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好像特別叛逆,幾乎所有事都不願意按照我們的意願,不願意洗澡,生氣的時候不管手裡是什麼,都會摔掉。在外面看到喜歡的就一定要買,不買就哭鬧。說的最多的是“不要,我就不,哼!”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一般都是講道理,旁敲側擊,但她還是油鹽不進。
7
回覆列表
  • 1 # Annie媽媽育兒

    先設想一個場景,你就會知道孩子為什麼聽不進道理。

    比如你跟朋友抱怨:“我們家老公從來不伸手洗碗,從來不拖地,所有的家務活都是我幹,煩都煩死了。”

    你的朋友回答說:“沒事兒,你在家裡就多辛苦一點唄,男人在外面打拼事業也挺辛苦的,他們壓力也很大。你跟他們生氣不值得,氣壞了身體,還是自己受罪,這樣吧,我陪你去逛街吧。”

    朋友在跟你講道理,勸你不要這麼生氣,他用心的安慰你,可是你聽他說的,會感到舒服嗎?可能不會吧。

    他說的道理難道你自己不清楚嗎?通常來說,對一個生氣的人講道理是沒有什麼用的。

    你說你的孩子總是對你說不,“我不要,哼。”這是孩子在對你表達他的觀點。我不知道孩子兩歲多的時候,他的執拗期度過的如何?如果孩子沒有安然的度過執拗期,到了四歲多就會變本加厲。

    原因是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他本能的希望自己能夠表達自我,希望感受到自己語言的力量以及行為的力量,這就是“大人會聽我說的”,從而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和自尊感。

    但如果他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又不會良好的表達情緒,就會用哭鬧的方式。如果孩子在最開始哭鬧的時候,家長沒有妥協,而是堅持了自己的原則,幾次之後,孩子就知道了邊界。可能下一次他仍然會用哭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這個哭鬧的時間不會持續特別久。

    但是如果家長因為孩子的哭鬧不耐煩,從而妥協,孩子就掌握了一個工具,他知道用哭鬧的方式可以威脅父母,可以控制父母。聰明的孩子都知道,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所以他就會不斷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宣洩情緒,控制父母達到目的。

    所以這裡有兩個建議:

  • 2 # 飛飛教育

    恭喜你!孩子長大了,想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了,她不喜歡被你命令和指揮,也不喜歡別人插手幫她做事,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做,自己說了算。

    那麼,你該如何對待這個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呢?

    第一,尊重她,把她當成小大人,凡事商量著來。

    比如洗澡,以前每次都是孩子被媽媽強行拉去洗澡,現在,孩子突然說了“不”,可以讓孩子說說,不願意洗澡的理由,引導她表達自己的意願,如果孩子說每天洗太煩了,那就一起商定多久洗一次合適;如果孩子說水太熱,那就告訴孩子媽媽會弄得溫一些;如果孩子說洗澡沒意思,那就在洗澡的時候尋點有意思的,比如聽故事\唱兒歌\玩玩具等。

    第二,幫助孩子管理好情緒

    首先父母必須做一個情緒平和的人,生氣時不能亂摔東西,平時對家裡的物品要愛惜,孩子看在眼裡,自然也會懂得愛惜。對4歲的孩子講愛惜物品,不能用講大道理的方式,可以把孩子生氣摔掉的東西說成是有生命的,比如,玩具小車被你摔壞了,它現在身上很疼很疼,不願意再跟你玩了,在孩子仍然生氣時把他摔壞的玩具車收起來,不再給孩子玩,等孩子情緒平穩後,再拿出來,讓孩子看看摔壞的玩具車,一起和孩子玩修車遊戲。同時告訴孩子如果生氣時摔東西會讓很多東西不再喜歡你了,不願意跟你玩了,你可以在感覺生氣的時候和媽媽說說話,玩玩遊戲,唱唱歌等,教給孩子一些排解負責情緒的方法。

    第三,讓孩子意識到凡事有規則有界限。

    當孩子在外面鬧著要買東西,不買就大哭,這個時候,你不要在外面和她糾纏或講道理,這個時候她聽不進去,你可以什麼都不說地抱她起來回家,然後把她放在一個單獨的地方,如果還哭就讓她哭,你什麼也不說,該做自己事兒做自己的事兒,等她哭夠了自然會看看你,或找你,這時候再抱起她,跟她講道理,一般孩子都會接受的。所以做父母一定要講原則有底線,不能孩子一哭就心軟,什麼事都滿足她,這樣她就會學會使用哭鬧的辦法來得到自己想要的。

  • 3 # 達西西55028886

    多愛孩子,多點傾聽和親吻,孩子成長中的叛逆期很多,這都正常的,重點是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引導她用別的方式發洩情緒。

  • 4 # 瞰教育

    這位家長你好,

    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脾氣大等情況,其實是學齡前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

    遇到這樣的問題,家長首先要沉住氣,冷靜、理智地處理這個問題。

    專家認為,出現這個問題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遺傳因素,比如父母脾氣暴躁,子女往往也出現暴躁脾氣,家長本身要做到自省哦;

    二是大人過分寵愛,尤其是二胎的孩子,家長以及長輩對於二胎肯定是寵愛有加,進而導致孩子愈加嬌慣。

    下面是我羅列的幾項學齡前孩子可能會出現問題與解決方法。

    1、攻擊行為

    行為:兒童已經開始獨立並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還不知道如何表達感受,一旦慾望得不到滿足,就採取毀壞物品或者大吵大鬧的行動。

    建議:不能隨意懲罰這種鬧情緒的幼兒,要儘可能轉移孩子注意力,事後給予安撫。並告訴他們這樣的行為是對的。像你孩子摔東西這一點,你需要給孩子適當的懲罰,不然會養成孩子急躁的脾氣。

    2、反抗行為

    行為:寶寶對家長提出的要求總回答“不”,這種行為是自我意識獨立的一種表達方式,屬於正常發展的表現

    建議:家長應予理解和尊重,適時地進行引導,這一階段會很快度過,例如孩子不喜歡洗澡具體是因為什麼,是因為水溫,還是因為之前嗆過水,家長也可以在洗澡的時候給孩子準備一點小禮物,如小鴨子等。

    3、遺尿

    行為:5歲以下的孩子還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間經常尿溼床鋪,白天有時也尿溼褲子。

    建議: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對於經常有遺尿現象的孩子應耐心尋找原因,努力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4、咬指甲和吮手指

    行為:咬指甲和吮手指的行為,是嬰兒與生俱來的反應,它能給孩子帶來安全和滿足感。

    建議: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靜、寂寞、飢餓、睡眠、身體疲倦而自尋安慰時出現,到2-3歲以後,這種現象會明顯減少。

    對於孩子好的行為,家長要鼓勵孩子;對於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家長要採取一些懲罰措施,但避免打罵孩子。因為打罵孩子往往是家長自己在發脾氣,打罵過頭之後,孩子可能不但不會改正錯誤行為,甚至可能變成一個不怕任何打罵的“皮小孩”。懲罰措施最好是能觸動孩子的心靈,才為有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銷售的人經常不正面回答客戶問題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