-10本身就是一款中型機,其機體空間本身就有限,當前國際上進行過非隱形戰機隱身處理的只有F-15重型戰鬥機,其內建彈艙設計是通過進氣道旁邊的保型內建彈艙實現的,顯然殲-10不具備同類改進的特性。

    由此可見,殲-10想要實現隱身,並非一件容易的事。這涉及到殲-10飛機整體的設計,一個地方處理不好,將會對整個機型產生巨大的影響,其工作量絕不亞於重新設計一款隱形戰鬥機。最致命的是,殲-10隱形化處理後,載彈量下降、作戰半徑降低,作為一款中型機來說,這無疑是在打壓其生存空間,改了沒有多大的實際效果,反而效能大打折扣,顯然有些得不償失,如此又何必呢?

  • 3 # 科技之重

    前不久,據央視7臺報道“殲10家族將迎來下一位更加威猛的兄弟”,這極有可能就是換裝“向量發動機+具備隱身能力”的殲10D。而如圖上所示,將殲10拍扁後,進氣道改為兩側,機首部位菱形化設計,外傾式的雙垂尾氣動佈局動佈局,這一系列的改進的確可以大為減少殲10D的RCS。所以說,單看圖中的資訊,殲10D完全可以成為一款單發版的隱身戰機,如果再加上渦扇-10向量發動機的話,那就擁有了與F35相抗衡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歲3個月孩子脾氣倔,不懂分享,到底要怎麼調教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