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呼啦阿湯
-
2 # 明太宗
劉邦沒有項羽一樣的身世,只是一介草民,沒有項羽一樣的勇猛,只憑一腔熱血。怎麼都不如項羽的劉邦為何能打敗項羽奪取天下呢?
劉邦奪得天下,靠兩樣東西,無賴+會用人。劉邦在和項羽競爭期間,不止一次發揮出他的無賴精神,他爹劉太公被項羽抓住,項羽把劉太公按在案板上威脅劉邦,如果你劉邦不投降,就直接把你爹給煮了,可劉邦厚顏無恥的說,我們共為一主,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要用咱爹煮了的話,方便分我一杯羹嗎?這句話直接把項羽給聽蒙了,之後放了劉太公。
劉邦有一次被項羽在後面追殺,剛巧在路上遇到他的兒女,兒女見到劉邦之後直接跳上劉邦的馬車,人一多馬就跑慢,可追兵還按正常速度追趕劉邦,為了保命,劉邦不顧兒女安全,直接把兒女踢下馬車,夠無賴!
劉邦最重要的是會用人,劉邦對於能人志士都用最尊貴的禮儀對待,這點跟項羽的自大不同。劉邦手下的金牌將領韓信,就是因為在項羽那裡得不到重用,所以才來投奔劉邦,劉邦面對韓信這樣的人才,和他同吃同穿,就差拜把子了。劉邦對於張良也是一樣,每天和張良形影不離,用最高貴的禮儀把張良供起來,只望張良能夠出謀劃策。
劉邦、項羽兩人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劉邦會用人才來彌補自己的缺陷,而項羽以為自己天下第一,直接把他的謀士范增給氣走了。
-
3 # 斷眉CC
從公元前209年開始,爆發了反對秦政府的各自為戰的起義,最後項羽脫穎而出,協調各派力量成為霸主。劉邦農民出身,因違反秦法而在沛縣得到蕭何、曹參、樊噲等人支援起義。
劉邦作為起義者之一在西北擁有資源豐富的根據地。在項羽進行鉅鹿之戰時,當時的楚王派劉邦進入關中,由於項羽拖住秦主力,使得劉邦順利進入關中,秦相李斯的被害和秦將章邯的失敗,秦敗而亡。項羽進關,大肆屠戮,因而未得人心。
項羽對於國家政權的考慮並不是中央集權型而是成立聯合王國,自封霸王做聯合盟主,劉邦此時也封為漢王。隨後項羽謀害了義帝,劉邦舉兵反項羽有了正當的理由,開始雖失敗而逃,但劉邦由於有蕭何和韓信的不懈努力,逐漸恢復元氣。韓信爭取到華東大部分地區的支援,再加上劉邦善於用人,其下也都是征戰安邦之才,劉邦迅速強大而與項羽成鼎力之勢。在雙方協議互相承認對方地位而和解的情況下,劉邦破壞協議,乘項羽多方征戰實力減弱的情況下發動攻擊,在垓下滅項羽。
總結幾點:1、劉邦善於收攬人心,從約法三章,所徵之處安撫民心看出他得到了大部分人心所向;2、關中富饒之地為劉邦的強大提供了保障;3、識人會用人,蕭何、張良、韓信等良相名將皆能在劉邦手下發揮自己的本事;4、目的明確,心狠手辣,為達目標可以犧牲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親人。反觀項羽憑一身武力打天下,雖戰無不勝,但他只適合戰場,多次機會能殺劉邦而心慈放過,項羽無論是心計、心態、性格、狠毒都比不上劉邦。
-
4 # 平凡的世界0430
劉邦原本是一個潑皮流氓,年過四旬從勉強做上了一個泗水亭亭長,充其量也就是現在的鄉鎮公務員,但就是這麼一個人,竟然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項羽,從而奪得了天下。
劉邦自己也曾經說過,論打仗的謀略,他比不上張良,治理國家也比不過蕭何,領兵打仗也不如韓信。但是劉邦一個普通人能夠善用於各種各樣的人才,並且將他們的優點集於一身,便可以發揮出巨大的能量。
劉邦這個人豪爽大方,對自己手下都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所以在當時很多將領都願意跟著劉邦一同出生入死。劉邦雖然這個人生性傲慢,但是他卻從諫如流,凡是蕭何給他提的建議,劉邦都會遵守。
貪財好色的劉邦打入咸陽之後,看到宮中有著很多金銀財寶,這時劉邦很想拿走這些金銀珠寶,但這時蕭何卻告訴劉邦千萬不能貪這些錢財,否則他會失掉人心,於是劉邦聽了之後,便直接放棄了這些錢財。
劉邦進入咸陽之後,立即與百姓們立下約法三章,從此之後劉邦便深受當地老百姓的愛戴,於是劉邦便可以在關中坐穩了。
劉邦在打仗之時用人不疑,重用韓信,並且拜韓信為大將軍,並且授予他幾乎全部的軍權,這也讓曾經受過胯下之辱卻不能在項羽手下帶兵打仗的韓信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機會。這時韓信對劉邦感恩戴德,所以打仗都是拼盡全力的去打。以至於出現了後來的十面埋伏、背水一戰這些經典的戰例,最終打敗了項羽這個最大的對手,並且奠定了漢朝成功的基礎。
反觀項羽,貴族出身的他根本看不起韓信這樣受過胯下之辱,陳平的地痞流氓之輩。韓信在當時投奔項羽時,項羽在鍾離魅力薦之下,才勉強給韓信一個執戟郎中的工作。要知道執戟郎中是一種中看不中用的官職,雖然可以知道最高決定,但是卻沒有任何發表意見的權利,所以像韓信這樣在帶兵奇才都不被用,那麼項羽的失敗也是必然了。
項羽這人非常優柔寡斷,原本項羽得天下是非常容易的,可是經過項羽到這裡之後,反而實力越來越弱。其實在鴻門宴之時,項羽完全可以將劉邦除去。那時項羽手中有40萬軍隊,打敗劉邦可以說是易如反掌,但是項羽卻念在往日的兄弟情誼,在自己的優柔寡斷之下將劉邦放虎歸山,從而也導致了項羽以後在垓下被困,自刎烏江的下場。
並且項羽這個人十分自大,甚至是非常自負,以至於最後他身邊的人才都棄他而去,甚至最後他的亞父范增都棄他而去。
但是劉邦則不在意這個,因為他本身出生就不是太好,所以韓信領兵打仗厲害,他就把軍權給韓信,張良治理國家是把好手,他把張良作為謀士,所以劉邦在當時是集天下所有英才於一身,這樣的劉邦怎麼可能打敗不了孤身一人的項羽呢?
劉邦雖然位高權重,但是他能夠知錯就改,並且重用一批文人,為以後漢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不得不說的是,身為一個小亭長劉邦,竟然得到天下這麼多英雄好漢的愛戴,也可以說劉邦身上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人去學習的方面。
當初劉邦起兵之時僅有這3000人,甚至各方面都不如項羽,但是憑藉劉邦用人和智謀最終奪得天下,所以說劉邦的成功,離不開他手底下那幫為他賣命的兄弟們,劉邦的成功也值得我們後世去研究。
回覆列表
劉邦原本是一個潑皮流氓,年過四旬從勉強做上了一個泗水亭亭長,充其量也就是現在的鄉鎮公務員,但就是這麼一個人,竟然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項羽,從而奪得了天下。
劉邦自己也曾經說過,論打仗的謀略,他比不上張良,治理國家也比不過蕭何,領兵打仗也不如韓信。但是劉邦一個普通人能夠善用於各種各樣的人才,並且將他們的優點集於一身,便可以發揮出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