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月論古
-
2 # 明月論古
劉裕小名叫寄奴,南北朝時期南宋的開國皇帝,史稱宋武帝。
少時時期
劉裕出身貧寒,小時候母親分娩他時就死了,他父親家貧一度打算拋棄他,鄰居(也是他姨母)見他可憐,斷了自己孩子奶水來撫養他,四歲老爹又走了,身世淒涼,命運多舛,他是在鄰居的撫養下長大的,所以起了這麼一個小名——寄奴。他在36歲之前絕對是看不到人生希望的,家裡沒錢不能讀書,他所處的時代是東晉,正是門閥時代,這是一個講究出身的時代,所以他這一輩子可能也就在砍柴,賣草鞋中度過了。但這哥們有個愛好,就是賭錢,賭就賭吧,還賭得蠻大的,大概想在賭桌上一夜爆富吧,傳說他有一次,一文錢沒帶,就敢下百萬的注。可偏偏賭輸了,想想自己砍一百年的柴也還不起啊,得,兩腳抹油,跑了。
參軍成名
這哥們跑了後,投奔了當時東晉的王牌軍隊——北府軍。又名北府兵,是中國東晉時謝玄主持創立的一支軍隊。當時劉裕參軍時,正遇孫恩起義,孫恩一度鬧得很大,佔領了浙江很多地方。朝廷派北府軍出兵鎮壓,而當時劉裕已經36歲了,中年的劉裕這時還只是普通大頭兵中的一員。是英雄總該有顯身手的時候,在不久的一次偵查行動中,劉裕跟幾十個人去偵查義軍的軍事動向,返回途中與義軍的一支幾千人隊伍相遇,幾十對幾千,這仗怎麼打,同伴發一聲喊,一窩蜂地都跑掉了,我們的大英雄劉裕也在逃跑的隊伍中,跑啊跑,前面是條河,劉裕縱身一跳,跳到了河裡。這時他的同伴都跑光了,就剩他一人,岸上賊兵對著他嘻嘻哈哈,也不以為意,大機率這人會被死狗一樣拖上來揍個半死,然後被砍頭。賭徒劉裕在這種絕境之下,腎上腺素爆發,舉著手裡的大砍刀就衝上了岸,一時之間,左衝右突,大殺賊兵。有人要問,怎麼這群義軍這麼無能,硬是幾千人打不過一人。一,這群義軍不是什麼正規軍隊,沒練過武,沒經過戰陣,完全是孫恩裹挾而來的流民,說白了也就是老百姓沒飯吃了,參加義軍混個肚飽。打仗順利時,比誰殺的人都多,打仗不順時,比誰都跑得快。二,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當時劉裕已經險入絕境,這時他已經不要命了,起了放手一搏的思想,想著是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的念頭。就這樣,這夥義軍被劉裕在曠野地裡成片砍殺,只聽見義軍陣裡一陣地哭爹喊娘聲。這時劉裕跑回去的同夥也帶來了増援部隊,本來是想著平時大家一起賭錢,關係還不錯,想給劉裕收個屍的。但他們來到戰場,出現了驚人的一幕,劉裕一人追著幾千人打,這就是劉裕的成名之戰。想想看,一人對幾千,這人該有多大的勇氣。此戰後,劉裕成了領軍統領,這也徹底顯露了他的軍事領導能力。這以後氣勢如虹的孫恩碰到了劉裕這個喪門星,可以說每戰必敗,最終孫恩起義失敗,自己投海而死。
京口平亂
劉裕成名後,當了北府名將劉牢之的參軍,當時權臣桓玄權傾天下,有意謀反,桓玄完全控制了江、荊、雍三個大州,梁、廣等州也依附於他。桓玄已握有東晉差不多三分之二的疆域,成為最強大的地方勢力。勢力強大的桓玄,見到時機成熟,便舉兵東下,攻入建康,殺司馬元顯,建立大楚政權,收奪劉牢之兵權,以其堂兄桓修代之。劉牢之懼禍而逃,後自縊身亡。劉裕為人機智有謀,見桓玄實力強大,只得暫投桓玄,因其勇敢善戰,多次克敵致勝,屢立戰功,劉裕在北府的名聲很大,桓玄不敢輕視,沒有加害他。反而升了他的官,大概是桓玄認為劉裕出身低微,想用加官進爵來收買他。
但他錯了。他不知道這個賣草鞋的想要的可不止這些。 劉裕很快以鎮壓盧循為由,(孫恩妹夫,孫恩死了,盧循繼續起義)到了京口,擺脫了桓玄的控制。當桓玄篡位代晉成為大楚皇帝時,劉裕作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決定——公元404年三月,在京口,劉裕糾集了北府何無忌、魏詠之、檀憑之等二十七位中下級將領扯起了討伐桓玄的旗幟,並殺死督徐、兗二州的桓修。 劉裕的旗幟一舉,各地紛紛響應,諸葛長民殺習逵據歷陽,孟昶、劉毅在廣陵殺桓玄的另一個弟弟桓弘。眾人聚集京口,推劉裕為盟主,組成伐桓軍。 劉裕手下的兵馬並不多,僅有一千多人,可全都是北府精銳,而他們的領袖是一位有勇有謀、能和士卒出生入死的將軍。首先,他釋出了討桓玄檄文,桓玄雖建立了桓楚政權,但東晉並未人心盡失,天下士人還以東晉為正統,看到劉裕起兵討桓,一時群起響應。
-
3 # 鄜延路宣撫使
劉裕早期的記載很少,只能透過一些史籍的隻言片語進行分析,他的軍事生涯比較精彩也非常艱苦;
宋武帝劉裕,小字寄奴,是漢高祖劉邦弟弟楚王劉交的第二十一世孫,出生於363年4月16日的京口(今江蘇鎮江),父親劉翹,是一個郡的功曹,相當於官員幕僚,就是出主意的人。母親趙安宗,生下劉裕不久就去世了。父親劉翹比較貧苦,請不起奶媽,打算把劉裕給拋了。繼母蕭文壽不忍劉裕剛出生失去母親還失去生命,就留下來撫養,就這樣劉裕倖免於難。劉裕的家族在當時也屬於低階士族,在東晉晚期,父親的這個幕僚對於劉裕來說沒什麼作用,劉裕一家比較清貧。
而劉裕的成長時期《宋書》幾乎為零,在北朝的《魏書》有些許記載,上面這麼寫道:“裕家本寒微,住在京口,恆以賣履為業。意氣楚剌,僅識文字,樗蒲傾產,為時賤薄。”就是說劉裕一家在京口以賣草鞋為生,而劉裕此人可以說是意氣風發,僅僅識別一些掃盲級別的文字,同時好玩一種叫樗蒲的賭博遊戲,結果弄得家徒四壁,被同鄉人所恥笑。從這裡可以看出,劉裕從小沒接收過正規的教育,同時,也不像那些高門名士那樣附庸風雅,完全是一個接地氣之人。當時誰也看不起劉裕,只有琅琊王氏中的王謐就十分敬重他,更曾向他說:“你以後會成為了不起的一代英雄。”
在劉裕36歲接近不惑當時時候參加軍隊,當時東晉王朝發生了孫恩之亂。孫恩是西晉臣子孫秀的後代,在東晉晚期,因為朝廷腐敗土地兼併,官民矛盾尖銳,在有心人的煽動下,最終爆發了孫恩之亂。於是劉裕響應號召參加了軍隊去平定孫恩之亂。根據《宋書》記載:“牢之請高祖參府軍事…牢之命高祖與數十人覘賊遠近。會遇賊至,眾數千人,高祖便進與戰。所將人多死,而戰意方厲,手奮長刀,所殺傷甚眾。牢之子敬宣疑高祖淹久,恐為賊所困,乃輕騎尋之。既而眾騎並至,賊乃奔退…。”
這是有記載裡面劉裕第一次參與戰鬥,規模也很小,實際上就是率領一隻偵察小分隊跟孫恩的軍隊發生戰鬥,而且戰鬥也很不順利,被孫恩的叛軍團團圍住,直到劉牢之看劉裕遲遲不回來派遣騎兵去救援才出現轉機,最後孫恩的叛軍才撤離。這次山陰之戰劉裕的作用很有限,而孫恩也在試探中退出大陸撤到海島上。
之後孫恩捲土重來,打到了紹興城下,駐守會稽的謝琰被殺,朝廷震動。劉牢之命劉裕守衛句章(今浙江寧波),句章此地民少兵弱,劉裕到來之後對句章進行整頓,做好固守待援的準備。很快孫恩叛軍來攻,劉裕死守,親自上城牆廝殺,使得孫恩叛軍不能攻入城內。此時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率軍增援,終於擊退了孫恩叛軍。這個時候的劉裕就是草創階段的,從記載來看基本上也是協助作戰,被動防禦之類要麼孤注一擲。不久,孫恩攻打滬瀆城,劉裕率1000餘人增援,結果差點被孫恩部包餃子了,劉裕軍隊幾乎死傷殆盡。
趁著這次勝利孫恩繼續進軍,眼看形勢危機,劉牢之命令劉裕去追擊叛軍,來到了丹徒(今江蘇鎮江市丹徒區)。長時間行軍,士兵疲累,丹徒的守軍士氣低下,此時孫恩的叛軍也正好趕到,叛軍數萬人將丹徒圍住。劉裕一看,直接拿著兵器衝入敵陣廝殺,常言道“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年”士卒一看主帥如此勇猛,自己也不能落下,於是紛紛衝殺。最後孫恩叛軍“投巘赴水死者甚眾。恩以彭排自載,僅得還船。”
孫恩叛軍因為劉裕的阻擋無法佔領鎮江,此時劉牢之也回軍固守,孫恩最後只得撤軍。因為劉裕在京口的失守,劉牢之能有時間部署防禦,東晉朝廷轉危為安。劉裕被任命為建武將軍、下邳太守,終於不再是大頭兵了。這兩年來出生入死,幾乎把命別在褲腰帶上換來了郡守的職位。於是劉裕繼續追擊,孫恩因為連續敗仗使得士氣低落,戰鬥力下滑,只好南撤。
劉裕持續追擊,史書記載“高祖追恩於滬瀆,及海鹽,又破之。三戰並大獲,俘馘以萬數。恩自是饑饉疾疫,死者太半,自浹口奔臨海。”這次之後不久,孫恩敗亡。此時劉裕成為剿滅孫恩叛軍的一方大將,給今後的壯大打下了基礎。劉裕參軍征討孫恩可以說是人生第一仗,也是最艱苦最危險的時刻,在這些戰鬥中劉裕身先士卒,身受多處創傷,也為以後的隱患埋下伏筆。
-
4 # 帶上歷史的心行走
劉裕出生於司馬家族建立的東晉末年,公元363年,漢高祖劉邦弟弟的直系後代,少年時期生活異常艱苦,從軍後劉裕非常能打,尤其擅長智取,以少勝多,經過數十年的打磨,終成南朝第一帝。南朝是以今天的江蘇南京為中心的漢民族政權,地理位置相對的史稱“北朝”,也就是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
母親趙安宗21歲生他時難產而死,劉裕在姨媽的餵養下長大,小名:寄奴。過了幾年,劉裕回到父親身邊,可憐第二年,父親劉翹就去世了,繼母蕭文壽生育兩個兒子,一家孤兒寡母四口人相依為命,幸運的是這個後媽對劉裕很好,視他如己出。
蕭文壽也是有福報之人,活到了81歲,後來,劉裕當了皇帝每天準時去看望這位皇太后。一個女人帶三個年幼的孩子,能活下來已是萬幸,更別提讓孩子們讀書認字。少年劉裕缺衣少食,沒錢上私塾,為了生計,在街頭賣草鞋。
輕狡無行,盛流皆不與相知。
好樗蒲,為鄉閭所賤。《資治通鑑》
這是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對少年劉裕的評價,輕浮狡猾,好賭博,被鄉里鄉鄰嫌棄。這行徑怎麼有點像早年的漢高祖劉邦。縱然生活如此,劉裕還是長了個大高個,大塊頭,當然還沒有發揮智慧的機會。劉裕重大的人生轉折是參軍,而這個決定是在他而立之年,此時已娶妻生子,這個建功立業的決心也是非常的晚。
劉裕所屬的是北府軍,北府軍是東晉一支強大的軍事集團,比如後世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北府軍是東晉宰相謝安、謝玄叔侄建立,謝安就是“舊時王謝堂前燕”裡的“謝”。劉裕加入的雖是正規軍,可要是升遷還得看個人能力。
別看劉裕大字不識幾個,他還能出謀劃策,提刀也能上戰場砍殺。不久,劉裕也小有名氣,隆安三年,人生的墊腳石終於來了。劉裕被派去鎮壓孫恩農民起義。因為東晉腐敗,孫恩一起義就得到了很多民眾的響應,迅速發展到幾十萬人馬。
第一次孫恩就敗給了劉裕,這之後兩人無數次交手,敗的都是孫恩,也不是孫恩差勁,他和其他人對峙也有大獲全勝的時候,會稽之戰中甚至擊斃了北府軍總司令謝琰,謝安之子。孫恩盤居海島,現在浙江舟山一帶,打不過就跑島上貓著。劉裕人馬沒有孫恩多,主要靠智取。
比如在海鹽城,劉裕人馬埋伏,做出海鹽是空城的假象,待孫恩一入城,立刻殺他個措手不及。孫恩上當,損失慘重。空城計都用上了,不過歷史上諸葛亮可沒對司馬懿使空城計,那時候《三國演義》小說還沒寫出來。孫恩被劉裕打怕了,就想跑,而劉裕就追著他打。
令左右脫取死人衣以示閒暇。
為了迷惑孫恩,劉裕讓手下悠閒的打掃戰場,每回孫恩都中劉裕的小伎倆。孫恩成就了劉裕,39歲的劉裕被提拔為下邳太守。孫恩最終在戰鬥失利後,帶著部下和姬妾數百人跳海自殺。孫恩起義失敗,不僅僅是遇到劉裕這個機智的對手,還有自身原因,每攻下一座城,必定燒殺搶掠,最後走向眾叛親離的下場。
孫恩死後,妹夫盧循帶著剩下的幾千人,繼續與朝廷對著幹,結果被劉裕一直打到今天的越南境內,盧循的結局也一樣,跳海自殺。在絞殺孫恩盧循起義中,劉裕的節節勝利,也帶給他步步晉升,由下層軍官,升到舉足輕重的中高階將領。
這時東晉軍方實力派,分別是桓玄駐軍荊州,劉牢之佈防京口,劉裕正是劉牢之的部下,當時也是劉牢之派劉裕去鎮壓孫恩,可以說,劉牢之是劉裕的恩人。
桓玄反權臣司馬元顯,劉牢之看不清局面,輕易投降桓玄,最後被迫自殺。看清一切的劉裕拒絕和劉牢之反桓玄,辭職跑回家,靜觀其變,他和兄弟們的打算是,如果桓玄好好做個臣子,他們就與之,如果桓玄有圖謀不軌之心,他們就反他。桓玄就是衝著皇帝寶座來的,大權在握根本不滿足,沒多久,他要白痴皇帝司馬徳宗禪位,改國號為楚,也稱桓楚。
在清洗北府軍時,桓玄沒有為難劉裕,反而認為他是個人傑,將來要委以重任,所以時刻帶在身邊,沒事給他一堆賞賜。劉裕在桓玄稱帝兩個月後,就請病假回家了,實則是謀劃起兵,打出的旗號是:討伐篡逆,興復晉室。
劉裕的兵馬很少,根本無法與桓玄比,但是桓玄確實是個庸人,多少家底都能敗光。劉裕起兵後,一向擅長以少勝多的他,節節勝利,桓玄一路逃跑,最後走投無路,被殺,時年36歲,當了不到半年的皇帝。
晉安帝司馬德宗被迎回,又當了15年的傀儡皇帝,朝中一切事務由劉裕說了算。劉裕也開啟了走向帝王寶座的康莊大道。
回覆列表
劉裕小名叫寄奴,南北朝時期南宋的開國皇帝,史稱宋武帝。
少時時期
劉裕出身貧寒,小時候母親分娩他時就死了,他父親家貧一度打算拋棄他,鄰居(也是他姨母)見他可憐,斷了自己孩子奶水來撫養他,四歲老爹又走了,身世淒涼,命運多舛,他是在鄰居的撫養下長大的,所以起了這麼一個小名——寄奴。他在36歲之前絕對是看不到人生希望的,家裡沒錢不能讀書,他所處的時代是東晉,正是門閥時代,這是一個講究出身的時代,所以他這一輩子可能也就在砍柴,賣草鞋中度過了。但這哥們有個愛好,就是賭錢,賭就賭吧,還賭得蠻大的,大概想在賭桌上一夜爆富吧,傳說他有一次,一文錢沒帶,就敢下百萬的注。可偏偏賭輸了,想想自己砍一百年的柴也還不起啊,得,兩腳抹油,跑了。
參軍成名
這哥們跑了後,投奔了當時東晉的王牌軍隊——北府軍。又名北府兵,是中國東晉時謝玄主持創立的一支軍隊。當時劉裕參軍時,正遇孫恩起義,孫恩一度鬧得很大,佔領了浙江很多地方。朝廷派北府軍出兵鎮壓,而當時劉裕已經36歲了,中年的劉裕這時還只是普通大頭兵中的一員。是英雄總該有顯身手的時候,在不久的一次偵查行動中,劉裕跟幾十個人去偵查義軍的軍事動向,返回途中與義軍的一支幾千人隊伍相遇,幾十對幾千,這仗怎麼打,同伴發一聲喊,一窩蜂地都跑掉了,我們的大英雄劉裕也在逃跑的隊伍中,跑啊跑,前面是條河,劉裕縱身一跳,跳到了河裡。這時他的同伴都跑光了,就剩他一人,岸上賊兵對著他嘻嘻哈哈,也不以為意,大機率這人會被死狗一樣拖上來揍個半死,然後被砍頭。賭徒劉裕在這種絕境之下,腎上腺素爆發,舉著手裡的大砍刀就衝上了岸,一時之間,左衝右突,大殺賊兵。有人要問,怎麼這群義軍這麼無能,硬是幾千人打不過一人。一,這群義軍不是什麼正規軍隊,沒練過武,沒經過戰陣,完全是孫恩裹挾而來的流民,說白了也就是老百姓沒飯吃了,參加義軍混個肚飽。打仗順利時,比誰殺的人都多,打仗不順時,比誰都跑得快。二,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當時劉裕已經險入絕境,這時他已經不要命了,起了放手一搏的思想,想著是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的念頭。就這樣,這夥義軍被劉裕在曠野地裡成片砍殺,只聽見義軍陣裡一陣地哭爹喊娘聲。這時劉裕跑回去的同夥也帶來了増援部隊,本來是想著平時大家一起賭錢,關係還不錯,想給劉裕收個屍的。但他們來到戰場,出現了驚人的一幕,劉裕一人追著幾千人打,這就是劉裕的成名之戰。想想看,一人對幾千,這人該有多大的勇氣。此戰後,劉裕成了領軍統領,這也徹底顯露了他的軍事領導能力。這以後氣勢如虹的孫恩碰到了劉裕這個喪門星,可以說每戰必敗,最終孫恩起義失敗,自己投海而死。
京口平亂
劉裕成名後,當了北府名將劉牢之的參軍,當時權臣桓玄權傾天下,有意謀反,桓玄完全控制了江、荊、雍三個大州,梁、廣等州也依附於他。桓玄已握有東晉差不多三分之二的疆域,成為最強大的地方勢力。勢力強大的桓玄,見到時機成熟,便舉兵東下,攻入建康,殺司馬元顯,建立大楚政權,收奪劉牢之兵權,以其堂兄桓修代之。劉牢之懼禍而逃,後自縊身亡。劉裕為人機智有謀,見桓玄實力強大,只得暫投桓玄,因其勇敢善戰,多次克敵致勝,屢立戰功,劉裕在北府的名聲很大,桓玄不敢輕視,沒有加害他。反而升了他的官,大概是桓玄認為劉裕出身低微,想用加官進爵來收買他。
但他錯了。他不知道這個賣草鞋的想要的可不止這些。 劉裕很快以鎮壓盧循為由,(孫恩妹夫,孫恩死了,盧循繼續起義)到了京口,擺脫了桓玄的控制。當桓玄篡位代晉成為大楚皇帝時,劉裕作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決定——公元404年三月,在京口,劉裕糾集了北府何無忌、魏詠之、檀憑之等二十七位中下級將領扯起了討伐桓玄的旗幟,並殺死督徐、兗二州的桓修。 劉裕的旗幟一舉,各地紛紛響應,諸葛長民殺習逵據歷陽,孟昶、劉毅在廣陵殺桓玄的另一個弟弟桓弘。眾人聚集京口,推劉裕為盟主,組成伐桓軍。 劉裕手下的兵馬並不多,僅有一千多人,可全都是北府精銳,而他們的領袖是一位有勇有謀、能和士卒出生入死的將軍。首先,他釋出了討桓玄檄文,桓玄雖建立了桓楚政權,但東晉並未人心盡失,天下士人還以東晉為正統,看到劉裕起兵討桓,一時群起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