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王說歷史1
-
2 # 絕緣
這是一個很有水準的問題。通俗的說,可以從糧食多寡的角度去解釋。
首先要說明的是,人類是群居動物。人類透過形成一個個集體來提高生產效率(漁獵、耕作、採摘等)、抵禦生活環境的變化(過冬、遷移等)、防範野獸、攻擊其他集體或防禦其他集體攻擊、積累經驗和知識,等等。所以,組成集體對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在生產力低下,糧食生產不足的時候,為了維持集體,讓大部分人都能活下來,就必須平均食物。所以原始社會也被稱為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由於每個人基本不存在私有財產,所以經濟水平大致相等,不存在經濟上的高層和低層。
經濟基礎決定政治地位,因為沒有某些人在經濟上處於領導地位,所以在原始社會實行的是原始民主制,領袖和國王都是選舉出來的,這可以透過中國遠古時代的禪讓制和兩河流域的蘇美爾城邦體制得到佐證。
生產力提高之後,糧食有剩餘。那麼人類會把多出來的糧食平分給所有人嗎?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每個人的勞動貢獻是不同的。“多勞多得”是人類社會亙古以來的真理。勞動貢獻度越大的人得到的也就越多。比如,捕魚的人比編織漁網的人勞動貢獻更大,所獲得越多。
所以生產力發展起來後,每個人的經濟水平就會開始發生差異。經過幾代人的積累,這種差異就會越來越大。所以說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導致貧富差距。
貧富差距的擴大會帶來什麼結果呢?首先是公有制的崩潰,私有制發展。經濟上的上層階級透過壟斷資本謀取暴利,促使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資本在奴隸社會體現為奴隸,在封建社會體現為土地。
其次是原始共產主義社會和原始民主制的崩潰。社會從部落發展成部落聯盟,接著再發展成國家。社會制度從原始民主制發展成軍事民主制,接著再發展成君主制(如夏朝),有些會發展成民主制和寡頭制(如雅典和斯巴達)。
-
3 # 楓沙湖畔一小魚
在漫長的原始社會,社會生產力極端低下,物資匱乏,依靠個人力量是無法生存下去的,只有群居,依靠集體的力量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因此在母系氏族社會,大家共同勞動,共同分配勞動果實,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如果存在剝削,則大家都無法存活下去。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這樣設想一下:假如一個氏族有十一個人,當時只能獲得一個蘋果,那應該如何分配呢?如果氏族長想憑藉權力獨吞這個蘋果,她吃了這個蘋果,暫時活了下來,其他人都餓死了。原始社會生存條件極端困難,個人是無法生存下去的,那麼不久之後,她也會很快就要死掉的。最明智的做法是這十一個人一人吃一口蘋果,這樣大家才有機會都能活下去, 與殘酷的大自然作鬥爭。而到了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人們改造大自然的能力是大大提高了,比如說人們已經使用新石器了,也就是磨製石器,獲得的物質大大增多了,這時候就出現了剩餘產品,氏族長就會利用手中的特權,將剩餘產品據為己有。還是剛才那個例子,這時候這個氏族獲得了20個蘋果,氏族長憑藉特權佔有了10個蘋果,其他人還能一人分得一個蘋果。這樣一來,私有觀念產生了,貧富分化出現了,就產生了階級社會。氏族長這些人變成了貴族,普通氏族成員變成了平民,有的淪為了奴隸。為了鎮壓奴隸反抗,奴隸主貴族建立了法庭、監獄、軍隊,這些暴力機構就構成了國家,國家就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國家出現了,人類由此邁入了文明社會的門檻,而這一切都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
4 # 路有阡陌
首先,概括地說,貧富分化源於剩餘,也就是說社會財富除了能夠維持一人一命的情況下,還有剩餘。有剩餘就會有額外的佔有,而佔有是包括人在內高等動物的天性,體現在權力、財富和女人不可與人共享,除非發生極端的情況。就財富而言,原始社會生存形勢的嚴峻就是一種極端。
鑑於人個體本身應付外界環境的劣勢,人類天生就是一種群居性動物。大家透過互幫互助和共同進退,一方面提高了獲取食物的效率,一方面能夠抵禦猛獸或者其他群體的攻擊,這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效果非常明顯。
當生產力還非常落後的時候,即使女人全部出去採集,男人全部出去打獵,也只能獲取到有限的食物,沒準還不能保證集體所有成員的生存,這時,如果有人想要佔有更多的食物,那就相當於對全體成員發起生存的挑戰,那結局只能是他變成食物。所以,在原始社會,包括食物在內的所有財富必須平均分配,當然了,精壯勞力是有可能可以適當多吃的,但一定只是“適當”,因為吃得飽些才可以出去為部落獲取更多的食物,而且也一定是“只能吃不能拿”。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正因為大家都是憑著兩隻白手勉強餵飽肚子,所以誰也不顯得特殊,所謂的部落領導的使命只是無償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以找出更好的獲取食物的辦法和在與其他部落的競爭中取得勝利。也因為此,當某一個部落領導年老無法勝任或者有更優秀者出現的時候,他便要讓賢,我們描述為禪讓,其實,恐怕說成是原始民主競爭才更合適吧。
後來,生產力提高了,這當然是一種必然,因為人類的智商不斷提高,而且速度越來越快,聰明的大腦總是能夠想出高明的技術,而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有了生產力的提高,當然就會有財富的剩餘。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由誰來佔有剩餘的財富的問題。顯然不會再平均分配,最起碼老弱病殘智力低下者沒有機會吧,所以,不管從“多勞多得”的角度來說,還是從人私有的本性出發,部落中的某些優秀人士(包括部落領導、謀士、能人巧匠等)便會逐漸佔取越來越多的財富,幾代以後,就會呈現明顯的財富分化。
經濟的變動一定會傳導到政治,那絕對是必然的。首先佔有財富變得富有的人為了保持優勢,一定會不斷強化現有的局面,而後發和不甘之人也一定會想辦法挑戰既存格局,於是,原始的一人一票的民主機制自然就會崩潰,代之以舊有利益群體依靠先進生產力武裝起來的力量,於是國家出現了,儘管在不同地區,國家的面貌會有所差別。
回覆列表
我們所說的原始社會末期,也就是父系氏族社會。
大家都填飽肚子後,人類開始認識到,如何堆積食物、如何保暖、如何能讓自己處於更安全景地、如何防止危險的出現。得到溫飽的原始人,開始為自己作打算時,開始進行產品交換。出現私有財產,貧富分化加劇,慢慢的窮人給富人做工,因而慢慢形成團體生活,形成了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