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自己手中有東西都不願意分享給其他人,她又玩人家東西,客氣的跟她說可以分點給其他小朋友嗎?無論如何她就是不肯給,這樣下去會不會影響日後阿
-
1 # 凌晨媽媽育兒
-
2 # 小玫瑰老師
不願分享就是自私?
絕對不是!
寶寶2―3歲,進入了“物權敏感期”,自我意識覺醒, 覺得什麼東西都是“我的”。
這是他成長髮育的必經階段,到了3歲才會出現社交概念。我們應該理解這種行為,而不是給孩子貼上“自私”、“小氣”的標籤。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鼓勵但不強求
分享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應該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不開心的、被迫的分享就是一種掠奪。
生活中很多這種場景:家裡來了小朋友,家長不管孩子願不願意,直接強迫孩子把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結果就是孩子哭了一整天。
如果因為一個玩具讓孩子哭了一天,那麼分享的意義何在?
玩具是孩子的,分享應該建立在尊重物品所有者的基礎上。如果分享建立在痛苦之上,那一定是失敗的分享。
有技巧的引導
把分享跟快樂聯絡在一起。當孩子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時,可以告訴他“小朋友把玩具給你玩,你開心嗎?”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告訴孩子“你把玩具分給別人玩,他們也會很開心。”並且告訴孩子分享出去的東西會還回來。如果孩子不願意一定不要強求,及時向對方解釋。
當孩子與別人分享東西時,要及時表揚,讓孩子獲得滿足感,認為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
鼓勵孩子社交
多鼓勵孩子參加社交活動,比如滑滑梯、搭積木等。讓孩子多與小朋友接觸,並讓孩子遵守“輪流”、“排隊”等規則。
讓孩子明確物權概念,有些東西是“我的”,有些是“別人的”,有些是“大家的”。告訴他自己的東西自己有決定權,但是也不能隨意拿別人的東西。
可以多帶一些玩具出門,特別是不愛玩的玩具,可以嘗試讓孩子交換玩具,通過交換 來學會分享。
作為父母,我們不必過度擔憂。孩子會分享固然是美德,但是他今天能堅守住自己的玩具,長大後也會堅守住自己的底線、原則和夢想!以上。
-
3 # 小酒窩爸媽
分享是一種美德,對於分享者來說,他感到那是一種快樂的事情。
可如果被逼著分享呢?當然孩子不會感到快樂,甚至非常痛苦。無疑這種行為是一種道德綁架,是在打劫。
在“佔有敏感期”內強迫孩子去分享,這是很殘酷的行為。
不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這是本分,不是小氣。
比如有的人因為從小被強迫分享,他一方面內心會非常想要一樣東西,而表面卻要“大度”地謙讓出去。結果導致糾結不已,不敢表達真實的自我。
可這樣的“大度”從來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與理解,更別說感恩了,人性就是如此,他太輕易就能得到的東西,就會認為你的付出是理所當然。
所以不要強迫孩子分享。
相反,你越逼,孩子越不愛分享。因為他覺得這是一件痛苦的事兒。或者是為了當個“好孩子”,隱藏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
如果孩子想玩別人的玩具,就鼓勵孩子自己去溝通,去交換,去想辦法,或者通過繪本引導。
要先允許孩子“自私”,然後引導孩子交換,最終慢慢引導著他真正變得樂於分享,而不是被強迫,而不是隱藏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或患得患失,或被強烈的匱乏感所支配,從而變得真正“自私”。
-
4 # He姐姐
這個年齡段孩子正在不斷建立自己的界限和物權,並且很喜歡跟別人對著幹,所以他們經常會說“不”來試探旁人的反應。
如果孩子不喜歡分享,我覺得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首先,父母說孩子最好的榜樣,平時在家裡,大人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樂於分享的氛圍。比如說吃水果零食什麼的,不能只為孩子一個人準備,要大家都有,大家共同分享。然後,大人可以意識跟孩子“要”東西,讓他喜歡“給”和“分享”。如果孩子做到了,願意分享,或者主動分享的時候,要即使鼓勵。還有,當孩子要拿別人的東西前,讓他習慣去徵得主人的同意後再使用。讓他懂得,分享是相對的,他會分享的同時,別人才會跟他分享。最後,別人如果要拿孩子的東西之前,也要徵得孩子的同意。如果孩子實在不同意,也不要勉強。當然,這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引導和鼓勵一下,但不能強迫,更不能為了面子硬來。最後的最後,可以在家裡來客人之前,提前知會一下孩子,待會有什麼人要來,有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我們應該怎麼做,跟孩子提前頭腦風暴一下,讓孩子提前有個心理準備,他會做的更好。
-
5 # 親愛的胖虎
所謂的孩子“脾氣倔”,大概就是您建議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但孩子堅決不肯甚至為此發脾氣吧?那好,我們來換位思考下,您買了個新手機十分愛惜,這時您一朋友說借我先玩幾天吧~然後您的愛人也附和:就借她吧,你們是好朋友,要懂得分享…請問,此時您是何種感受?很自然會排斥和生氣吧?
所以別再給孩子貼“脾氣倔”的標籤了,也停止“強制孩子分享”!很多時候反而是我們成人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也就是所謂的“共情”,孩子雖小,但是一個獨立的會思考的個體,成人也必須給予理解與尊重。
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個人分享如下方法,但願能幫到您。
兩歲多的孩子正處在牙牙學語的階段,成人們往往更習慣先教給孩子一些名詞詞彙,比如球球、碗碗、月亮…建議同時讓孩子學習一些情緒詞彙,比如難過、生氣、高興、沮喪…在孩子出現這些情緒時,告訴他對應的詞彙,這樣慢慢地孩子也會漸漸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各種情緒。
在孩子拒絕分享時,可以試圖和他溝通:媽媽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也很保護這個玩具,不怎麼想讓別的小朋友玩,媽媽能理解你,因為媽媽小時候也會這樣想(先共情,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和情緒是被接納和理解的)…
不過那個小朋友非常喜歡你的玩具,如果你不同意他可能會有點“難過”,如果您能同意借她玩一小會兒,他會非常“開心”哦(讓孩子逐漸理解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對他人的情緒造成影響)…
我相信他一定會像你一樣愛護這個玩具的,或許你還可以向他介紹一下你的玩具(找機會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若最後孩子仍不願分享,那就理解尊重他,告訴他沒關係。若孩子願意分享,那就趕緊“定性他的正面行為”,告訴他:寶貝,你剛剛的這個行為就叫做“分享”,你做的很棒!
由此孩子便能真正理解了什麼叫“分享”以及對應的感受。家長應善於引導和發掘孩子的正面行為並及時告訴他,比如這就叫自律!這就叫寬容!這就叫協作…
逐漸培養起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最後,仍需強調:請成人們控制住情緒和替孩子解決問題的慣性!相信孩子,他們具備著理解和解決問題的潛力,這些事情就都是孩子成長的臺階。
自勉共勉!
[奮鬥]持續輸出分享育兒乾貨!
[送心]小胖虎的暖萌日常見同名抖音號
-
6 # 命隨緣
兩歲多的孩子這種現象是有的,您能夠這麼早的發現,證明您是一個細心的家長!而且是一名很有禮節的家長!我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有幾個一起玩的夥伴!其中一個孩子就是這樣!他的家長也跟他說過讓他跟大家分享!那個孩子也很倔,就是不聽!後來我跟那個孩子家長合謀好(我帶著其他孩子只玩兒一樣玩具!把剩下所有的玩具都給那個孩子一個人玩!那個孩子玩兒一會兒玩兒膩了!就過來搶我們的玩具!然後我們再從他那堆玩具裡挑一件!把我們的玩具給他一個人玩!幾次下來!那他就知道了,一個人玩沒有大家一起玩開心!所以他的家長就告訴他,讓他把他這一堆玩具抱過來,跟大家一起玩兒!這次事情以後,這幾個孩子都懂得分享了!)
-
7 # 葡萄姐86
對於這麼小的孩子,如果有人說,要告訴他學會分享,換位思考。我就想罵人,小孩子不分享,一方面是因為他還不能完全理解“分享”,一方面是因為他很喜歡那些玩具、不願意其他人玩。作為大人,你會把你特別喜歡的東西進行分享嗎?
如果覺得孩子不分享,讓大人難堪,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出去玩,儘量多帶幾個小玩具,這樣他可以選擇最喜歡的玩具玩,剩下的玩具讓其他小朋友玩;若是有小朋友來家裡玩,那提前商量,哪些玩具是可以一起玩的,哪些是不希望其他小朋友碰的,把那些特別的玩具收起來。
如果自家小孩子搶別人的玩具,可以嘗試用他自己的玩具吸引他,或者抱走轉移地方。
在2歲多的小小世界裡,所有規矩都需要大人一點一點灌輸。慢慢的,他都會懂。急不得。
-
8 # 愛吃不長肉
有以下三個方法給到你!
其一:跟孩子講故事,例如孔融讓梨的故事,因為孩子還小可能跟他講大道理他未必聽的懂!
其二:因為現在獨生子女越來愈多,所以家長對孩子極為寵愛,這樣就造就了孩子的自私不懂得分享,這個時候,作為父母可以多給孩子做好榜樣,另外讓孩子多接觸其他孩子並且嘗試讓孩子融入集體,慢慢的他能改掉,因為集體都是相互分享的!
其三:可以當著孩子面給其他孩子東西,然後告訴自己孩子東西需要分享,大人這樣做了沒準以後小孩也會這樣做。記住要想改變孩子自私習慣,大人必須要做到無私分享,這樣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總結:孩子的習慣養成跟父母關係很大,所以做好表率最重要呢!
-
9 # cherry多米
兩歲孩子進入人生第一個叛逆期,脾氣倔正常,表現為“要”“不要”“我自己來”自己做不好還愛大脾氣。首先,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溫柔的對待自己的孩子,遇到寶寶脾氣倔的這個情況要了解造成寶寶脾氣倔的原因。因為寶寶脾氣倔是從某一件事情當中所體現出來的。所以這個時候媽媽們就要對寶寶發生的事情有一定的關注,再者當寶寶出現一些事情的時候媽媽要和寶寶講道理。當媽媽做錯一件事情的時候,要及時的像寶寶道歉。
這個階段的孩子物權意識很強,我的東西基本不讓碰,不要強行讓孩子去分享,不然對他看來分享就是讓我不高興就更不選擇分享了,道理要告訴他,說不定他一會一個人又沒有意思又自己分享了,千萬不能強行分享,當著別人小朋友面說他小氣語言攻擊累的話。給他講些懂分享的繪本讓他明白,如果別的小朋友的媽媽們知道這個階段的孩子物權意識強不分享都能理解。這個階段的孩子只是有些表現得強烈些而已。
-
10 # 文藝女中年
處於兩歲階段的孩子,還沒有什麼社交技巧,這個時候他們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這個時候的孩子自我獨立意識萌發,經常說不來彰顯自己的獨立。這也是孩子建立自信心的關鍵期。
2-3歲孩子之間的遊戲形式還是平行遊戲,也就是他們之間並不怎麼互動,而是一起各玩各的。要到三四歲孩子才會嘗試互動性的遊戲。
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給別人,又玩別人的東西,這完全是這個年齡段的正常表現。在他們的意識裡,這些都是都是他們的。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維護孩子自己獨立的自尊。不要強行把寶寶的玩具等送給別的小孩玩。
其次可以採取一些引導的方法。比如拿一個最愛的玩具自己玩,再帶一些其他玩具和別的小朋友交換玩。
教會孩子交換玩具玩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技巧。這樣,既不用強迫孩子,尊重了孩子的物權,又引導孩子和別的孩子互動,可以說是雙贏。
-
11 # 原葉茶
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她,不然她會變得更加倔強,因為她需要被尊重,就算這麼小大人也應該尊重她,遇到這種事情我們應該選擇:
1.先問“你願意分享一下嗎?”
2.同情感,跳跳也很想要類,你們一起玩一下吧!做好朋友?
3.尊重,提醒幾次後孩子任然不願意那就要尊重她。不然她是分享了,可您傷害的是您的孩子。
分享還是很重要的,雖然要尊重孩子,可學會分享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那怎麼樣才能學會分享類?
1:在生活中,不直接給孩子物品或零食。可以跟她說是爸爸、媽媽跟你分享的。
2:家人間多用到分享這個詞,讓孩子明白分享到底是什麼意思。
3.看一些分享的繪本故事。
對待孩子要有耐心,孩子的脾氣性格很多都是後天形成的,您想要孩子性格好,首先您自己要靜心,不急躁,這樣孩子可以感受得到,就會隨著您的節奏走,就像一首歌曲旋律快唱跳都會快。
-
12 # 我們的宇宙星辰
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為什麼在發脾氣,弄清楚了原因,再試著與孩子進行耐心的溝通,嘗試著滿足和了解孩子的合理需求,如果需求不能得到滿足也要學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另一種形式進行“補償”。
在孩子“發火”的時候,一定要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先冷靜下來。要知道,當孩子惹得你也發火了,恐怕孩子的火氣會越來越大,更加不好“收拾”了,這就是你為什麼覺得自己孩子”真倔強“的原因。
在孩子“發火”時,要嘗試著抱抱孩子,用溫和的語氣跟他說話,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要“哄"孩子,不能硬碰硬,畢竟孩子知道什麼呢。
關於分享的問題有幾點建議:不能辱罵或者毆打自己的孩子,比如朋友或者親戚家的孩子過來玩你孩子的玩具,但是你孩子不高興,這時候你出於對客人的禮貌對自己孩子採取強硬措施,這樣是完全錯誤的,反而使得孩子越發自私,不能從本質解決問題。
孩子不和外人分享,那麼可以先從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比較親近的人開始指導,要客客氣氣,態度不能強硬,讓孩子處於一個自願的環境。這樣經常性的練習就會有所改善。
多誇甚至多獎勵孩子分享的行為,如果看到孩子分享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話,那麼你應該給予孩子肯定,並適當獎賞孩子。
-
13 # 丹妹聊育兒
通過這個問題,可以看出來你的孩子已經進入了自我意識敏感期,所以這個時期他脾氣倔,不懂分享是很正常的現象。
孩子進入自我意識的敏感期後,大多數家長除了覺得孩子不像以前那樣聽話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大的感受,就是覺得孩子變得非常自私。
在這個年齡的孩子,好像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不讓別人動,其實這是他構建自我的一個過程。在這個構建的過程中,孩子是通過佔有屬於自我的東西來區分自己和他人的,當孩子佔有了自己的東西,當這個東西完全屬於他時,孩子才能夠感覺到“我”的存在,這也是孩子自我誕生的標誌。
那這個時期呢,孩子還會表現的就是很倔強,和家人對著幹。父母需要做到這幾點來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時期:
二、 用非語言行為向孩子表示讚許或者反對。當孩子做的好的時候,我們可以微笑、擁抱來鼓勵他。當他出錯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嚴肅的目光或表情來示意他犯錯了,而不是去吵孩子。
三、主動改變孩子作對的環境,比如孩子愛看手機,是因為父母常常拿著手機,或者手機經常就在孩子跟前。父母可以做的是,讓手機儘量少的出現在孩子面前。
四、讓孩子在合理範圍內作出選擇,比如孩子無論怎麼說都不睡覺,媽媽可以說:“今天睡覺,你是要媽媽給你講佩奇的故事,還是三隻小豬的故事?”這樣無論孩子選擇哪個,他都必須要上床睡覺了。
-
14 # 果媽向陽
2歲的孩子,讓人不由得想起可怕的2歲,在我們的印象裡2歲的孩子的確很難搞。動不動愛發脾氣,精力旺盛,破壞力超強,什麼都不懂還執拗,搞不好就愛哭鬧。脾氣性格再好的媽媽,也不得不被逼成潑婦,大吼大叫以此鎮壓。
2歲是孩子的叛逆期,動不動就和父母作對,其實這不是孩子的本意而是孩子潛意識發展過程。2歲也是孩子物權敏感期,也有自主意識,她的東西她做主。任何人動她的東西都要經過她的同意。
關於孩子脾氣倔不懂分享,個人認為:
1、父母做好榜樣引導,孩子看到父母把東西分享給其他人,慢慢的也會懂分享的快樂!
2、家裡吃東西,父母不要都留給孩子,自己一口不吃,這不是愛,這是教孩子自私。父母要讓孩子把東西分享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吃。讓孩子明白分享的意義是大家一起吃。
3、孩子不願分享,也不要強迫她分享,要尊重孩子。她的東西她有權做主。讓她主動分享。
4、告訴孩子不分享,下次別的小朋友也不會分享給她。遇到她不願分享,或別的小朋友不願分享給她,抓住機會就和她多說分享的道理!
對於2歲左右的孩子來說,是教育的黃金時期,只要父母肯花時間陪伴和去了解引導孩子。相信孩子會越來越可愛的!
-
15 # 心意麻麻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特別想對你說,請你不要著急,也不要強迫孩子分享,以防矯枉過正。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女兒兩歲多的時候跟你家小朋友的情況一模一樣,但是,我那個時候不是特別理解她,骨子裡就認為分享才是好的。所以,每次我女兒不願意分享的時候我都會用各種理由勸說她,什麼不分享就不是好孩子,不分享就沒人跟你玩兒之類的話。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我女兒變了,變得愛分享了。剛開始我還沾沾自喜的,到後來,我越來越覺得分享變味的。每次出門,她都主動把她的所有東西都分給別人,甚至出門之前,她會要求我帶東西出去分享給小朋友。為此,我還苦惱了一陣。再後來,我就再也不敢強迫她了,經常跟她說:“你願意分享才分享,你不想分享就不分享”。現在才又改過來。看到你這個問題,我瞬間就想到了我的女兒。我對自己的無知感到難過!2到3歲小朋友的佔有慾本來就很強,這個是這個年齡階段一種特殊的屬性。我們不能通過小朋友是否愛分享來給任何小朋友下定義。至於你家小朋友不愛分享的問題,我主張言傳身教,爸爸媽媽愛分享了,小朋友一定會愛分享的。加油喲
-
16 # 山城媽媽育兒記
兩歲多的孩子越來越明顯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情緒和行為越來越自主。他重視自己的東西,不願與人分享,其實是他有了物權意識。父母怎麼幫孩子度過這個時期呢?
第一,還是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如果孩子不願意把自己的東西交給其他人,就不要去強迫他。小孩的情緒上來後就更不願意分享了,所以,首先是尊重他的意願吧。
第二,可以用一些巧妙的技巧來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比如孩子手上拿著一輛小汽車,別的小朋友手上拿著一直恐龍玩具。我們可以跟孩子商量:“寶寶可不可以用小汽車跟小朋友的恐龍交換來玩呢?”給小孩一個思考的空間。
另外我們也可以說:“小明說你的小汽車超級酷耶,你要不要給他看兩分鐘,並且告訴他你的小汽車車輪是怎麼走動的?”
就是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做到分享。但是如果孩子不同意,還是不建議強求喔。我們也可以對其他的小朋友說:“不好意思,寶寶非常喜歡他的小汽車,現在還捨不得分享給你,你能不能先其他玩具呢?等他願意分享了,他就會給你喲。”你這樣一說,孩子會覺得他被你理解和尊重了,他會有安全感,而且他也能把你的話聽進去了,說不定會主動分享玩具的。
第三,在孩子平靜的時候跟孩子聊一聊分享的好處,讓孩子明白分享不等於給予。
比如在孩子睡覺前,大家聊聊天,說說白天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別人把玩具分享給你了,你是不是很開心呀?假如你把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他們也會一樣的開心喔。
用這種同理心來引導孩子去認識分享這件事。讓他知道分享並不等於給予,可能有的孩子會以為分享就是把自己的玩具給了別人的。我們多跟他聊聊,讓他了解分享的本質,慢慢他也會樂意的。
一般來說通過正確的引導,孩子過段時間就能學會分享的。如果他還是不願意,就多給他一點時間吧!保護孩子的物權意識也是很重要的呢。
-
17 # 85小寶貝
我家現在兩歲11個月快三歲了。這個問題順其自然吧。他兩歲初期,叫他把他的玩具和吃的給爸爸媽媽都不肯。當時氣壞了想。這麼小氣,以後長大了怎麼辦。沒有小朋友願意和他玩了。後面也有強制性讓他分享。也沒有改變多少。反而是一天天長大了,他自己覺得要分享了。自然而然就把東西拿給你了。但大多數時候都是不肯的。只有你去諄諄善誘的引導他才會改善很多。小孩子就是慢慢的教他,引導他往正確的方向發展,你才會得到你想要的。雖然這個過程很痛苦很漫長。但是痛並快樂著!
-
18 # 小河流水嘩啦啦dd
這個問題是我現在所遇到的吧,我朋友家的孩子比我家小2個整月,我們兩家都是,她家是放在老家爺奶帶大的,前段時間剛從老家接過來,那個小女孩,性格比較,來我家玩,我家所有的玩具我閨女都不能碰,只能她自己玩,不僅這樣,還把所有玩具全部抱在懷裡,我女兒的性格是很弱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目前家裡就一她一個孩子從來也不會跟誰爭搶,所以別人來我家玩都會把玩具主動遞到小朋友手上,自從我朋友的孩子來了,我家的現在學會打人,搶玩具,兩人見面兩分鐘就要因為一些東西搶,打到一起。但是我叫我孩子不要去爭她又不聽我的,這就是孩子對於自己的東西有保護的慾望。
-
19 # 默宇媽媽
可以和孩子做個小例子,媽媽拿起一個孩子非常喜歡的小玩具,當把孩子吸引過來的時候,她是不是也很想要,但是你就是不要給。等孩子鬧了。鬧過後你來講講。你看是不是要分享。別人不分享給你是不是好難過。那以後,你要不要做個分享的人呢
孩子一定要愛分享,才算是“好孩子”?這是哪裡來的邏輯呢?孩子脾氣倔,這點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而不只是孩子自己的問題。
孩子的自理能力發展增強,可以自己穿脫開領的衣服,還能自己洗手洗臉,雖然做的還不是很到位。他的運動能力也在快速發展中,很喜歡動手拆裝玩具,還能輕鬆跨越障礙物呢!地上有個小木棍或其他物體,他能輕鬆的跨月過去,還能自己蹲下,站起來,如果在彎腰時聽到媽媽在叫他,還會轉過頭來看呢!有些寶寶已經行單純的走路,轉換為上爬下跳,還喜歡跟爸爸媽媽賽跑呢!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把兒童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感覺運動階段(0~2歲):依靠自己的肌肉動作和感覺應付外界事物;
第二階段為前運算階段(2~7歲):以表象進行思維,起初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亂的,這一時期的自我中心思想很突出,凡事都以“我為主”。
第三階段為具體運算階段(7~11歲):有了初步的運算結構,也有了邏輯思維,並根據自己的具體經驗,能把思維與事物進行聯絡;
第四階段為形式運算階段(11~15歲):個體形成了完整的認知結構系統,能進行形式命題思維,智力發展趨於成熟。
而2歲多的孩子,剛好是從“自我”到“去自我”的認知發展階段,我之前考幼師在教科書上看到,關於該階段孩子的心理髮展特點,與皮亞傑的說法基本一致。
1、理解和認同
任何溝通都是從平等開始更好,跟孩子也一樣。當家長能理解並認同孩子的表現,之後的交流也會更順暢,孩子願意聽從或服從家長的指令。大寶、二寶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當時我也有些抓狂,甚至想要跟他們發脾氣,但我後來發現,當我有生氣的表情,他們好像有些不知所措,並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到底錯在了哪裡?
行為意識是由大腦控制的,孩子的行為意識從自己的認知出發,並沒有什麼不妥。而我們家長認為,孩子怎麼變得這麼不聽話了,不懂事,只是他在發展自我意識的過程中的表現而已。
我所在的小區,常常會有媽媽們帶著孩子聚會,並且大都是同齡孩子聚在一起玩。這樣家長和孩子的話題都會格外多,相對聚焦。畢竟同階段養育中遇到的問題也大致相同,說起來也能互相學習、借力。
如果沒有同齡孩子聚會,可以經常帶孩子出去找同齡夥伴玩,這樣你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也沒那麼差,其他小朋友也有這樣的問題。
分享這件事應該是在生活中很常見的,比如媽媽拿食物給寶寶,或拿零食給他,這都是分享。而我們很少說出來,孩子就不太清楚,原來分享在生活中這麼常見!
孩子不喜歡分享,其實是擔心自己分出去了,再也沒有了。所以,在他主動分享時,家長要告訴他,分享是“1+1>2”的事情,媽媽分享給你,得到了來自寶寶的愛,而寶寶把玩具、零食分享給其他小朋友,也得到了一個好朋友。這些都是分享帶來的好處,不只是少了一份而已。其他小朋友的物品,也會跟你分享,這樣你們就得到了比玩具(食物)更多的快樂,還有一位好朋友。
Tips:如果孩子很難安靜下來聽你說話,可以藉助相關的繪本,幫助灌輸分享的意義。但不要強求孩子,2歲多的孩子不愛分享,並不是自私的表現。
總之,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併發自內心的理解他的行為,這樣才能達到共識。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從家長的角度出發,我們還要多關注,孩子在幹什麼?在想什麼?這些比單純的說教,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