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幀眼看天下
-
2 # 落日的凡塵
《延禧攻略》
這是一部聚焦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風俗藝術、典禮文化精準考究與展現的電視劇。
《延禧攻略》中無論是皇帝皇后各位嬪妃們,還是侍衛宮女太監,他們穿的衣服全部都是繡娘手工刺繡上去的。
整體造型比較簡約大氣,並沒有華麗鮮豔的色彩,但是比較漢化,這也比較符合當時的歷史事實。本劇的劇組和服裝化妝道具老師真的是非常用心和辛苦了。包括許多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師都親自參與了《延禧攻略》的服飾道具的製作。
劇中演員的妝容也是完全沒有我們以前歷史古裝劇中的模樣,比較尊重歷史上清宮妃子的妝容,沒有誇張的“烈焰紅唇”,沒有於正以前古裝劇裡的寶藍色紅色等;皇后和嬪妃們基本都是柳葉彎眉,唇色比較淺,完全符合古典美女的審美,含蓄又不失特色。
宮殿佈景陳設亦打造也如博物館般精緻恢弘,皆旨在傳達尊重歷史,還原清宮的明確要求和嚴苛態度。
而且延禧攻略劇情設定比較接近美劇水準,快節湊、無拖沓,並透過快速鋪陳進入精彩部分,這點很好地彌補了國劇普遍“不會好好講故事”的不足。
所以之後的收視率是非常不錯,無論是從網上的播放量還是之後在電視上的播放量都是名列前茅的,相信於正也是為了這部劇而努力了許久吧,希望於正以後繼續導演這樣良心的電視劇,給觀眾們留下一個非常棒的視覺體驗。
-
3 # 湯粉嘀噠
《延禧攻略》由吳謹言、聶遠、秦嵐以及佘詩曼等演員主演,故事主要講述了魏瓔珞進宮為姐姐尋找死亡真相,從一個宮女,一步一步升至皇貴妃的傳奇故事。劇集因反以往宮鬥套路,劇情值得讓觀眾深究,是劇集火爆的原因之一。
除了劇情、演員演技外,《延禧攻略》的服裝道具都不會讓觀眾產生視覺疲勞。這就是《延禧攻略》值得誇讚的地方。在幕後花絮中,觀眾能夠看到《延禧攻略》的製作團隊,對於衣服、首飾道具,甚至在化妝方面,都沒有太過於誇張。
許多宮鬥劇的服飾、朱釵等道具,都是大紅大紫、金碧輝煌,再配合濾鏡,千遍一律難免讓人產生視覺疲勞。不過《延禧攻略》並沒有,劇集的色調都是偏冷色調,且道具方面也是製作精良,人物服飾沒有過於誇張,這才是大家喜歡追的宮鬥電視劇。
-
4 # 無法顯示的象牙
雖然中國產劇的服化道大多都讓人比較無語,但也是有製作精良的,而且這類劇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整體素質較高,特別是建國初期的電影,服化道都很嚴謹,不得不對老電影人拜服,特別是有兩部電影,第一次看的時候感覺很棒,但總體還只是看個熱鬧,可經過高人指點,再次觀看時,就只剩下震驚了,那就是《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導演李翰祥先生,從三級片到歷史大作,反差之大恐怕只有指環王導演彼得傑克遜才能先提並論,而其中的服化道,更是傲視群雄,故宮實景,國寶道具,從宮廷禮儀,到頭飾擺件,規制不亂,道具嚴謹,幾乎完美展示清王朝的各種細節,至今無人能敵。
而現代作品,即不能不提《我的團長我的團》,服裝自不必提,炮灰團幾乎就沒怎麼穿過乾淨的衣服,而不像某些神劇,新軍裝上打補丁,團長中槍械的嚴謹更是不容易,遠征軍的裝備雖混亂,但是沒有穿越,每一種型號的槍基本上都有考證,良心之作,不像某些神劇,各種穿越。
回覆列表
服化道既是影視劇的門面,又是核心!
除了擁有邏輯過硬的劇情、令人信服的人設,“服化道”的門面標準更日益成為影視劇成功與否的重要衡量!忠於年代,經得起推敲,不出戲,“服化道”的標準高低天然成為影視劇最基礎最關乎臉面的一項核心工程!
何為“服化道”? “服”,即服裝設計,“化”,即化妝,“道”,即道具與佈景。作為影視劇製作的幕後工作,常常較少受到關注。特別是當下雷劇飛天、Quattroporte當道、魔幻霸屏的當下,“服化道”已經越來越走向另一個虛空無依的拐角,不紮實、輕浮,更可怕的是無處不在的濾鏡已經完全削弱了這個原本要求紮實的工種。
(吐槽《雷霆戰將》服化道:主演們一個個”劍目英眉“、”髮型炫酷,你說八路軍哪兒來這麼多”髮膠“整理頭髮?裡面的小姐姐們個個也是”妝容精緻“,窮苦老百姓是這樣嗎?特麼這是”制服誘惑“?看看早你們十幾年的經典劇《亮劍》吧,樸素紮實的年代感,你們慚愧嗎?)
觀眾日益不能被敷衍,製作方轉向意識還偏慢,他們不知道被中國產雷劇雷大的這批觀眾已經成熟起來了,人們不不再僅僅只論劇情的好壞,流量鮮肉不再是唯一的觀劇焦點。戲骨、硬核、邏輯開始成為新的搜劇指南,“服化道”因為直觀,往往是觀眾槽點和贊點的分水嶺。
許多歷史題材影視作品例如《江山風雨情》、《大明王朝1566》、《赤壁》等不僅劇情紮實,宏大的場景佈置、服飾化妝以及生活場景的歷史原度也很高,具有較高的品相質感;民國類影視作品《潛伏》、《北平無戰事》、《羅曼蒂克消亡史》等,也做到了服化道的高階水準;《白夜追兇》、《破冰行動》等等也做到了服化道和劇情的高度統一。
服務劇情,不出戲,具有紮實的質感,個人覺得這應該是服化道的基礎分。不能為了所謂的“好看”而將服化道作為修飾的工具擺弄,不顧切實的基本常識,只憑主觀臆想,結果只會貽笑大方!
最後,想推薦一部於2018年7月上映的大型歷史考古類紀錄電影《海龍屯》,因為此片的攝製完全依託於考古成果,因此攝製組在服飾、場景還原方面非常用心和考究。一改之前我們對明朝陳舊的印象,有關明朝的影視劇看多了,我們或許形成了某些固定程式,但《海龍屯》服化道的心思之細密,應該說是燈塔般的存在。
例如戰爭場景中對明代火器的還原:雙飛弩、單眼火銃、三眼銃、鳥銃、迅雷銃、佛朗基、佛朗基炮。包括官員所佩戴的刀具有倭刀的影子,這是因為和倭寇常年交戰之後受到倭寇的影響。明代官民的衣冠服飾、儀式禮儀、日常起居生活等等細節都有非常考究的還原。
“服化道”雖然作為影視劇製作的環節之一,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金盃銀盃不如觀眾的口碑,口碑已然成為傳播的重要參照,從雷劇時代飄零而來的製作公司應該知道這個道理,“服化道”是一把大寶劍,用好了,收視率即使不能砍瓜切菜般乾脆,也應該還是經得起考量的,就如《大明王朝1566》,好戲,總歸不怕晚!相信在影視行業“限薪令”的正向作用下,“服化道”領域將迎來更寬裕的製作空間,好劇的春天或許就在不遠處!